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得道多助,失道寡助》文言文阅读答案

2023-01-24 00:43:39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初中语文《得道多助,失道寡助》文言文阅读答案》,欢迎阅读!
失道寡助,得道多助,文言文,语文,初中
本文由一线教师精心整理,word可编辑

Evaluation Only. Created with Aspose.Words. Copyright 2003- Aspose Pty Ltd.

曹州于令仪者,市井①人也,长厚不忤物,晚年家颇富裕。一夕,盗入其家,诸子禽之,乃邻舍人子也。令仪曰:汝素寡悔②,何苦而为盗耶?曰:迫于贫耳!问其所欲,曰:得十千足以衣食。于令仪如其所言与之。既去,复呼之,盗大恐。谓曰:尔贫甚,夜负十千③以归,恐为人所诘。留之,至明使去。盗大感惭,卒为良民。

(摘自《渑水燕谈录》)

【注】①市井:指做生意。②寡悔:很少做对不起自己的事。③十千:指十贯铜钱。 21.下列各句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诸子禽之 禽:通擒,抓获 B.汝素寡悔 素:一向,平时 C.问其所欲 欲:欲望 D.卒 为良民 卒:最终

22.请将文中画线句子尔贫甚,夜负十千③以归,恐为人所诘翻译成现代汉语。(3分) 23.请简要概括于令仪的性格特点。(2分) [参考答案]

17.(1)包围(2)武器(3)放弃(4)极点 18C

19.译文:用天下百姓都归顺于你的这一条件,去攻打连内外亲属都背叛他的人,所以说实施仁政的国



君不打战则已,如果打战,就一定能取胜。

20.①人和。②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21C

22.译文:你太穷了,晚上背着十贯铜钱回家,恐怕会被人责难的。 23.宽厚大方,处处为别人着想。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文言文阅读答案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三里之城,七里之郭,环而攻之而不胜。夫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矣,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米粟非不多了,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好人和也。故 曰,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

17.解释下列语句中加点词的意义。(4分) 1)夫环而攻之 环: 2)兵革非不坚利也 兵: 3)委而去之 委: 4)寡助之至 至:

18.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2分) A.环而攻之而不胜 委而去之 B.然而不胜者 得道者多助 C.固国不以山溪之险 以天下之所顺 D.寡助之至 天下顺之

19.请将文中画线句子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翻译成现代汉语。(3分)

20作者认为决定战争胜利的主要条件是什么?你认为文中哪个句子最能体现作者的仁政思想?2分) (二)于令仪不责盗

1 / 1


本文来源:https://www.dy1993.cn/SueK.html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