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全市职业教育工作汇报材料》,欢迎阅读!

全市职业教育工作汇报材料
全市职业教育工作汇报材料 一、基本情况
目前,我市共有职业教育机构323个,其中:高等职业学院2所、技工学校9所(含高级技工学校2所)、中等职业学校43所、乡镇农校92所、职业培训机构86个。中等职业学校中,政府主办14所,占32.5%;行业企业主办9所,占20.9%;民办20所,占46.5%。职业院校共开设专业43个,其中面向第一产业的4个、面向第二产业的8个、面向第三产业的31个。
1、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初步形成。初步建成了以高职院为龙头,以国家级省部级重点中等职业学校为骨干,以乡镇农校和其他职业培训机构为依托,以政府办学为主体、公办学校与民办学校共同发展的职业教育体系。
2、办学基础能力不断提高。“十五”以来,我市职业院校不断加大投入力度,积极改善办学条件,实习实训基地建设得到加强,基础设备设施日趋完善。职业学校师资队伍建设进一步加强,教师学历合格率为66.6%,专任教师本科以上学历的占66.5%,中级以上职称的占68.4%,“双师型”教师占17%。优质职业教育资源不断扩大,全市已建成国家级重点职业中专学校6所,省级重点职业中专学校5所,省级重点建设专业4个。
3、职业教育规模不断扩大。“十五”以来,全市中职招生人数稳步增长,2004、2017、2017年全市招生分别为19112人、22675人、23346人。农村实用技术培训和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规模逐年增长,年培训达到了10万人以上。
4、人才培养模式不断完善。大力推进以校企合作、产学研结合、“订单”式培养为主要形式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85%的学校实现了校企合作办学;大力推进“双证书”制度,毕业生获得职业资格证书的比例达到70%;积极推进课程、教材、教学手段改革,以职业能力为核心的职业教育课程体系正在逐步形成,学生实践操作能力明显增
强,学生对口就业率日渐提高。
二、主要做法
1、整合教育资源,全面统筹职业教育发展。经过深入调研,我们认识到益阳职业教育特别是益阳市城区,存在着办学条件差、学校规模小、办学效益不高、专业设置重复、形不成特色、难以提高质量等问题。2004年,市政府提出了整合城区职业教育资源的思路:以重点学校和优势专业为纽带,通过资产合并、重组、置换和扩建等形式,打破部门、行业和学校类别的界限,对中心城区教育资源进行优化组合。重点是做好四项工作。一是支持湖南工艺美术职业学院在益阳发展。将市酒厂、市化工机械厂置换给该院,支持其就地扩建并去“筹”转正。二是支持湖南兵器工业高级技校发展。将原益阳工业贸易学校整体置换给省兵器工业技校,支持省兵器工业技校发展成为高级技校,并拟申办高级技师学院。三是将
市一技校、市二技校、省粮食二技校合并,迁址原益阳农校,并在周围扩征用地,组建并被评估认定为益阳高级技工学校。四是在中心城区办好1所国家级示范中等职业学校。将市工业职业中专并入益阳电子工业中专,创办国家级重点职业中专。经过两年多艰苦工作,目前,已基本完成整合任务。
2、加强队伍建设,大力培养“双师型”教师。为了实现职业教育师资队伍的优化组合,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我们着重抓好了“送、引、激”三项工作。送,就是有计划地安排专业教师参加培训。特别是重视送教师深入生产第一线,参加企业生产实践。近3年来,我市职业教育专业教师参加国家级培训32人,参加省级培训186人,到厂矿企业进行业务培训45人。引,就是不受身份限制,积极引进“能工巧匠”,高薪聘请各类专业技术人员到中等职业学校担任兼职教师,全市共引进各类兼职教师200多人。激,就是建立“双师型”教师评价激励机制,在评优、评先、职称晋升等方面向“双师型”倾斜。2017年,市教育局表彰了10名农村职教“双师型”教师,今年正准备出台《关于进一步加强中等职业学校“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的意见》和《关于中等职业学校专业带头人队伍建设的实施意见》,
本文来源:https://www.dy1993.cn/SjK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