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新文科指导下的商务英语课程建设研究》,欢迎阅读!
新文科指导下的商务英语课程建设研究
作者:潘春英 于 琰
来源:《校园英语》 2021年第28期
文/潘春英 于 琰
【摘要】新文科建设源于我国高考制度的改革,意在培养具有创新理念的文科人才,培养具有人文素养的新时代建设者。理念的革新为语言学习带来了发展契机,经济的发展又让多语言交流成为一种趋势。本文以商务英语课程为研究对象,围绕师资、课程与教学方式对新文科指导下的课程建设问题进行研究,以期让人才更好地服务社会。
【关键词】新文科;商务英语;课程建设
【作者简介】潘春英(1978-),女,黑龙江嫩江人,哈尔滨剑桥学院外国语学院,副教授,硕士,研究方向:英语教学和信息技术;于琰(1981-),女,黑龙江哈尔滨人,哈尔滨剑桥学院外国语学院,副教授,硕士,研究方向:英语教学和心理学。
【基金项目】中国教育学会2019年度教育科研规划一般课题“互联网+背景下的优质教学教育资源建设与应用研究”(项目编号:201900002306B)。
全球经济一体化带来了社会对语言人才的旺盛需求。自2007年国家设立商务英语专业至2020年,全国开设商务英语课程的本科院校已经超过400所,这些高校积极配合教育部、中央政法委、科技部等部门启动的“六卓越一拔剑”计划,开展了新文科建设视域下的商务英语课程建设工作,意在革除传统英语教学的弊端,真正发挥出商务英语课程的新文科价值。
一、 新文科指导下商务英语课程建设的现状
1. 缺乏复合型教师,人才资源基础薄弱。商务英语属于交叉性学科,因此对教师的知识结构、教学水平、实践能力都有着较高的要求。不过,国内的许多高校在师资的配备和培训方面都存在严重的不足。首先,商务英语专业的巨量增长和实际的师资保有量之间存在着巨大的不平衡。国家标准要求商务英语专业的语言类教师、商务类教师和实践类教师的比例应该是6:3:1,且商务英语专业的教师除了学历达标之外,还要有经济学、管理学、法学等专业的背景。但是我国长期以来从事商务英语课程教学的教师都只有英语语言专业这个单一的学习背景,在学历方面,博士研究生、硕士研究生也属凤毛麟角,与国家标准存在着质与量的多重差距。其次,在现有人才不足的情况下,培养新人才显然是一个最直接的解决方法。但是作为一门新兴的学科,专业要求度极高,跨专业人才或是经验丰富的英语教师接受培训,转而从事商务英语专业的意愿并不高。因为相较于传统的英语学科,商务英语的科研成果少,文学涵养低,在整个英语教育领域的学术地位比较低。最终只能由年轻的教师承担商务英语课程教学工作,他们的综合视域相较狭窄,工作缺乏经验,疲于应付每天的教学工作,很难分出更多精力接受培训。这样看来,商务英语课程的师资配备陷入了一个尴尬的境地,很难找到立竿见影的解决方法。
2. 课程设置不合理,造成理实分离。新文科的特点之一是让教学要素与培养目标都变得统合起来。课程体系是最能体现课程内容设置的复合型程度的。目前,我国商务英语涉及的内容大多是在传统英语教育的框架下得来的,增加一至两门专业课,即为商务英语教学体系,显然满足不了实际的发展需要。具体来说,首先,这种罗列式课程设计没有以就业为导向,培养的英语人才不能直接为用人单位所用,严重影响了用人单位在人才转化上的速率。其次,课程设置的随意性过大,商务英语的建设不取决于课程的本体定位,而是取决于本校的办学条件、师资力量与学生层次,所以同一个专业、同一门课程,往往会出现极大的悬殊,给人们带来商务英语教学质量不高的印象。再次,商务英语中“商务”二字体现得不明显,无论是教育者还是
本文来源:https://www.dy1993.cn/Szf.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