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暑假如何让学生度过一个有意义的假期?》,欢迎阅读!

今年的暑假快到了,这个假期您的孩子准备怎么过呢?是在家里看少儿节目,还是报个暑期培训班,或者让孩子考后彻头彻尾地轻松一把,带他们出去实行一次旅行?让我们先来看看 国外孩子的暑假生活:
美国:在美国,到了暑假,中小学生一般都不会闲呆在家里,而是去参加各种各样的夏令营。美国老师还会给很小的孩子一个课题,让他写论文。孩子就会自己去找资料,去搞懂,这是一个学习的过程,把知识教育转变到获取知识的水平培养上。美国一公司经理为满足孩子们的愿望,投资创办了一个企业家夏令营,让孩子们暑期学当企业家。
法国:巴黎的很多学生,尤其女生都利用暑假参与对老年人和残疾儿童的义务照顾活动,协助他们做家务、陪伴散步或上医院等。
澳大利亚:假期是孩子们表现自己的最好时机,不管他们干什么,都是在没有压力的外部环境下实行的,随孩子自己去安排,做自己喜欢的事,参加社区活动、旅游、打工等。家长们重视和倡导孩子去参加没有任何报酬的义务劳动,其种类包括学习辅导、环境保护、家务劳动、协助残疾人、为患者服务等。
加拿大:在加拿大,暑期孩子们的主要活动有:划独木舟,探险,学习驾车,经历了这个过程以后的孩子变化很大,显得成熟很多。此外,他们也会抽出时间去打工赚钱,但这个时期的打工,并不真正赚钱,而是一种社会实践。 日本:各专销店在学生暑假中纷纷开办“暑假儿童教室”,从室内攀岩到手工制作,内容丰富多彩。学生们在“暑假儿童教室”不但能够轻松、愉快地玩耍,而且能够学到知识。 在这点上,中国孩子的暑假生活和国外孩子的暑假生活,还是有区别的,毕竟国内的教育不同,风情不同,思想不同导致的。那么要如何让孩子度过一个怎么样的暑假生活呢? 1.把写作业当成享受 绝大部分孩子认为,只要这个暑假过得舒服、过得快乐就行了。暑假里,他们想听一听自己喜欢的音乐,看看搞笑的电视节目,打 几场篮球,读几本书,希望每天都能由自己安排,开开心心地学习、快快乐乐地玩。
一个小学生说:“暑假里,每天上午我都会看书、写作业,因为上午空气新鲜,精力也充沛,学习效果好。下午出去做一些自己想做的事。至于暑假作业,我认为每天做一点比较合适,没有必要急急忙忙地写完,那样不容易巩固知识。我要一天做一点,以享受的心情来完成作业。”
一位多年从事小学教育的老师说,爱玩是孩子的天性,要让孩子尽情地玩耍,家长要发挥引导作用,转变孩子的观点,让孩子把写作业当成一种享受,在心情愉悦的情况下完成,而不是把写作业当成应付家长和老师的差事。
2.关心“考砸了”的孩子
紧张的考试结束了,学生们又迎来了一个轻松、愉快的暑假。但是,那些期末考试考得不太理想的学生很可能过得不开心,他们的心理问题应该引起老师和家长的重视。因为假期较长,如果无人帮忙排解,不良的心理状态可能会一直延续下去。所以,学生放暑假,老师们要联合家长做好学生的心理辅导工作。 对于那些因成绩不好而感到沮丧的学生,家长和老师应协助他们更好地自我定位。对那些偶然一次“考砸”的学生,帮学生把挫折感转化为动力。绝大部分学生考完试后,都有一种很强的“补偿”心理,花大量时间上网、打游戏。
家长和老师应该对孩子实行生活指导,让他们掌握好度,否则会造成身心上的伤害。
3.参加有益的社会活动
放暑假了,暂别校园的中小学生纷纷回到家庭,回到社区,成为一名小“社会人”。对未成年人实行思想道德教育,为未成年人的暑期生活开辟一方寓教于乐、新鲜活泼、有益身心、趣味盎然的新天地。可组织“红色之旅”,走访革命根据地、参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听革命老战士讲故事等形式,使未成年人接受生动的革命传统、爱国主义教育。还能够展开各式各样的暑期科普文体活动,让孩子们在丰富多彩的活动中遨游科技文化殿堂,拓展视野,强健体魄,提升素质。也可让孩子们暑假多读几本好书,多看几部好电影、电视剧。通过各类道德实践和社会公益活动,引导未成年人知行合一,自觉遵守社会公德,弘扬文明新风。
根据孩子爱好和需要适当参加培训班:暑假,应该是学生放松休息、娱乐调整的时间,能够有适当的学习,不过在暑假“赶课”的学生们,不得不继续“奔波”于各种“补习班”、“培训班”之间,放松,成了很多孩子假期中可望而不可即的愿望。从某种意义上说,暑假不但是孩子们放飞心灵的自由空间,更是在课堂外汲取养分的大好时机。放任自流或严加管束,都不是可取的态度和办法。如何科学合理地安排孩子的暑期生活,让孩子过一个充实而有意义的暑假,是摆在家长和全社会面前的一道难题。暑假时间长,孩子如若想参加课外补习班,理应尊重孩子的意愿,看孩子的爱好和特长,解放孩子们,让他们做些他们喜欢的事,让他们做自己想做的事情,孩子肯定是愿意学的。千万不要以家长的意志为转移。
专家指出,西方国家的暑期里,往往会为孩子们组织很多活动,如画画、下棋、打球、当童子军、射击、骑马、参加夏令营等。在这些活动中,教练不会太严格,主要是为了让孩子高兴。有的家长认为:孩子们因为年龄小,专玩一项活动会使他们感到厌烦,所以一个星期就让孩子换一个项目。其目的不是像我们的家长那样为培养孩子的一技之长,而在于丰富他们的暑期生活。这样一圈轮下来,暑期也就过完了。孩子们很高兴,结交了很多朋友,生活过得很充实,很有意义。
本文来源:https://www.dy1993.cn/SxS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