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教学工作总结

2022-11-30 00:18:26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学校教学工作总结》,欢迎阅读!
工作总结,学校,教学
学校教学工作总结6



新冠肺炎疫情爆发以来,学院认真贯彻落实国家教育部、省教育厅关于“延迟开学不停教、不停学”系列部署要求,科学研判,迅速行动,多措并举,从“能开课”到“开好课”,主动把疫情防控压力转化为推动教学改革的动力,以在线教学促进教学资源建设,不断提高线上教学质量和效果,推动教与学变革,最大限度保障线上教学质量与线下课堂实质等效,降低疫情对教学工作的影响。

一、上下齐心,谋划部署周密严谨

学院从217日起,全面开启疫情防控期间“线上教学”模式,截止4月底开展12周线上教学工作。学院线上教学总体设计良好,组织服务到位,层层落实到位,为疫情防控期间线上教学顺利实施、取得良好效果提供坚强有力保障。一是领导高度重视。党委书记刘启华、院长史明清多次主持召开疫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会议,亲自参与研究制定疫情防控期间网络线上教学组织总体方案,指导疫情防控期间网络线上教工作。分管教学副院长付爱斌靠前指挥、深入一线,按照学院疫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学生中心、因课施教、标准不降、质量不减”的工作要求,与各教学单位同志一道切实抓好线上教学工作。二是提前做好教学准备。2月初,学院召开线上教学筹备的专题会议,开通线上教学平台使用培训QQ群,加强师生线上教学技术指导。三是科学谋划部署工作。认真研究制定《关于做好2020年春季学期延期开学期间教育教学工作的通知》《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防控期间教学组织总体方案》等系列文件,对疫情防控期间线上教学工作做详细统筹安排布置。四是落实落地工作部署。各二级学院按照学院统一部署,制订线上教学方案,明确各门课程开课方式、开课平台、资源准备、班级组建、平台测试等工作,落实每一门课程教学安排,与每一位任课老师确认线上授课方式,以教学班组建QQ群,将课程责任划分到每一个教研室,落实到每一位教师,通知到每一位同学。

二、精心组织,教学运行平稳有序

经过前期周密安排部署,加强线上教学过程监测管理,在全体师生的共同努力下,学院线上教学活动组织有序,实施顺利,教学秩序稳定运行。一是师生参与线上教学全覆盖。理论课开课率100%,实践课应开尽开,共开课342门,涉及教师384人,参加线上学习学生人次达140万以上,学生整体到课率93.51%,学生能够正常学习比例达95.11%,在线学习时长6-8小时的达59.63%。二是课程授课方式趋于稳定。任课教师结合专业特点、课程教学实际需求,充分利用学院课程建设成果和智慧职教云、超星学习通、学银在线等多个网络平台及课程资源,采用“QQ+职教云”“QQ+钉钉直播”“QQ+腾讯课堂”等灵活多样的方式进行线上教学。据统计,任课教师都组建了课程教学QQ群,课程教学平台采用智慧职教325人、超星学习67人、中国大学慕课8人。三是教学资源建设成效显著。疫情防控期间教师共建共享261课程在线教学源,截止4月底现智慧职教平台全校教学资源累积总数为186943个,题库176463条。四是师生线上教学互动良好。截至4月底,在智慧职教平台签到17218次,课前要求2354次,课后安排1866次、师生讨论11153次,头脑风暴2900次,测验2262次,提14643次,小组PK295次,问卷调查595次。五是关注毕业生学习,确保如期毕业。根据专业实际情况,指导教师通过电话、邮件、QQ、微信等方式与学生进行远程沟通和交流,加强过程指导,确保毕业论文(设计)能够按时完成,保证毕业生如期毕业。

三、全面督导,教学质量有效保证




自组织实施线上教学以来,从最初网络堵塞、教学平台不稳定到现在线上教学平稳运行,学院科学组织实施线上教学,做到督导结合,教学评估全面覆盖,确保线教学质量。一是组建线上教学工作专家委员会。专家委员会专家深入线上教学一线,随机进入在线课堂了解教学情况,并对线上教学工作进行实时研判和指导。二是把好每一门课程教学质量关。构建覆盖所有课程的“课程团队—教研室主任—二级学院”层层审核机制,严格审核课程内容、教学资源和实施方式,确保开出课程“质量不掉线”。三是采取“三级两线”质量监控措施,教学质量监控形成闭环。“三级”即:学院层面做好线上教学顶层设计,关注数据分析,校级督导专家落实督导责任,随机在直播空间实时开展督教、督学、督管;二级学院层面组建督导团队,全面覆盖院系课程,确保线教学课程实施与质量;教研室层面,加强对教师的督查指导,做好每堂课的把关与改进。“两线”即:对在线教学情况进行汇总,一条线是授课教师将每周教学情况报送到二级学院教学干事,另一条线是学习委员将教学情况及时反馈至教务处。教务处和二级学院根据师生提出的建设意见,做出解决措施反馈给相关的老师。四是学生教学评价良好。调查显示,88.84%学生对线上学习状态、学习收获等基本情况满意,61.05%学生认为在线学习效果能够达到在校正常学习效果的70%及以上;46.77%学生能够通过网络程回放,对重难点充分学习40.98%学生能够自由安排时间,31.4%学生能借助丰富的网络资源开展学习91.87%学生认为线上学习模式下能够完成作业,64.19%学生认为“交流答疑足够充分”。

四、示范引领,特色亮点着力打造

自组织实施线上教学以来,学院积极探索创新线上教学新模式新方法,及时总结先进经验和做法,加强宣传报道,强化示范引领,形成了一批线上教学特色亮点工作。一是组织线上公开课,开展线上金课评选。为探索线上教学的新模式,深化教学式和教学内容改革,提升教师教学能力,提高教师课堂教学水平,发挥骨干教师的示范效应,加强教师之间的学习与交流,每周组织全校性的公开课活动2次,多次开展教学研讨、教学观摩和线上教学经验分享会,加强教师经验交流。创新性开展线上金课评选,从教学设计、师生交流互动、过程性评价、教学效果和学生满意度等方面进行评价,打造优质线上课程,以此为示范标杆,驱动线上教学质量提升。二是思政元素融入课堂,推进开展课程思政改革。软件教研室老师在直播中适时引入课程思政内容,通过“华为海思备胎转正”等小故事传递百折不挠、攻坚克难的精神。思政教研室在《形势与政策》课中开设疫情专题,讲授在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全国上下齐心协力抗击疫情的重大举措、感人事迹、生动故事;毛概教研室在《概论》课中设置抗疫实践环节,开展头脑风暴,让学生撰写心得体会,录制“致敬英雄”相关小视频方式进行课堂分享;素质教研室第一时间启动心理危机干预机制,打出一套疫情防控“组合拳”,形成了“心理网课实战五步法”,为疫情期间居家的学生提供线上心理疏导。组织师生共同观看39日由教育社会科学司、人民网联合举办的“全国大学生同上一堂疫情防控思政大课”视频公开课,课堂上引导学生深刻认识抗击疫情中彰显的中国共产党领导力量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显著优势,明白作为青年学生的责任担当。三是编制教学工作简报,强化宣传引导。以周为单位统计课程开设数量、学生到课率、课程授课方式、督导检查、实验实践、重要通知和典型案例等材料,及时汇总每周线上教学数据,总结每周线上教学工作,挖掘勇于尝试创新、注重课程教学设计学习效果反馈优秀的教师和课程典型,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典型教学经验,针对当周出现的新问题新情况制定整改措施,为下一周的线上教学工作提供指导。截至4月底,已发教学工作简报12期。


本文来源:https://www.dy1993.cn/TCmG.html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