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爱莲说》的随笔

2023-04-10 22:45:17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关于《爱莲说》的随笔》,欢迎阅读!
爱莲说,随笔,关于
关于《爱莲说》的随笔

作者:张展硕

来源:《高中学习·高一版》2016年第06

阅读下面的材料,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文艺随笔是一种形式灵活、笔调轻松、富有趣味性和知识性的文体。它不像规范的议论文那样,注重逻辑和理论论证,而是选用富有趣味性的材料作引子,从中引出对某种观点或哲理的议论,或选取文学领域的有关话题予以评论。

随笔的行文很讲究文采,笔调轻松活泼,亲切随意,深入浅出,常以生动的述说、形象的描绘和巧妙的比喻创造出富有诗意的境界,尽量避免枯燥的说理和严谨的论证,以增强文章的可读性和艺术魅力。你对文艺随笔还有什么认识?请据此写一篇作文 要求:选准角度,自定立意;自拟题目;文艺随笔的文体特征鲜明。

《爱莲说》中写莲出污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众所周知,这句话写出了莲之君子之风。不过,我却要说,这句话道出了艺术是一种美学,因为这些写莲句子的美是多重的,每一个爱美的人都对它的其中一面或几面情有独钟。

就像朱光潜老先生在《咬文嚼字》中认为炼字为美、林庚先生在《说木叶》中认为忘言之美一样,周敦颐认为莲之美在其精神——“出污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精神之美才是美之极者。

不仅如此,关于莲的描写也很美。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把莲之美写得无以复加,正好比请洒潘江,各倾陆海云尔一句,其本意无非是个自谦话,可用”“陆海让人心境开阔,突然想在江岸边临风吃酒,清冽之气扑面,口中吐诗,又有一片桂花香味。这与苏轼的独携天上小团月,来试人间第二泉一样,如不知道陆才如海、潘才如江的典故,这样精简美极的话是不能懂得的。

有时候,诗人也用诗句来自我剖析。例如云无心以出岫 ,鸟倦飞而知还这两句诗写得很美,可更美的是诗人的内心。陶渊明以”“自比,来对读者剖白,把自己心中那种隐隐生发的厌倦与思念描写得形象深刻,令人感同身受。同样,周敦颐说莲出污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岂不也是他自己的内心表白吗?

钱钟书先生的《谈中国诗》中笼罩着一股甜蜜的气息,你可以深深感受到他对诗这种文艺的深爱,抛弃了那些中外诗的大区别,使中外诗之间显得和谐静美,让人不忍打扰。周敦颐说


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不也让人觉得心中怜惜吗?当然,这是对文艺中的探索更深的理解与赞美,所以他笔下的文字也如睡莲,静静绽放,让人沉醉。

此外,周敦颐关于三种花的比较也很独到: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他把菊比作隐士,把牡丹比作富贵,把莲比作君子,这是有一定道理的。因为陶渊明的菊成了后世士大夫出世的慰藉;牡丹富丽丰茂,雍容华贵,非富贵者何?莲身处污浊环境而不染,又能濯清涟而不妖,是以后代君子以其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的品质作为激励自已洁身自好的座右铭。也许就是周氏的这篇文章,我们今天才有了区分高士、雅士和君子的标准。

从《爱莲说》中,我们还可发现文艺创作的规律:莲之中通外直是文艺的特点,莲之香远益清是文艺的精华,莲之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是文艺创作的态度。所以,我们不得不说,文艺美和形象美都是美的极致,两种美像俞伯牙与钟子期,彼此都是对方的知音。 思维发散

这是一篇典型的学生文艺随笔。小作者以课本知识为例说明了《爱莲说》的美,虽显稚嫩,但高中生能写出如此随笔,也难能可贵了。其实,文艺随笔这种文体的写法有很多,除了上文之外,我们还可以从文艺作品的主旨探讨、个人感悟、结构处理、表现手法、意象解析、文艺形象等各个方面入手,写出自己独特的感受,甚至还可以反弹琵琶,对文艺作品作全新的解读。至于本文,小作者还可以只用一个例子来全面透彻地说明一个道理或感受,如此,方显得不蔓不枝,中心突出。 (陈军老师荐评)


本文来源:https://www.dy1993.cn/Sfd4.html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