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2023高考模拟作文写作:与名人对话,思“人评”导写及范文》,欢迎阅读!

2023高考模拟作文写作:与名人对话,思“人评”导写及范文
文题
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完成作文。
中华文化长河浩浩汤汤,文化巨星星河灿烂,孔孟仁心哺育华夏精魂,老庄哲思闪烁智慧灵光,李杜的诗篇璀璨古今,王安石的智勇余音绕梁,苏轼的华章熠熠生辉······
他们的思想言行对我们青年一代的生活和人生,无不具有的指导或启迪意义,请自主选择一位中国历史文化名人,以“与……对话”为副标题,结合自身感悟与思考,联系现实现象或问题,写一篇作文。
要求:结合材料,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文题解析
这道作文题咋看起来也没什么新奇别致之处,但细细品读,或许能发现其中暗藏玄机---“自主选择一位中国历史文化名人”,并“与他(她)对话”---这意味着什么?意味着选取的对象只能是一人,只能展开与“他(她)”一人的“对话”---选一个人,不难;难在,与“他(她)”一人展开“不少于800字”的“对话”!这对习惯于“信马由缰”所谓“旁征博引”、漫天撒网找论据素材的同学而言,还真是道比较高的坎。
命制这道作文题的主观意图之一,就是想引导高中同学去开辟议论文写作的一块新天地---“人物评论”,即针对一个人物的思想、性格、品性或作为等,表明写作者自己的态度,阐明自己的看法---用以支撑作者态度和看法的论据,应该主要是该人物对象本身的及相关的材料。具体地说---
(1)人物评论重在“评”,即运用材料来论证某人物的某一或某些特点。 (2)叙述举例的展开,应紧紧围绕所要评论的人物,至少与其高度相关。 (3)评论的思路结构,与一般议论文并无大异。
了解了“人物评论”的这些特征,也许你会蓦然发现,这个活不好干!是的,如果在“人物”的材料占有方面,没有什么资源优势,贸然去写,只会把自己逼进言之无物的死胡同;当然,问题还有另一面---如果在“某人”的材料占有方面储备了较为丰富的资源,哪有何乐而不为呢?因为“人物评论”的写作,还有一大利好---容易写得丰富,容易写得深刻,容易写出情感,这些可是一般议论文所难以打造的亮点。
总而言之,从自己占有材料的实际出发,如果具备了写“人物评论”的条件,不妨把它视为第一选项,不论作文题以哪种形式呈现。下面郑州慧民外语高中的子墨同学,给我们做了一个颇为成功的示范。
佳作展示
一水护田将绿绕,两山排闼送青来
——与王安石对话
张子墨
曾几何时,印象中是“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转而变为“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或许你还沉浸在“山花落尽山常在”或是“隔水山供宛转愁”,但从这位北宋诗人的笔下,我却看到了不一样的人生探寻。
浮生一瞬,远眺无边。
“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在众多政治改革家中,虽然他的变法以失败告终,但其中的思想却显得格外先进,多种变法路径,他选择了整军以图扭转北宋‘积贫积弱’的局面,更有百姓可以向政府贷款度过眼下困难,利国利民的决策。这都来源于他的思想站在一个高于时代的高度,“望眼”哪得“浮云”误,丹心本就无尘,至此便彰显出了眼界开阔,不忘初心的重要。倘若现在的我们尚未看到“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的景致,那便需要保持一颗好奇心穷目千里,以更宽的视野,穿透世事繁杂错综的浮云,在这个日益多元化的世界,为自己的梦想而打拼出一片更广袤的天地。
本文来源:https://www.dy1993.cn/Ss0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