【#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登高》笔记》,欢迎阅读!

登高(—“孤独者的感时伤怀”)
唐·杜甫
zhǔ
(首联)孤独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水中小洲)清沙白鸟飞回(盘旋飞翔)。
写景
(颔联)萧瑟 无边落木萧萧(拟声词)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颈联)悲极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暮年)多病独登台。
抒情
(尾联)感时 艰难苦恨(极恨)繁(多)霜鬓,潦倒新停(刚刚停止)浊酒杯。
·文学常识:杜甫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杜少陵”等。唐代伟
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杜甫被世人尊为“诗圣”,其诗被称为“诗史”。杜甫与李白合称“李杜”,为了跟另外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开来,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他有“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的宏伟抱负,忧国忧民但却一生坎坷。
诗歌上,他创作了《春望》《春夜喜雨》《望岳》《茅屋为秋风所破
歌》《秋兴八首》及“三吏”“三别”等名作,被称为“诗史”。作品有《杜工部集》传世:诗歌艺术集汉魏至盛唐诗歌之大成,诗风“沉郁顿挫”。而《登高》一诗是唐太宗大历年间杜甫流寓夔州时作。
·课文赏析:1.首联意象、特点、描写手法及表达情感:风、天、猿、渚、沙、鸟
高远寥廓、萧瑟凄清,诗人描写方式是视听结合、俯仰结合,体现诗人内心的哀愁孤
独;
2. 颔联意象及景色特点:“落木”、“长江”
“落木”通过“无边”体现出落木范围之广,通过“萧萧下”从听觉上摹写了落木对的窸窣之声;
“长江”通过“不尽”表现出江水奔腾不绝的景象,通过“滚滚来”从听觉上描写了长
江汹涌之状;
二者视听结合,加之叠词的运用使音调铿锵,富有音韵之美。景致雄浑壮阔,萧瑟凄清。 诗人仰望茫无边际、萧萧而下的落叶,俯视奔流不息、滚滚而来的江水,内心不由生出人生迟暮、韶华易逝、功业未成的感慨。
3. 颈联:十四字中含有八意,极悲,对偶精确。(羁旅、年老、多病、孤独) 4.尾联之“恨”:艰难苦“恨”不仅指自己万里做客,暮年多病的境况与遭遇,同时也指当时社会的动荡不安,时事的艰难。正是这一切的“艰难苦恨”,才使得他白发日多,而今独自登台,心情本是更加落寞与痛苦,需要借酒排遣,可因衰病之故而不得不暂停饮酒,这样一来,诗人的内心更加的沉郁苦恨了!
·全文格律严谨,声韵流转,高远雄浑,沉郁悲苦!
诗歌鉴赏方法:·了解作者及写作背景。(包括作者的生平及诗歌风格;具体的写作背景及作者所处时代)
·反复诵读,理解内容。(读准诗歌的节奏与停顿,正确理解诗歌含义) ·鉴赏意象,体会情感。(把握与理解意象的含义,鉴赏背后蕴含的人物情感)
本文来源:https://www.dy1993.cn/TKz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