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绘本阅读与音乐教学的有机融合》,欢迎阅读!
![音乐教学,融合,有机,阅读](/static/wddqxz/img/rand/big_135.jpg)
绘本阅读与音乐教学的有机融合
作者: 杨进云
来源:《成才之路》 2013年第10期
江苏 昆山 ●杨进云
法国大文豪雨果曾说过一句名言:“开启人类智慧宝库有三把钥匙,一把是数字,一把是文学,一把是音符。”音乐教育潜移默化地塑造幼儿的心灵,开阔视野,拓展思维,发展智力。优秀的阅读绘本中蕴藏着无穷的教育资源,我们应该有效地利用,开展有效的音乐教学活动,真正地将绘本阅读与音乐教学有机融合起来。
一、把握绘本整体,挖掘音乐内涵
每个绘本都蕴涵着不同的寓意,教师要善于运用绘本所阐述的道理,挖掘绘本中的亮点及所表达的情感进行设计,让绘本最大限度地发挥教育价值,为音乐教学服务。
(1)以趣引人。①有趣的故事人物。生动有趣的人物形象可以激发幼儿兴趣。商场出售的卡通人物,电视里的动画片,深受每个人喜爱。这给教学活动带来契机,音乐活动要运用绘本中幼儿熟知的动物、人物、大自然等,激发幼儿参与音乐活动的兴趣。②有趣的故事情节。音乐和故事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如经典儿歌《小兔乖乖》,本身就是一则完整而精美的故事,通过歌声向人们世代传诵这个动人的故事。如大班音乐活动《小猪闹闹》,教师依据故事中小猪学本领时所遇到的曲折而又有趣的经历,自编了欢快的歌曲旋律。在幼儿熟悉歌曲后,根据故事情节的推进,尝试创编歌词、象声词。这些知识的获得都来源于幼儿的自主学习和探究,幼儿学得主动,玩得轻松。
(2)以情感人。绘本中情感的体验,往往成为孩子表现的动力。比如,在大班《可爱的动物》主题活动中,考虑到孩子们积累了许多关于动物的知识经验,教师设想开展一次音乐欣赏活动,通过肢体表现,进一步体验和感受动物间的友好相处。于是,节选了圣桑《动物狂欢节》里的音乐作为此次活动表现的支点,进行引入和运用。活动中,如何引导幼儿理解音乐,激发幼儿的自主表现呢?绘本《小棕熊的梦》解决了这样的难题。故事讲有一只向往看到大海、沙滩、棕榈树、温暖阳光的小棕熊,它不愿意待在洞穴里过冬。它动身向大海出发,一路上遇到了很多都想去看大海的朋友,发生了许多有趣故事。最后,当他们看见了大海、看见了沙滩,身上暖暖的时候。突然醒了,原来是小棕熊和朋友们一起做了一个美美的梦……当活动情节充满了情感时,孩子们的表演是自然流露、情感的真实再现,孩子们在音乐游戏中体验到团结、友爱、合作的喜悦,情感达到高潮。
二、依托绘本故事,巧妙进行删减
许多绘本故事,内容较长,一节课不能完成。因此,需要我们在实施前做好充分准备:熟悉教材、分析教材、设计教案,做到有目的地进行删减。只有经过精心挑选、有效斟酌,才能使绘本适合幼儿音乐活动。下文,是几个绘本修改的方法。
(1)删减法。依据音乐活动的目标,以不打破故事的完整性为前提,能使幼儿在完整欣赏故事的基础上进行音乐活动。将故事中不需要的情节进行删减,使故事内容紧凑,从而赋予绘本新的生命,成为音乐新的源泉。笔者联系自己曾经在上海跟随陈蓉老师学习的“跟着音乐一起玩”,从中得到启发。《母鸡萝丝去散步》这一绘本故事里,贪吃的狐狸在抓母鸡的途中发生了许多倒霉的事而产生各种古怪的声音,于是巧用这一绘本设计了音乐打击乐活动。由于故事篇幅较长,有些情节很难用声音表现,于是就对原著进行删减。绘本《母鸡萝丝去散步》里,狐狸想抓住母鸡时,发生了一系列跌宕起伏的故事,让狐狸洋相百出,令阅读者边看边笑。阅
本文来源:https://www.dy1993.cn/SxO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