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清体质,吃出健康(节选)

2023-01-14 03:59:15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认清体质,吃出健康(节选)》,欢迎阅读!
节选,认清,体质,健康
认清体质,吃出健康(节选)

作者:暂无

来源:《现代养生·上半月版》 2015年第4



徐大平

徐大平,毕业于安徽中医学院中医专业,主任医师,现代养生杂志社总编;河北省优秀中医临床人才,河北科技师范学院客座教授,擅长针灸和内科杂病诊治,多年致力于研究中医养生保健的方法与应用

气郁体质的特征

一、什么是气郁体质

在中医上,气郁是指因情志不舒、气机不得疏泄发散所形成的一种病理状态。气郁体质是由肝脏的疏泄功能相对不足造成的。

二、气郁体质是怎样形成的导致气郁体质的后天因素:

1.幼年时受过重大事件打击。

气郁体质多数与幼年时期经历过的重大事件有关,如父母离异、早亡,性格孤僻,心胸狭窄,不能承受挫折和打击等。

2 . 思维方式消极。悲观和抑郁是气郁体质的后天因素之一,主观意识上的自卑、自责、悲观为气郁体质的形成奠定了基础。气郁体质的人喜欢用消极的心态对待一切事物,总是用消极的思维方式去处理问题。

3.爱“钻牛角尖”。气郁体质的人喜欢“钻牛角尖”。由于忧愁过度会导致气机郁滞。

4.过于追求完美。在气郁体质的人群中,有相当一部分人是完美主义者,这类人事事要求完美,做事总是认为不顺心、不满意、不够完美,并为此深深地陷入苦恼和矛盾之中,甚至强迫自己做一些办不到的事情,由此产生忧愁的心绪,导致气郁体质。

三、气郁体质的常见表现

气郁体质的人常表情忧郁,烦闷不乐,经常无故叹气,情绪低沉;情绪激动、急躁易怒;紧张、焦虑不安;多愁善感,感情脆弱,常觉害怕或易受惊吓。气虚体质的人对精神刺激适应能力较差,人际关系能力较差,不喜欢阴雨天气。

气郁体质的人主要表现为“善叹息”。叹息即唉声叹气,气郁体质的人本能地通过叹气来调气,让气顺一些。这类人情绪容易低落,敏感多虑,大多形体消瘦,灰暗或萎黄的脸色看起来很糟糕,而且脾气似乎不太好,要么激动易怒,要么郁郁寡欢。

气郁体质人的嗓子眼常有堵塞感或异物感,容易失眠、健忘,睡眠质量差,还经常做梦,对阴雨天气总感觉无所适从。女性时常感觉胸闷不舒服,乳房及两肋部经常出现胀痛,月经不调,痛经。

四、气郁体质的形体特征




气郁体质的人形体偏瘦较多。

五、气郁体质的性格特点

气郁体质的人常性格内向不稳定,忧郁脆弱,敏感多疑。

六、气郁体质者易患的疾病

气郁体质的人常患失眠、偏头痛、慢性咽喉炎、慢性胃炎、抑郁症、焦虑症、神经官能症、甲状腺肿等。女性常痛经、月经不调、乳腺增生等。

七、气郁体质的调养原则

气郁体质是由体内肝气循环不畅造成的,所以,气郁体质的调养原则是理气解郁,疏肝行气,开其郁结,怡情易性。

八、气郁体质的调养方法

1.精神调养

气郁体质者大多性格内向,神情常处于抑郁状态。根据《黄帝内经》“喜胜忧”的原则,气郁体质者应主动寻求快乐。

针对性格比较内向,气虚体质的人要培养积极进取的竞争意识和拼搏精神,使其胸襟开阔、心胸豁达;树立正确的名利观,做到知足常乐,热爱生活,积极广泛地结交朋友。

2.环境调摄

肝气郁结者居室应保持安静,禁止喧哗,光线宜暗,避免强烈光线刺激,注意劳逸结合,早睡早起,保证有充足的睡眠时间。

3.起居调节

肝气郁结者应起居有常,生活规律,情志舒畅衣着宽松,增加户外活动。

4.运动锻炼

气郁体质者宜参加体育锻炼及旅游活动,体育锻炼和旅游活动均能运通气血。尤其是旅游,既能欣赏自然美景,调剂精神,又能呼吸新鲜空气,沐浴和煦阳光,增强体质。另外,瑜伽运动有鼓动气血、疏发肝气、促进食欲、改善睡眠的作用。

5.食物保健

气郁体质者可少量饮酒,以通利血脉,提高情绪;多食一些具有理气解郁、调理脾胃功能的食物。(1)荞麦、佛手、莲子、黑枣、香橼等疏肝解郁类植物:益心补肾,健脾养肝,行气开胃,具有下气消结、固精安神、益胃通气、消食化痰的作用,适用于性格内向、胸肋胀闷、敏感多疑、精神紧张、心情忧郁、皮肤干燥等气郁体质者。


2)松花粉:气郁体质主要是肝气郁结所致,所以,气虚体质者应以疏肝解郁为主。松花粉能改善气郁体质者的肝脏功能,具有很好的疏肝解郁作用。

3)葛根:葛根既可入药,也可入食。性味甘、辛、凉,入脾、胃经,有发汗解肌、解表透疹、升阳止泄、生津止渴、鼓舞脾胃清阳之气上升、止泄等作用。

6.禁忌

气郁体质者应少食收敛酸涩之物,如乌梅、南瓜、泡菜、石榴、青梅、杨梅、草莓、杨桃、酸枣、李子、柠檬等,这些食物阻滞气机,气滞则血凝。气郁体质者也不可多食冰冷食品,如雪糕、冰激凌、冰冻饮料等。

同时,气郁体质者应避免过喜、过怒、过惊、过悲、过虑等情志的刺激。此外,肝气郁结者还要注意饮食卫生,避免食用腐烂变质的食物,以保持良好的消化、吸收功能;平时少生气,利于肝气散发。

【编辑:修远】


本文来源:https://www.dy1993.cn/SnHK.html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