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王安石:七里山塘,行到半塘三里半;千百年来无人能对。》,欢迎阅读!

王安石:七里山塘,行到半塘三里半;千百年来无人能对。
历史上很多著名的文人之间,往往在私底下也是有很多的交集的,而同为“唐宋八大家”当中的王安石和苏轼也不例外,在北宋年间两人实际虽说是同在一个朝廷为官,但是他们两人政见不和,但是这影响他们之间的文学切磋。而其中最出名的则就是当初王安石在当初是施行了他的激进变法,苏轼对于这种变法就提出了很多的意见,可以说在这件事情上面两人是有很多的一些个不同意见,虽说苏轼是进行过几次的努力,但王安石可是当朝宰相,他的努力也是无济于事。
而在说到才华方面,可以说两人是此起彼伏,据说在一次苏轼前去找王安石的时候,看到他正在睡觉,而此时书桌上有两句诗词:西风昨夜过园林;吹落黄花满地金。而要说这黄菊花怎可能是遍地的情景,于是也就顺手写了一句:秋花不比春花落;说与诗人仔细吟。之后在王安石醒来之后,看到了这一句就知道是苏轼前来了,不过这件事情也就这样过去了。而一次苏轼是被调任了,王安石就前来为他送行,而此时他想着再来为难一下自己的这位好友。
于是就出了一个上联:七里山塘,行到半塘三里半。在文人们之间,对对联往往是能够对一个人的实力起到很好的检验作用的,古人文人们常常也是以这样的一种方式来进行切磋。要说这个上联还真是不简单,但是他讲到也不必着急回答,而在苏轼之后来到黄州,等到第二年重阳节的时候,一场大风过后,苏轼来到后院看到,此地的菊花竟然是洒落了一地,而此时的他也明白,自己的学问还是有待提高的,而直到回京之后,当初王安石的那一句上联也是无人能够对出。
本文来源:https://www.dy1993.cn/TEBK.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