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儿童文学在线考核》,欢迎阅读!
1.(100.0分)
《儿童文学》期末考试A卷 闭卷考试时间90分钟,答题卡作答
姓名: 专业:
学号: 学习中心:缺考标记,考生禁填! □
成绩:
一、名词解释(每小题5分,共20分)1、儿童文学(广义)2、类型化人物形象3、幼儿生活故事4、幼儿散文
二、简答题(每小题10分,共40分)1、为什么说幼儿文学是快乐文学?2、简述幼儿戏剧的特点。3、简述幼儿文学的功能。
4、简述幼儿图画书的文字要求。三、论述题(20分)
1、结合作品阐述幼儿童话的基本特征及其表现手法。四、作品分析题(20分)
1、请分析柯岩的幼儿诗《小弟和小猫》的创作特色。
我的答案:
1.(100.0分)
《儿童文学》期末考试A卷 闭卷考试时间90分钟,答题卡作答
姓名:叶燕玉 专业:学前教育
学号:20101350212095 学习中心:福清市顶点文化传播中心校外学习中心缺考标记,考生禁填! □$ 成绩:
一、名词解释(每小题5分,共20分)1、儿童文学(广义)
儿童文学是专门为儿童创作并使和他们阅读的、具有独特艺术性和价值的各类文学作品的总称。2、类型化人物形象
类型化" 在工具书中的解释:塑造人物形象的一种方法。它以追求和表现事物性质的普遍性观念为目的,并以观念直接呈现为手段,排斥个性特征,使人物形象单一化、概念化3、幼儿生活故事
是以现实的幼儿为主要人物,以他们的日常生活、活动为题材的故事。4、幼儿散文
幼儿散文是指用生动、凝练、生活化的文学语言传达幼儿生活情趣及心灵感受,适合幼儿审美需求和欣赏水平的散文。二、简答题(每小题10分,共40分)1、为什么说幼儿文学是快乐文学?
幼儿文学启蒙的作用是在“有趣”的前提下完成的,是在快乐中感染的。(1)优秀的幼儿文学无不充满和欢快明朗的色调,充满了幼儿情趣。(2)幼儿文学常给幼儿的“益处”和吸引孩子在幼儿文学的世界中徜佯,正是其幼儿的情趣和其间自然流泻的“乐趣”。所以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幼儿文学是快乐的文学。2、简述幼儿戏剧的特点。
(1)具有游戏的娱乐性和集体的参与性; (2)富有儿童情趣的戏剧冲突; (3)语言动作化、形象化; (4)人物性格鲜明、情节紧凑、故事性强。
3、简述幼儿文学的功能。
1.引导幼儿从自然人向社会人的发展。①幼儿文学要向幼儿传达日常的生活知识。②幼儿文学还需传递社会的道德规范。2.增长幼儿的知识,培养幼儿的求知兴趣。3.丰富幼儿的语言和情感,提高思维和想象能力。4.培养幼儿的美感,提高审美能力。5.愉悦幼儿的身心,培养活泼开朗的性格。
4、简述幼儿图画书的文字要求。
(1)这里所说的文字,包含两种含义,一是有文图画故事中的文字,一是无文图画故事中的构思。二者总的要求是要符合幼儿的兴趣、爱好和接受水平,符合幼儿文学语言的要求。(2)要有可视感和动感。(3)要有节奏感。(4)精练、准确、生动、有色彩。
三、论述题(20分)
1、结合作品阐述幼儿童话的基本特征及其表现手法。
童话故事是文学宝库中一颗闪烁着耀眼光芒的翡翠明珠,是一部不朽的文学瑰宝。它以美丽神奇、曲折动人、扣人心弦的故事和其独特的文学艺术魅力折服了世界上一代代的老少读者。童话通过丰富的想象、幻想和夸张来塑造形象,反映生活,对儿童进行思想教育。它启迪儿童心灵,陶冶幼儿性情;它培养幼儿美的情趣,丰富幼儿知识;它培养幼儿热爱劳动,鄙视懒惰,反对邪恶与暴力的优良思想品德;它培养幼儿诚实、机智和勇敢的精神;它是发展幼儿创造力和智力的优秀读物。基本特征(1)融入幼儿心理特征的艺术幻想
是幼儿童话的最基本特征。(2)切合幼儿审美情趣的表现手法。(3)人物形象以类型化人物形象为主且以拟人为主体。(4)单纯明快而富有趣味的叙事方式。表现手法:(1)拟人;人性和物性的统一,不过现代童话作家已经开始突破这一规则。例如:《笨狼的故事》“善良可爱”、“稚拙”、“憨傻”。(2)夸张:童话中的夸张往往需要和想象紧密相连。(3)象征:童话在本质上是一种象征的艺术。“丑小鸭”、“灰姑娘”、“青鸟”等童话形象经由故事传达到人类生活各领域,已经形成了固定的象征意义。
四、作品分析题(20分)
1、请分析柯岩的幼儿诗《小弟和小猫》的创作特色。
在这首儿童诗《小弟和小猫》善意的幽默中传达出儿童与动物之间和谐相处的特有韵味,一切都显得温馨、纯洁、爱意融融。
在这首幼儿诗《小弟和小猫》中,每一个小节都是押韵的,第一个小节中“弟”、“气”、“低”、“泥”,所以押的韵是“i”。后面四个小节押的韵是“ao”,所以这是儿童诗读起来韵律感、节奏感很鲜明;一般来说,幼儿诗在节奏韵律上比儿歌要自由宽松,也比成人诗单纯明快,因为考虑到幼儿的听觉敏感,注重节奏的明确,音韵的自然和谐,力求诗中内在的感情起伏和外在的音响节奏“声情相应”,表现出“语言的音乐”,这一点在幼儿诗《小弟和小猫》中可以充分体现出来,它清新自然、明快,节奏感很强,韵律和谐,赋予读者足够的想象空间,画面感也很强,作品自身也含有趣味性,所以能够吸引众多读者。
这首幼儿诗《小弟和小猫》的语言率真稚拙,作者采用第一人称的写法,把自己当成了是诗中的“姐姐”,与诗中的“爸爸、妈妈、弟弟”就是一家人,这样容易拉近与读者的距离,使读者进入“我”这个角色,便于抒发情感,进行详细的心理描写,也使的这首儿童诗更具真实性与故事性,更生动形象,能够使读者更具体得体会作者的心情,通过对“我”的详细描写和“我和弟弟之间发生的有趣的事情”来唤醒读者内心的感受和思考,故事情节叙述杂而不乱,情感更加动人。
诗中描绘弟弟的动词“爬、跑、笑、伸”以及形容词“聪明、淘气、害臊”;描绘小猫的动词“拍拍、舔舔、眯、跳、撅、摇”,通过这一系列的动词和形容词可以让读者清楚的知道小猫不和小弟弟玩是因为弟弟不讲卫生,这一主题给生动形象地表现出来了,情节发展有趣生动,诗的故事选材也具有一定的教育意义,通过对这首诗的赏析和仔细品读,它能够给人以一定的思考价值。
诗中小猫看到弟弟伸出小手时的反应,“连忙往后跳,胡子一撅头一摇,不妙不妙,太脏太脏我不要”这一系列的词描绘的很有画面感,更够让读者的脑海里浮现出当时的场景,很真实、形象,而作者采用的拟人手法,则把小猫人物化,使其增加了人的情感,赋予了小猫人的感情思想、性格动作等,这样就使得小猫更加形象化,也使得读者感到亲切,感情更突出;而文章的语言也更加生动形象。
《小弟和小猫.》这首幼儿诗,通过对小弟弟不讲卫生,不仅大人不喜欢,甚至连小猫都不和他玩的情节描述,形象生动地把主题表现出来,它的篇幅要比儿歌长一些,诗歌里的小弟弟和小猫的形象生动活泼、顽皮可爱,诗歌里的故事也给人以思考和联想,对幼儿行为习惯有良好的示范和引导作用。
本文来源:https://www.dy1993.cn/T7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