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区域分析与规划最全版》,欢迎阅读!

区域分析主要内容:1,区域发展条件分析2区域发展状况评价及存在问题诊断3区域发展方向及策略研究 自然资源:自然资源是指存在于自然界,能被人类利用并能产生经济或社会价值的自然条件.
区域文化:区域文化既包括反应地方特色的文化典籍、文化艺术、建筑风格、风俗习惯,也包括在长期历史沉淀中形成的地方性社会意识、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
适度人口:就是使得按人口平均计算的国民生产总值达到最大值的那种人口规模,而这种适度人口规模并不是固定不变的,随着知识的积累和新技术的发现,可以使得原来的适度规模相对扩大。 人口惯性:人口在生产过程中,人口群体保持原有增长或减少趋势的特性。
产业结构划分:是研究产业结构的基础,它是按一定得标准对社会各行各业进行归并分类。
(一)从社会再生产过程中各部门的相互依存关系划分(二)根据社会生产活动历史发展的顺序对产业的划分a.三次产业的划分 b.五次产业划分的探讨(三)按各生产活动在区域发展中的作用划分(四)按经济活动的各部门中要素密集程度划分a.资源密集型产业b.资金密集型产业 c.劳动密集型产业 d.技术密集型产业(五)按社会部门的性质划分
区域规划内容:(1)区域发展定位与发展目标(2)经济结构与产业布局(3)城镇体系和乡村居民点体系规划(4)基础设施规划(5)自然资源的开发利用与保护规划(6)环境治理和保护规划(7)区域空间管制(8)区域发展政策 发展战略的理论模式:(一)经济发展战略模式:①自主发展战略。②高速度增长战略。③交通经济发展战略。④初级产品出口战略。⑤进口替代发展战略。⑥出口替代发展战略。⑦信息化发展战略。
(二)空间发展战略模式:1.基本战略思想:①集中式发展。②分散式发展。③集中和分散整合发展。2.空间发展战略的基本要求:①区域空间结构的优化。②明确开发的重点城市、地区和开发的时序或推进的层次关系。③要体现区域和区内各部分空间开发上的问题和未来开发策略。④要体现区域与周边地区之间的关系。 土地利用:是指人类用过一定的行为,以土地为劳动对象,利用土地的特征来满足自身需要的过程
土地利用率 指以利用的土地与土地总面积之比。已利用入地面积/土地总面积*100% 垦殖指数之耕地面积与土地总面积之比。,反映土地开发程度和种植业发展程度。=耕地面积/土地总面积*100% 水面利用率 反映水面利用开发程度,是水域分析的重要指标。已利用水面面积/水面总面积*100% 耕地复种指数:(耕地利用率)每年实际播种使用的面积与以开发耕地面积总量的百分比。
草原载畜量:指没平方千米草原所放养牲畜的头数,是反映草原开发利用程度的主要指标。 建筑密度:指在一定用地范围内,所有建筑物的基地面积与地面积之比。 容积率:一定地块范围内,建筑物的总建筑面积于整个地块面积之比。
土地利用集约率:制单位面积上投放劳动力,资金、技术等的数量,是反映土地利用水平的重要指标之一。 交通运输规划方法:图上作业,实地调查法,统计分析法,计量模型法。
基础设施的作用:①基础设施是社会经济活动正常运行的基础。②基础设施是社会经济现代化的重要标志。③基础设施是生产力布局合理化的前提。④基础设施是拉动经济增长的有效途径。⑤基础设施是国防建设的组成部分。
区域生态环境规划:是针对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状况,环境特征及其环境发展趋势,结合生态环境承载力分析,而对人类自身活动和生态环境建设所做的时间和空间上的合理安排。是区域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制定和指导生态环境计划的重要依据。
产业结构优化的原则:
1、产业结构合理配置与调整优化必须从区域实际情况出发,与区域经济发展所处的阶段相适应。 2、必须有利于技术进步和经济效益的提高。
3、有利于加速出口产业的技术进步,提高产品的质量,开拓国际市场,增加出口创汇,并为进口结构高级化创造条件。
4、有利于区域优势的发挥,在优势产业基础上向地区专业化方向发展。 5、有利于充分发挥劳动力资源优势,减轻劳动人口的就业压力。 6、有利于环境保护和区域环境质量的提高。1
空间结构的物质内容:地域空间核心,经济地域的中心城市,它在经济地域的形成和发展过程中发挥着核心作用,组织作用、积聚作用、辐射扩散作用和传输作用。
经济活动的结构空间:也称经济地域结构,即人类活动的地域组合关系,也即是经济地域的主要物质内容在地域空间上的相互关系和组成形式。
劳动地域分工:即地域分工,指相互关联的社会生产体系在地理空间上的分布,使社会分工在经济地理空间上的 产业结构:国民经济中各企业部门中相互组合关系
论述区域结构空间理论:空间网络系统指经济地域内高中运输线路遇通讯信息线路的地域分布体系。
国家规定高新技术范围:1)微电子科学和电子信息学技术2)空间科学和航天航空技术3)光电子科学和光电子一体化技术4)生命科学和生物工程技术5)材料科学和新材料技术6)能源科学和新能源7)高效节能技术8)生态科学和环境保护技术9)地球科学和海洋科学技术10)基本物质科学和辐射技术11)医疗科学和生物医药工程技术,其他传统产业基础上应用新工艺,新技术。 8、区域环境科学研究的任务和内容
1)对影响区域发展的各种要素的研究2)研究区位、聚落、城市化地区和全球性区域系统以及人类居住方式、经济活动、资源有效利用在自然环境背景下所有活动的地域差异3)对存在于地域内的各种行为单位利益及价值观念的矛盾和冲突以及区域的社会、政治、经济活动与生态环境的相互影响进行分析,并系统地探讨解决区域发展中出现的各类问题的方法,提出区域发展的优化模式。
三角洲分几种类型(1)都回区(2)市镇密集区(3)开敞区(4)生态敏感区
重点开发轴的选择考虑:1)最好由经济核心区域和发达的城市工业带组成2)有水路交通运输干线为依托3)自然条件优越,建设用地条件好,农业生产发展水平较高的地带。4)矿产资源和水资源丰富的地带,特别是水资源丰富,或者是水源可供给性良好的地带。
经济发展结构理论核心—边缘理论,点—轴线进扩散理论,圈层结构理论
空间结构的定义:即地域组合关系美经济活动的空间结构也称地域结构,即人类活动的地域组合关系,也就是经济地域的主要五指内容在地域空间上的相互关系和组合形式。
区域经济空间结构的概念:区域经济空间结构是指在一定地域范围内经济要素的相对区位关系和分布形式,它是在长期经济发展过程中人类经济活动和区位选择的积累结果。
本文来源:https://www.dy1993.cn/T0gK.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