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6月份提高英语教师口语能力训练途径》,欢迎阅读!
英语教师专业成长报告
下亮子学校 2013年6月份
浅谈提高英语教师口语能力训练途径
中小学英语教师的水平必然影响其学生的水平。俗话说:严师出高徒。现在应该是高师出高徒。因此,无论从语言教学的理论上,还是从满足学生的要求及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上,提高和培养中小学英语教师的口语水平,全面提高他们的语言能力,是势在必行。
一、加强语音训练
经过多年的学习,即使已掌握了语法规则并积累了大量词汇,但在说英语时却暴露出语音语调的非规范性和随意性。掌握正确的语音语调是提高口语水平的先决条件,也是必备条件。英语语流中会出现连续、重读、轻读、同化等,不同的语调表达的是不同的意思。比如:用降升调是礼貌语气,用降调则是命令口气。学习中除掌握理论知识之外,还要反复模仿。
美国应用语言学家Stephen Krashen说过:“语言习得中头等重要的是听力理解,口语能力则会水到渠成。”幼儿学语言都是从听开始,然后才开口说话,是一个自然习得过程。说和听是密不可分、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的。必须充分认识到听力学习的艰巨性,稳定情绪,持之以恒。经过大量多次地听,听得越多、读得越多,时间越长,效果越好。也许进步不能在短时间内明显地表现出来,但经过相当时间的听读训练之后,学习者会惊喜地发现:开口说英语变得容易了、轻松了。同时可以增强语感。只有具备较好的语感,交流才会自然。多听英文广播、录音,多看原版电影,选择好文章背下来。这种方法,既提高了口语水平,增强了语感,又扩大了词汇量。还可以大声朗读,读得越熟练越好,之后再进行复述、口头概括。通过多听多读来增强语言的敏感度,而语言敏感度来自熟练程度。要达到熟练,必须尽量摆脱母语干扰,放弃一对一的翻译法,习惯并掌握英语的各种表达方式,逐步过渡到用英语思维反馈信息。
提高英语口头表达能力的方法有许多。其中,对译法是极易见效的科学方法之一。所谓对译,也就是互译,或称还原式翻译,即在口语能力训练时,先阅读英语然后将其译成中文,再将中文译成英文,这种训练方法可以一人独自进行,但最好是两人或三人组成对子进行。这种方法能提高我们学习英语的兴趣,活跃
学习气氛,增强英语的语感,是创造英语学习耳浦目染环境,迅速提高英语学习者口语表达能力的一种行之有效的科学方法。
二、增加阅读,扩大知识面
东西方社会文化差异很大,特定的文化背景会产生各具特色的语言。语言中会体现其民族的风土人情、文化习俗及历史的演变和发展。语言和社会文化既相互关联又相互作用。英语口语实际上并非是一种单纯的语言形式,而是与社会文化揉合在一起的一种综合表现。有些人能熟练阅读英文原著,但面对英美人却不说什么。口语的目的是为了交际,要交际就要知道在什么场合该说话,什么场合不该说知道在什么时候什么地方以什么方式对什么讲些什么话,否则会闹出笑话或发生误会等。所以在口语学习中要穿插跨文化知识,辨文化差异,熟知语言习惯。要做到这些就须扩大知识面,博览群书,加大信息量,对一般常识和各类学科的基础知识要有所了解和握。这样就避免了话不投机或无话可说,可及时反馈别人传递过来的信息。
三、善用肢体语言
早已研究发现:“在面对面交谈中,讲话人12%的信息是通过非言语方式,如音调和手势。之后,诸多语言学家和教学测试专家也纷纷指出,非言语交际能力是交际能力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部分教师在发表自己意见时声调平淡、没有起伏,与他人讨论中没有直接目光接触,面部表情呆板,不会用手势或手势不灵活。而西方人在交流时会经常使用这些非言语交际手段。我们教师若对此没有一点意识,或有意识但羞于学习模仿,就会在与外宾交际中显得表情尴尬。因此我们关注非言语特征的重要性并逐步提高自己这方面的能力。
总之,口语水平不会一蹴而就,一夜速成。通过多方面知识的积累,不断反复自觉地进行训练,完全可以熟能生巧,水到渠成。
本文来源:https://www.dy1993.cn/T0K.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