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自考笔记自考小抄0541 语言学概论》,欢迎阅读!

0541 - 语言学概论
名词解释题
1A1.口语是语言的有声客观存在形式,是书面语产生的基础,相对于书面语是第一性的。 1A2.书面语是语言的客观存在形式之一,在口语的基础上产生,相对于口语是第二性的,是经过加工、提炼和发展了的口语的书面形式。
1B1.语言是从言语中概括出来的,为社会所公认的词语和规则的总和。
1B2.言语是个人说的行为(说话)和结果(所说的话)。
1B3.符号是根据社会的约定俗成使用某种特定的物质实体来表示某种特定的意义而形成的这种实体和意义的结合体
1B4.能指是语言符号的物质实体。 1B5.所指是符号所指的意义内容。
1B6.语言符号的任意性是指语言符号的物质实体和意义内容之间没有必然的理据关系。 1B7.语言符号的强制性是指语言符号在同一社会、同一时代,对使用同一种语言的每一个社会成员来说,是不能任意改变的。 1B8.聚合关系在同一个位置上可以互相替换出现的各个语言单位处在互相可以联想起来的关系中,因而聚合成为一个类。
1B9.组合关系在语言结构的同一层级上组合起来的各个单位之间所形成的关系。
1C1.语言学是指以语言为研究对象的一门独立的学科。它的研究对象是语言,而且是“独立的”,不是任何一门学科的附庸。
1C2.普通语言学指从理论上研究人类各种语言所共有的规律以及各种语言在结构上的共同特点的一门语言学分支学科。它以一般语言学为研究对象,探索各种语言所共有的特性、共同的规律、结构上的共同特点和一般原理。
1C3.理论语言学指从理论上研究人类语言的性质、功能、结构等的语言学分支学科。以研究对象的不同,可分为个别语言学和一般语言学。
1C4.应用语言学指运用语言学的理论知识来解决其他学科领域的各种问题的语言学分支学科,可分为狭义应用语言学和广义应用语言学。(把语言学的理论和具体成果用来为社会实际生活中的某个领域服务,这是广义的应用语言学;狭义的应用语言学指专门研究语言教学中的理论和方法。)
1C5.传统语言学一般泛指20世纪以前的语言学,特别是指索绪尔开创的结构主义语言学以前的语言学。
1C6.结构主义语言学指索绪尔创立的语言学,它旨在语言系统本身的规律。
单项选择题
第一章语言和语言学
第一节语言的客观存在形式 1.口语是(B)。
A.说的话B.语言的有声客观存在形式C.俗语D.口头说出的书面语
2.下面有关书面语和口语的叙述中正确的是(C)。
A.口语先于书面语产生,所以发展比书面语快
B.书面语是口语的绝对忠实的记录
C.书面语虽然在口语的基础上产生,但也影响口语的发展
D.书面语是语言研究的重点
3.下列国家中不是以单一民族、单一语言为基础建立起来的是(A)。
A.瑞士B.法国C.西班牙D.英格兰 4.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C)。 A.文字B.语音C.语言 D.手势、表情等非言语手段 第二节语言的性质 1.语言是(C)。
A.说话B.个人说的行为和结果
C.从言语中概括出来的为社会所公认的词语和规则的总和
D.写成的作品或发表的言论 2.言语是(C)。
A.言论和语言B.音义结合的符号系统 C.个人说的行为和结果D.写成的作品或发表的言论
3.语言是(A)。
A.特殊的社会现象B.一般的社会现象 C.上层建筑D.经济基础 4.语言是一种(B)。 A.形式和内容相统一的视觉符号系统B.音义结合的听觉符号系统
.C.用于交际的触觉符号系统D.集视觉、听觉、触觉为一体的符号系统
5.语言系统中系统性最强的是(A)。 A.语音系统B.语汇系统 C.语法系统D.语义系统
6.在语言系统中最小的语言单位是(D)。 A.词B.音素C.短语D.语素 第三节语言学
1.应用语言学最早是指(B)。 A.计算机语言学B.语言教学 C、交际语言学D.心理语言学 2、“民族的语言即民族的精神,民族的精神即民族的语言。”是谁的观点?(C)
A.索绪尔B.乔姆斯基C、洪堡特D.柏拉图 3.普通语言学从理论上讲是研究(B)。 A.个别民族语言的特殊规律 B.人类各种语言—般的共同规律
C.几种民族语言的一般与个别的规律 D.汉语普通话的发展规律
4.语言学可以分为两个类别(C)。 A.理论语言学、普通语言学 B.汉语语言学、英语语言学 C.个别语言学、普通语言学 D.传统语言学、结构主义语言学 5、语言学概论应属于(B)。 A.个别语言学B.—般语言学 C、应用语言学D.汉语言学 6、社会语言学属于(B)。
A.传统语言学B.广义语言学 C.结构主义语言学D.狭义语言学 7.普通语音学属于(D)。
A.个别语言学B.应用语言学 C.历史比较语言学D,普通语言学
8.下列属于语言学与其他学科交叉而成的边缘学科的是(C).
A.历史比较语言学B.近代汉语 C.人类语言学D.汉语风格学
9.下列学科中属于个别语言学的是(B)。 A.心理语言学D.汉语语言学 C.风格学D.数理语言学 第二章语音
1.从自然属性角度划分出来的最小语音单位是(C)。
A.元音B.辅音C.音素D.音位
2.汉语拼音方案是以(C)字母为基础制订的。
A.英语B.法语C.拉丁D.希腊
3.汉语拼音中的ü、c、h,国际音标分别写作(B)。
A.uchB.yts'xC.uchhD.xyk 4.下列说法,(A)是正确的。 A.音高具有区别意义的作用。 B.妇女的声带比男子要厚。
C.汉语中音长具有区别意义的作用。 D.汉语"天"、"空"两个音节的音高不同。 5.下列说法,只有(D)正确。
A.振幅越大,声音就越弱。B.振幅越大,声音就越长。
C.频率越多,声音就越低。D.频率越多,声音就越高。
6.对发音器官功能的描述,(B)是正确的。 A.声带在发音中的作用是次要的。 B.舌头的活动,起了调节共鸣器形状的作用。 C.口腔中最为灵活的部位是上腭。 D.声带、舌头等是被动发音器官。
7.关于元音和辅音的区别的描述,(C)是正确的。
A.元音发音时间短暂,辅音发音时间较长。 B.辅音发音响亮,元音发音不响亮。 C.发辅音气流受阻,发元音气流不受阻。 D.发元音和辅音发音器官的各个部位均衡紧张。
8.下列汉语拼音和国际音标对应正确的一组是(C)。
A.ê-[e]B.j-[y]C.h-[x]D.b-[b] 9.下列发音方法完全相同的一组辅音是(D)。 A.[t]-[d]B.[b]-[p] C.[s]-[z]D.[t]-[k]
10.下列各组元音区别的描述,(A)是错误的。
A.i和y的区别是舌位前后不同。B.u和o的区别是舌位高低不同。
C.a和ɑ的区别是舌位前后不同。D.i和a的区别是舌位高低不同。
11.下列各组辅音,区别特征为清浊对立的一组是(B)。 A.[x]-[h]B.[t]-[d]C.[c]-[ch]D.[z]-[ts] 12.下列说法,(A)是正确的。
A.音位具有区别意义的作用。B.音素具有区别意义的作用。
C.声母具有区别意义的作用。D.韵母具有区别意义的作用。
13.我们在念"老虎"时,通常要把"老"念成阳平,这种变化叫做(B)。
A.同化B.异化C.弱化D.脱落
多项选择题
第一章语言和语言学
第一节语言的客观存在形式
1.语言的客观存在形式有(AC)。 A.口语B.文字C.书面语D.言语
2:从小在中国长大的美国小孩能说一口流利的汉语,却不会英语,这说明(ACD)。
A,语言是后天习得的,并非先天的B.汉语和英语有相似之处
C.语言和种族没有必然的联系D.语言不是一种生理或心理现象
3.语言和民族的关系在任何时候都不能绝对化,因为(BC)。
A.语言不是识别民族的标志B.有很多同一民族使用不同语言的现象
C.也有不同民族使用同一语言的现象
D.民族不像种族一样,与语言有直接关系
简答题目题
1A1.简要叙述语言的客观存在形式和人的主观认识的关系。
1A1.答:语言的客观存在形式和人的主观认识之间不是完全相同的。语言的客观存在形式是非常复杂的,具体的发音人人不同,一个词具体的表达方式也可以不同;例如,“说话”一词,不同的人可以在中间加入不同的助词“了、着、过:等;还可以加入不同的语气词“呢、啊、嗯”等。而把这一词记录为“说话”已经是一种主观的摄括。语言学家研究的只是经过语言学家主观概括和不同程度上理想化和简单化了的语言;语言学的研究就是要拉近我们的主观认识与客观事实的距离。
1A2.书面语产生的重大社会意义。
1A2.答:口语是转瞬即逝的,在没有书面语的社会里,由于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人们的交际范围极其有限,经验和知识的传授和积累极其缓慢。书面语的产生克服了这种局限‘极大地加快了人类社会经验和知识的传授和积累的速度和传播范围,从而大大加快了社会发展的步伐。现代生物考古学表明,人类文明的发展在书面语产生后大大地加快了。因此;世界各国都把书面语的产生作为文明史的开端。
1A3.为什么说语言虽然是民族的重要标志,但不是最可靠的标志? 1A3.答:“民族”和“语言”的关系在任何时候都不是绝对化的。特别是在现代社会,同一民族使用两种或多种语言,不同民族使用同一种语言的现象是到处客观存在的。造成这些现象的原因有很多。如:该民族的人民因所处的地理位置不同,而使用不同的语言;不同民族由于生活的融合而使用同一种语言等。所以,语言虽然是民族的重要标志,但不是最可靠的标志。
1A4.语言和种族有没有必然联系?为什么? 1A4.答:没有。因为,语言能力和生理因素、心理因素有关,但是语言不是一种生理现象,也不是一种心理现象,不是先天遗传的,它是一种社会现象,完全是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中后天获得的。
1B1.下面有下划线的词,哪些属于语言学术语中的“语言”,哪些属于“言语”?(1)这部作品的语言很美。(2)言语无味,面目可憎。(3)社科院语言研究所。(4)亚洲语言研究。(5)须向人民学习语言。(6)言语必须接近民众。
1B2.什么是语言符号的主要特点?
语言符号的特点:①任意性和强制性;②线条性;③系统性。
其中任意性和强制性比较重要。①任意性:语言符号的音与义之间没有必然的、本质的联系,它们的结合是由社会“约定俗成”的。表现:某种具体语言的音义结合关系;形成人类语言多样性的一个重要原因。②强制性:符号的任意性知识是就创制符号时的情形说的。符号一旦进入交际,也就是某一语音形式与某一意义结合起来,表示某一特定的现实现象以后,它对使用它的社会成员来说就具有了强制性。任何人不能借口任意性而随意改变音义之间的结合关系。符号的音义结合是社会约定俗成的,它们之间的关系改变也要由社会来决定。
1B3.简要说明语言符号的离散特征和线性特征。人说话只能一个字一个字、一句一句地说,所以语言符号是离散的、分解的,这是其离散特征,语言符号在时间这根轴上成线性排列,其线性特征使离散的符号可以组合成其它大小的语言单位,成连续的语流。 动物发出的一串串不同的声音只表示单一的信息,不能分解组合再表达别的意思,而人类语言的奇妙之处在于:声音可以分解成数量有限的声音和意义相对稳定的与之结合的语言单位,这些有限的语言单位可以再根据规律重新排列组合,表达不同的信息。
1B4.什么是语言系统的相对封闭性和相对自主性? 语言系统:语言符号间相互联系、制约的“系统” 语言系统的性强,几乎达到了牵一发动全身的地步。 相对封闭性指:整个语言系统在状态下运转,其运转不受外界因素影响,如个人生老病死对它不会产生什么影响,这种相对的封闭性是任何一个系统的特征。相对自主性:语言系统内部的现象和现象间的规律都可以通过其本身来加以解释,不需要向外界寻找解释的理由。
1C1.为什么语言是客观存在的,但语言学家可以从不同的角度进行研究?
语言学是客观存在的,但是不同学者对语言的主观认识可以不同。 人类对客观世界的认识只能是能动的主观反映,仅管这种反映有客观依据,但由于掺杂了各种主观因素,而且还可能有不同观察角度、不同研究目的,所以,语言同语言学家的理论不完全是一回事。如酒,对常人而言是饮料,对医生而言是消毒品,对化工而言是溶液;再如,医生和政治家研究“人”的角度不同。 而且,语言问题关系到社会、历史、文化(政治)等问题,它又不断在变化发展,所以,不同的学者获取的现象不同,所以不能简单认为不同的理论、学说中只有一种是唯一正确的。
论述题目录
1A1.论述书面语和口语的联系与区别。 1A1.答:书面语和口语分别是语言的两种客观存在形式。任何一种语言总是先有口语,后有书面语,而且大多数语言在其存在的历史上只有口语而没有相应的书面语。任何一种书面语又都只能在口语的基础上产生,并且或迟或早总是要随着口语的演变而演变。任何一种语言都有自己的口头存在形式,但是古往今来只有极少数语言在口语的基础上产生了相应的书面语‘因此,口语是第一性的,书面语是第二性的。但是,书面语既不是口语绝对忠实的记录,也不是口语机械的复制品。口头交际行为总是在一定的社会背景和语言环境中进行的,‘而且交际双方或各方在进行口头交际的同时常常伴随着各种面部表情、手势和体态,‘还有各种不同的口气和语调,而书面语一般没有记录这些成分,而只记录了词语,即口语传递信息和思想感情的关键成分,同时,书面语是经过推敲的,因此更简练、精确。另一方面,书面语为了补充口语交际时的语境等非语言成分,又不得不添加一些成分。确切地说,书面语是经过加工、提炼和发展了的口语的书面形式。另外,书面语;旦在口语的基础上产生以后,就具有相对的独立性,‘就具有相对独立的发展史。书面语由于克服了口语在空间和时间两方面的局限,就有可能积累起比口语更丰富的语汇,更精密复杂的语法结构,更多样化的表达方式,从而反过采影响和促进口语的发展。书面语和口语在多数情况下一般是基本一致的。即指基本的语言成分是一致的。如果书面语和口语严重脱节,那么,或迟或早最终还是要适应口语的演变而发生变化。
因为口语是第一性的,因此,研究语言首先应研究口语,并且当书面语和口语发生严重分歧时,应以口语为准。决不能由于重视书面语的研究而忽视口语的研究,更不能认为书面语是语言研究唯一的对象或主要对象。 1A2.在分析语言与民族的关系时,西方有的语言学家运用“相互理解程度”作为区分“语言”和“方言”的唯一标准。请分析上述观点并指出其实质。
1A2.答:运用“相互理解程度”作为区分“语言”和“方言”的唯一标准这一观点是由新兴的民族国家的语言和社会历史的特殊情况决定的。在那些国家里,“语言”、“民族”、“国家”几乎是同义词,虽然不同地区“口音”不同,但相互理解不成问题。因此,所谓“相互理解程度”是指:相互能理解的是同一语言的不同方言,相互不能理解的是不同的语言。同时也指:相互能理解的各个方言从属于同一民族的语言,使用同一语言的人属于同一民族;相互不能理解的是不同的语言,使用不同语言的人属于不同的民族。但是,这种观点并不具有普遍意义。因此,单纯依据“相互理解程度”,也就是语言结构本身差异的程度,来确定几种身份未定的“话”是属于同一“语言”的不同“方言”,还是不同的“语言”。从而确定有关的社会群体是一个“民族”,还是几个不同的“民族”,这种方法是把复杂的问题过于简单化了,而且很可能会在政治上引起严重后果。而且,坚持这种观点的语言学家是持实用主义的“双重标准”的:对弱国坚持自己的主张,强调“相互理解程度”的原则,不借割裂原本属于同一民族的各个相互通话有困难的群体,拒绝承认他们使用的口头交际工具是同一语言的方言,而坚持认为是不同的:语言”,从而认定这些原本属于同一民族的社会群体是不同的民族。而他们在处理自己国家和强国的民族问题时,却放弃了“相互理解程度”的原则,转而充分尊重这些国家的社会政治历史,尊重这些国家的主权和民族感悟了。例如:如果按“相互理解程度”的原则,英格兰人、美国人、澳大利亚人、加拿大人等,说话相互都能理解,因此;他们应是“同一民族”’,使用的都应该是“英语”,而美国英语、澳大利亚英语、加拿大英语等应该只是英语的“方言”。可考虑到这些民族人民的感情因素,这些语言学家们却创造了英语的“不列颠变体”、“美国变体”、“澳大利亚变体”、“加拿大变体”等术语。由此可见,“相互理解程度”的原则并非区分“语言”和“方言”的唯一标淮,它不具普遍性,而且还成为了某些强权主义者和种族歧视者的工具
1B1.论述语言和言语的区别与联系,并说明区分这二者的意义。
答:这两个概念是索绪尔在《普通语言学教程》中提出的。索绪尔认为:我们首先应该在口头交际活动或者说从言语活动这样的社会现象中区分出两个因素,也就是“语言”和“言语”;语言等于“言语活动”减去言语;语言是使一个人能够理解和被人理解的全部语言习惯。即,语言是言语活.动中社会成员约定俗成共同使用的部分,是均质的,是言语活动的社会部分;言语则具有个人特色,因为每个人说话的嗓音、每个音的具体发音、每个人使用的词语和句子结构等方面都有个人的特色,而且每个人每一次说话都是不同的,这些都是言语现象和言语要素,不属于全社会约定俗成的语言。简单地说,语言是言语活动中同一社会群体共同掌握的,有规律可循而又成系统的那一部分。语言是一个抽象的实体,是从言语活动中抽象出来的全社会约定俗成的均质系统,而在抽象的过程中,就必须把所有的个人要素或个人杂质全排除出去。但,言语是很难找到规律的。它们的联系在于:一方面,语言是从言语中概括出来的词语和规则的总和。语言存在于言语当中,言语是语言的存在形式。没有言语就无所谓语言。另一方面,言语是个人说的行为和结果。也就是说,言语总是以语言为活动基础的,语言在言语中起着规范作用。区分语言和言语有重大历史意义。正如索绪尔所说:把语言和言语分开,我们一下子就把(1)什么是社会的,什么是个人的; (2)什么是主要的,什么是从属的和多少是偶然的分开了。因此,语言、言语概念的提出,明确了语言学的研究对象问题,这在历史比较语言学大行其道的阶段是具有跨时代意义的。语言学的对象应该限于有内在一致规律并且成系统的语言,而排除无规律可循的言语因素。这样,语言学才能成为一门真正的现代意义上的科学:至于跟言语活动有关部分的其他各种因素,不是不重要,也不是不需要研究,只是不属于语言的本体部分,可以另行研究。
1B2.举例说明语言符号的聚合关系和组合关系。
答:因为语言符号在时间上是线性展开的,反映口语的书互语同样也是线性展开的,因此语言单位和语言单位的组合也只能采用线性的序列形式。不同长度语言单位的组合可以称为“句段”,所以组合关系也可以称为“句段关系”。如“鸟儿能飞。”、“别烦我”等。参与组合关系的语言单位可以是“词”、“短语”、“句子”,只要这些单位都是按照约定俗成的模式组合而成的,就都属于语言。组合关系体现为一个语言单位和前一个语言单位或后一个语言单位,或和前后两个之间的关系,也体现在互相关联的语言单位组合而成的整体之中,因为整体并不就是部分之间的简单相加,部分跟整体之间的关系和部分跟部分之间的关系是同样重要的。例如,“胡说”一词,在这一组合中两个词是相互制约的。“胡”受到后面“说”的制约,只能是个副词。
语言单位在线性语链中总处于一定位置。能在同一个位置上出现的语言单位处在共同的组合关系之中,具有共同的语法功能。如:
我 在 看 报 她 在 读 书 李老师 在 想 问题 以上三个例句中可互换的各成分就如此。在同一个位置上可以互相替换出现的各个语言单位处在互相可以联想起来的关系之中,因而聚合成为一类。这种关系叫聚合关系。聚合关系是在组合关系中体现出来的,而组合关系有体现为聚合类的线性序列,二者是有机统一的,不可分割。
判断题 1.1
1.语言的客观存在形式和人的主观认识完全相同。X
2.语言是非常具体的,它就是语汇和浯法。X
3.口语是产生书面语的基础,因此它是第—性的。√
4.书面语就是口语绝对忠实的记录,和机械的复制品。X
5.因为书面语较详实地记录了口语,因此,研究语言首先应研究书面语,并且当书面语和口语发生严重分歧时,应以面书语为准。X 6.今天的语言研究由于客观条件所限,以书面语为主,因此,书面语是语言研究主要的对象。X
7.语言是一个民族的重要标志,但由于历史等原因,我们不能简单地将语言和民族的关系定义为“一个民族,一种语言”。√
8.语言是确定——个民族的最根本的标准。X
9.语言的客观存在形式多种多样,不同的人可以根据不同的需要研究语言的各个方面。√
10.语言和种族是没有必然联系的。√ 11.互相听得懂的属于同—一浯言,互相听不懂的,属于不同的语言。X 1.2
1.语言是人类社会约定俗成的,是同质的。√
2,虽然言语具有个人特色,但由于它用于交流,所以必须是同质的。X
3.言语现象复杂多变,没有规律可循,因此对于言语的研究是不可能的,也没有什么价值可言。X
4,正如一张纸的正反面一样,我们无法将语言符号的意义和形式割裂开来。√
5.从语言本身结构上看,世界上所有的语言不过是同一种符号。X
6.语言符号的任意性指人们可任意采用不同的语言表达意思。X
7.语言符号的任意性是就绝大多数符号的特性而言的,也有极少数语言符号可以说不完,全是任意的。√
8.语言的变化是突飞猛进的。X
9.语言是一堆互相没有联系,互不相干的独立存在的符号. X
10.语言系统的各子系统之间互不关联,泾渭分明。X
本文来源:https://www.dy1993.cn/TJiK.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