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幼小衔接方案》,欢迎阅读!
幼儿园幼小衔接方案
一、 指导思想
1. 幼儿园幼小衔接活动旨在帮助学前儿童实现从幼儿园到小学两个不同阶段教育的平稳过渡, 让幼儿建立自信心,能健康、 快乐地适应小学阶段的学习生活, 保持身心的和谐发展。
2. 幼儿园幼小衔接活动的开展, 要充分尊重幼儿的年龄特点和身心发展规律, 并体现后继学习和未来社会对儿童发展的要求。 3. 幼儿园幼小衔接活动, 应充分体现科学性、 整合性和趣味性, 并与幼儿园的新课程实施有机结合。
4. 幼儿园幼小衔接活动与小学“学习准备期” 综合活动做到有机结合, 尤其在儿童发展的评价问题上, 体现价值取向的一致性。 二、 活动目标
1. 有入小学的愿望和兴趣, 向往小学的生活, 具有积极的情感体验。
2. 初步了解小学的学习活动特点和课堂教学规范, 对各类学习活动形成好奇心和求知欲。
3.初步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倾听习惯、 阅读习惯等)、 生活能力(自我服务能力、 自我保护能力等), 以及建立初步的规则意识、 任务意识。 三、 内容安排 1. 时间安排:
幼小衔接活动从大班下学期开始, 重点是毕业前的两个月 , 即 5
月 和 6 月 。 2. 活动安排:
五月份, 增加一节集体教学活动, 确保一天上 2 节课; 六月 份, 下午可再增加一节集体教学活动, 一天上 2—3 节课。 每节课的教学时间应当稳定, 教学形式逐步接近小学。 同时,加强对课间休息和自由活动的引导, 让幼儿学会自主安排和管理自己的生活。从大班下学期开始, 逐渐缩短每天的午睡时间。 3、 内容设计:
“入学预备期”幼小衔接活动, 重点围绕着“入学愿望”、“学习兴趣”、“学习与生活习惯” 三个活动目标来进行内容的设计与组织。 四、 活动评价:
入学愿望: 喜欢学校生活, 有入小学的愿望和积极、 自信的情感体验。
学习兴趣: 对周围的事物有好奇心和探索欲望, 对学习活动感兴趣。 学习习惯: 有倾听、 专心阅读的习惯, 有初步的任务意识等。 语言能力: 有自主表达的愿望, 能大胆、 清楚地说清一件事。 生活能力: 会整理自己物品, 有自我服务和保护的能力, 有初步的时间概念。
行为习惯: 能初步辨别学习习惯与生活习惯的好坏, 并有一定的控制能力。
交往能力: 愿意与同伴、 老师和周围的人交往, 对人有礼貌, 能友好相处。
本文来源:https://www.dy1993.cn/T8IK.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