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地质公园情况汇报》,欢迎阅读!
![地质,汇报,公园,情况](/static/wddqxz/img/rand/big_119.jpg)
地质公园情况汇报
地质公园情况汇报 各位领导,同志们:
按照会议安排,现将柞水溶洞国家地质公园各项筹备工作进展情况汇报如下:
一、基本概况
柞水溶洞国家地质公园位于柞水县石瓮镇,总面积140平方公里,分为3个园区。其中,中心园区“柞水溶洞—泥盆系岩相剖面园区”,距县城18km,距省会城市西安76km,园区面积70 km,内有佛爷洞、天洞、风洞、百神洞等117个,目前已经探明的大型溶洞18个,具有商业开发价值的大型溶洞为9个,为典型的喀斯特地貌,是陕西乃至西北地区规模最大的溶洞群,也是我国小区域内岩溶地貌体系最完整的地点之一,堪称我国的“溶洞世界”和“洞穴博物馆”;九天山园区位于县城南8km的下梁镇,位居牛背梁国家森林公园与柞水溶洞—泥盆系岩相剖面园区之间,面积45 km;凤凰古镇园区位于县城东南部凤凰镇,距县城43km,园区面积为25 km。柞水溶洞于2017年3月申报设立了省级地质公园,2011年4月27日正式揭碑开园,并于同年12月获评为国家级地质公园。
公园是一个以溶洞、峡谷、瀑布、古生物化石等地质遗迹景观为主体,辅以丰富的生态景观和人文景观,集科学和美学价值于一体的大型综合性地质公园。园内广泛分布着地
史时期形成的多种类型地质遗迹,包括大小各异,景观奇特的溶洞景观,千姿百态的地表地下岩溶地貌,尤其是溶洞景观分布在石瓮镇地区大约700m—800m总厚的沉积地层中。经科学研究,这些岩溶发育的海拔高度分别为650m—750m、750m—850m、900m—1100m等三个层次空间高度,反映了新近纪晚期至第四纪之间秦岭地壳多期间歇性抬升的演化过程。其典型的卡斯特地貌结构、洞府桃园的地质遗迹以及西北唯一的徽派建筑民居群和独特的自然景观被地质学家称为“秦岭明珠,北国奇观”。
二、地质公园的建设、管理和保护
1、健全管理机构。设立了柞水溶洞国家地质公园管理处,事业性质,科级建制,定编 8人,隶属县开发管理局管理,其中科技人员 4人,制定了一系列的地质公园保护和管理规定,由管理处行使公园的开发、保护和管理职能。
2、加强科学规划。先后邀请陕西师范大学、长安大学、陕西省地质矿产局、陕西省自然保护区管理站、陕西省林业厅、中国地质科学院岩溶地质研究所等单位对公园开展了一系列的资源调查、评价、规划、设计和保护开发-论证等工作,使地质遗迹的保护和开发步入了科学发展的轨道,为更好地保护和合理开发利用地质遗迹资源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3、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围绕打造国家地质公园”和建设精品园区的目标,编制了《柞水溶洞国家地质公园总体规划》,并按照《中国国家地质公园建设工作指南》相关规
划要求,由政府主导、职能部门配合、多方筹措资金,将建设任务、工程时限逐项落实到职能部门和涉及到的企事业单位和村镇。
5、加大地质遗迹保护。
(1)2017年至2017年园区管理处、县旅游公司投入第一期地质遗迹保护项目经费150万元,先后由陕西省长安大学、陕西师范大学完成了地质公园遗迹保护项目设计、预算以及地质遗迹数据库的建立;长安大学完成了公园标志牌1块、总体介绍牌6块、景区景点解说牌30块、保护牌14块、引导牌12块;西安瑞星企划有限责任公司、长安大学完成了《公园地质遗迹保护总体规划》、《科普画册》和《科学导游培训材料》的编制工作。
(2)2017至2011年,县旅游公司投入地质公园博物馆前期工程和土建工程及基础设施建设总计1632.6万元,其中征地及土石方工程163.8万元,主体楼土建(含装修、网架工程)1000万元,广场和停车场等249万元,博物馆布展168万,方案设计、附属工程及绿化51.8万元。
(3)2012至2017年计划投资5.5亿元用于溶洞国家地质公园建
本文来源:https://www.dy1993.cn/ShsG.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