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医疗:问答“云诊室”

2022-12-26 10:50:18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互联网+医疗:问答“云诊室”》,欢迎阅读!
诊室,问答,互联网,医疗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互联网+医疗:问答云诊室

作者:邱淑群

来源:《华人时刊》2018年第07

常宁:江苏省中医院主任医师,擅长中西医结合治疗心肺疾病,如急慢性咳嗽、呼吸道感染、高血压、冠心病、高脂血症、糖尿病和慢性胃炎等消化系统疾病。中医师承省名中医奚肇庆教授,20142015参加国医大师徐景藩教授的医疗救治,获得组织嘉奖

近年来,中医药持续升温,随着人们养生康复、预防保健意识的增强,百姓对中医药的需求不断增加。江苏省中医院作为江苏省最大的综合性中医院,去年门诊量突破了500万人次,连续17年名列江苏省医院第一。2017年全国中医系统首家互联网医院:江苏省中医院网络院正式启动。信息多跑路,病人少跑腿飞入寻常百姓家,通过官网、手机APP,官方微信等渠道挂号(缴费),患者可以踩着时间点看病,不再辛苦排队,就医模式正在发生深刻变化。2018年年初,首批一号难求的中医大咖定期坐诊云诊室,优质中医资源集聚为海内外患者带去福音。全国首个中医惠侨基地落地江苏省中医院后,澳大利亚的一名脑瘤患者,家人听说中医药在治疗肿瘤方面有特色,找到了当地的中医诊所,通过江苏省中医院的跨国远程诊疗,得到了该院肿瘤内科、神经外科、放射科、病理科、放疗科等专家的全面会诊。一传十,十传百,江苏省互联网医院云诊室跨国远程诊疗成为网红,截至目前,先后为瑞士、英国、匈牙利、越南等十余个国家的患者提供了中医药服务。近期,本刊记者走进江苏省中医院互联网医院,对话云诊室常宁主任医师,听他讲述云诊室的故事。 华人时刊:云诊室它是什么?

常宁:江苏省中医院的云诊室确立了线上咨询预诊&线下确诊&线下治疗&线上复诊服务模式,是对实体医院医疗服务的线上延伸,通过大健康+大平台+大数据+大服务发展路线图,打造线上线下结合的完整大健康生态圈。国家对互联网医院有明确规定,患者初次就诊,必须是线下实体进行。但云诊室的咨询作用不可小觑,与其他互联网医疗在线咨询网站相比,江苏省中医院云门诊有权威、专业、可靠、可信、有保障等优势。特别提醒的是,目前坐镇云门诊的,都是那些平时在线下加号都挂不上号的专家及名老中医,他们临床经验富,医术高超,医德高尚,能根据病患病症的描述和各类检查数据做出精准的诊断并给予治疗方案,机会非常难得。此外,对于一些复诊患者,尤其是需要长期吃药的慢病患者来说,诊室是一大福音,不用特意远道而来,只需要在云诊室与医生通过视频聊天的方式,告知医生吃药情况和检查的最新数据,医生调整药方,患者通过云支付平台付费后,就可以在家等快递送药上门。云诊室带来的是整个就医模式的变革。 华人时刊:云诊室的最大优势是什么?

常宁:当前医患关系紧张,主要原因归根到底就是看病就医的体验非常差。不少朋友可能有这样的就诊经历,去医院看病,排队最头疼!挂号要排队、候诊要排队、付钱要排队、检查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要排队、领药要排队……拖着带病的身躯在迷宫一样的医院里艰难辗转,好不容易见着医生,常常是几分钟就被打发了。从医生的角度来说,小小的诊室被等得不耐烦的病人里三层外三层地围着,透不过气来,甚至连喝水、上洗手间的时间都没有,忙得停不下来。

云诊室最大的优势,就是能改善就医的体验,看病过程很便利,患者事先将自己的病情报告以及病症上传到云平台,并选择自己最满意的医生,按照预约的时间,到点与医生进行视频对话即可;对医生来说,在正式视频问诊之前,会通过上传的资料,了解病情和病况,正式对话的时候,医生和患者的沟通就能做到非常的到位、高效,而不是病看完了,患者心里还有一大堆疑惑没解开。

对于很多慕名而来就医的外地患者,乃至国外的患者,有了云诊室后,就免去了不辞辛苦、长途跋涉来看病的艰辛。远在国外的华侨华人和外国朋友,都可以在云诊室看病就医,打破了时间和空间的局限,用我们医院方祝元院长的话说:中医兴盛于农耕时代,发展于工业化时代,一定会腾飞于信息化时代,信息化将为中医插上腾飞的翅膀。 华人时刊:谈谈您云诊室看病的体会。

常宁:云诊室是一个非常好的平台。对医院来说,是互联网+医疗的发展创新之路,对我个人而言,是一个非常好的机会,可以发挥自己的才能。我最早是在急诊科上班,后来转到重症监护病房工作,已经有25年的工作经历。

有人把重症监护病房比喻为太平间的前一站。在这里,我看过太多的生死离别,也见识过种类繁多的重症病,我知道重病是怎样一种情况,遇到那些较轻的疾病,我就会相对更有把握一些,而不是担心过头,让患者把所有的检查都做一遍,造成不必要的过度医疗。正因为此,当我面对前来就诊的患者时,我能迅速判断病情的轻重缓急,并告知他不要过分紧张和担心。看病治病,其实首要的是舒缓病人的情绪,心情稳定了,然后客观判断病情,大部分的病情只需要通过就医诊断和及时用药,结合恰当的休息和食物的调养,就能有效解决。 现在网上有非常多五花八门的网上求医问药网站,同样的病情病症,不同的网站会给出不同的建议,有时候同一个网站的不同医生也会给出不一样的建议,答案更多的是医疗知识的科普。咨询者把这些医疗知识拼凑起来,但心里还是没谱,也有大胆尝试用药的,结果病没有治好,反而因为用药不当引发新的病情的也有。

江苏省中医院云门诊,是专业的医生,真实在线互动,同样是咨询,效果就明显不一样。我在出诊的过程中,接触过这样一个外省病患,一位30岁的女性,患有胆囊结石,她希望我给她开点药,想着吃吃药应该就可以解决问题,我仔细分析她上传的检查报告,发现胆囊已经出现萎缩症状,这需要外科手术的干预,光靠吃药已经解决不了问题。我跟她做了细致的分析,并耐心回答了她的所有问题。她当即表示自己原来对病情的认识出现了偏差,并谢谢我专业的分析和指导。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像这样的患者,云诊室天天在上演,其实不仅仅针对初诊患者,对复诊的患者,医生会根据吃药恢复的情况,及时调整药的配方,或直接更换别的药,甚至考虑其他诊疗手段的跟进,并不是简单地开药卖药。

华人时刊:中医药有哪些神奇之处?

常宁:在许多人看来,中医是慢郎中,擅长诊脉”“开方”“调理”……只能治慢性病,急救不行。其实,中医急救的历史源远流长,在中国古代是没有西医的,急症的救治靠的就是中医。中药最早就是从急救开始的。医圣张仲景的《伤寒杂病论》中所述的病种,不少是急症重症,甚至是危重病。在传统中医古方中,一直就有四逆汤、参附汤等回阳救逆的汤剂。在当下突发事件中,中药也成了救援奇兵甲流时期,就有超过300万人次服用中药抵抗。在地震、泥石流抢险紧急救治、灾后防疫上,中药也发挥了重大的作用。在日常的护理过程中,中医药也有其特殊作用,采用中医急救治疗小儿热性惊厥,用针刺、穴位按摩、刮痧、物理降温、中药降温、灌肠等中医急救措施,以镇惊解痉、清热凉血,同时配合系统化护理干预,能达到控制热性惊厥的目的。

在减轻临床症状,改善患者生活质量方面,我也有过亲身的经历。有一位肺炎患者,咳嗽,痰很多,有炎症,抗生素用了,炎症指标下去了,但喉咙痒痛,咳得睡不着。经过分析,我们给予了中药同步调理,患者的病症得到明显改善,中药结合西药,实现了很好的治疗效果。

现在,中医药在海外广受青睐。作为一名中医从业者,我非常热爱中医,也希望能为中医药的传承和发扬贡献自己的智慧!


本文来源:https://www.dy1993.cn/TDPG.html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