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毕飞宇的散文《麦地》》,欢迎阅读!
![毕飞宇,麦地,散文](/static/wddqxz/img/rand/big_63.jpg)
麦地
毕飞宇
[作者简介]
毕飞宇,现代作家、南京大学教授、江苏省作家协会副主席。 非虚构作品《苏北少年“堂吉诃德”》获2013“年度华文最佳散文奖”。
一、文章讲到有关“麦地”的哪几件事?
1、麦苗抽穗后,雨水过多会导致病灾与虫害,甚至烂根。 2、为了保持麦田有适宜的湿度,就在麦地里挖沟。 3、麦子生长的特点是冬天播种,第二年夏天收割。 4、腊月的一场大雪能为麦苗挡住严寒。
5、开春,麦子的返青是最动人的,麦子长势喜人。 6、春天的麦田里还有万物复苏的各种生命迹象。
二、结合文章内容分析,作者为什么说“麦子是嚣张的,是有恃无恐”的? 麦子外形俏丽,受到宠爱,肆意生长,很有光彩。 三、在大地所有形态里,作者为什么最喜欢麦地? 1、麦地的墒沟让“我”看到了庄稼人的智慧; 2、麦子返青动人、长势喜人; 3、麦地里呈现出一切生命的迹象; 4、大地上的气味诱人、浩大。
四、赏析句中加点字的表达效果
天太旱了,反过来,沿着墒沟灌溉,水自己就能“滋”进麦地。 .
1、“滋”在这里是动词,运用方言(口语),生动地写出了墒沟里的水渗透进麦地里的过程。 2、“滋”,是拟声词,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生动地写出了墒沟里的水渗透进麦地里的过程。
五、文末加下划线的“麦。大麦。小麦。圆麦。还有荞麦。”连用几个句号有什么作用? 1、句号,是用于陈述句末尾的符号,连用几个句号,为了有足够的停顿,意在表示强调。 2、用反复的手法,表达了对麦子的喜爱。
六、文章对麦子的特点进行了细致的刻画,作者只是为了写麦子吗? 不仅仅是。
1、麦子能在雨水多的南方生长,表现了强大的生命力。 2、麦子是老家农民的象征,赞美了老家农民的智慧。 3、表达了对家乡生活的怀念。
本文来源:https://www.dy1993.cn/T72K.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