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主义制度和资本主义制度比较

2023-03-09 05:09:20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社会主义制度和资本主义制度比较》,欢迎阅读!
制度,资本主义,社会主义,比较


社会主义制度和资本主义制度在今夭并存于这个世界上,人们很自然地要将二者进 行比较。在学生中进行社会主义信念教育,不能回避这两种社会制度的比较,相反,必 须进行比较。通过比较可以更深刻地认识二者的本质、历史作用和发展趋势,具体地衡 量二者的长短优劣,这可以使社会主义信念教育更具说服力。事实上,所谓社会主义的 优越性,本来就是与资本主义的比较而言的。不过,必须要强调的是,把社会主义制度 同资本主义制度作比较,得有一个科学的标准,没有一个科学的标准是无法进行比较的, 即使进行了比较,其结论也不可能是正确,没有一个科学的标准是无法进行比较的,即 使进行了比较,其结论也不可能是正确的。比如,中国同美国比较问题,怎么比?如果 只把这两个国家的现实生产力水平和现实经济文化水平作为主要的比较内容,并以此来 作为衡量这两个国家所代表的社会制度的优劣,那只能得出社会主义不如资本主义的结 论。但是这个结论是不正确的,因为比较的标准不科学。美国搞资本主义已经有两百多 年的历史,而我国从一个极度落后的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跨越到社会主义阶段并进行建 设才四十多年,物质经济条件、历史条件等与美国是无法相比的。那么,评判一种社会 制度是否优越和进步的标准是什么呢?那就是生产力标准,即看这个制度能否促进社会 生产力以更快的速度发展。资本主义制度之所以比封建主义制度优越并最终战胜它,就 是因为资本主义能推动社会生产力以封建主义制度下无法企及的速度向前发展。同样,社 会主义制度之所以比资本主义制度优越并将最终战胜它,也必然是因为社会主义比资本 主义更能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更能为人民谋利益。正如邓小平同志所说:“社会 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 为了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信服这个道理,我注意用一些数据来说明问题。据国家有关统 计材料,从1951年至1980年,我国工业产值每年平均增长12.5%,同时期,美国为4% 日本是资本主义国家中最高的,为n.5%;我国农业产值每年平均增长4%,同时期,法 国发展最快,为2.5%,美国只有1.6%。而在整个八十年代,我国国内生产总值每年平 均增长9%以上,美国为23%,日本为4%左右,发展最快的亚洲四小龙也只为8% 进入九十年代,我国国内生产总值平均增长12%(1991年一1995),依然保持全世界 最快的发展速度。这几年,美国年均递增3%,西欧2.5%;日本不足l%。从综合国力 (包括人口能力、土地资源能力、经济能力、文化教育能力、科学技术能力、国防能 力、外交能力及社会政治状况等),我国在六十年代排在世界第十位,在八十年代排在第 八位,在九十年代排在第六位,估计在本世纪末上升到第四位。当然,单从发展速度看 并不全面,一般来讲,社会主义国家原来的基础差、基数也就小,经济增长的速度快只 反映了一方面的事实。因此,另一方面,我们还要看社会主义国家与资本主义国家之间 的差距是否缩小了。前苏联是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在建设社会主义的几十年中, 从原是欧洲一个经济落后的国家,一跃发展成为伍次于美国的世界第二大强国,社会 义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的成就是有目共睹的。就我国夹看,与发达国家的差距也是在不断 缩小。1952.美国国民生产总值相当于中国的2了涪,到八十年代末仅为6倍。按购买 力对等方程式计算,即按货币的实际购买力计算,1990年美国兰德公司提出的研究报告 认为,美国当年的国民生产总值仅为中国的4倍。就工农业主要产品的单项看,粮食:1950 110

社会主义优越性的体现和发挥过程可能要更长一些。从而,我们对社会主义优越 性的认识也只能是逐步的,有条件的,有过程的。所以,在讲授中,我是从与学生一起 来讨论和研究问题的角度来分析和认识社会主义优越性的。我认为,在这方面不存在绝 对权威,用科学理论和事实来说话,用平等的方式来与学生一起研讨可能更令学生信 服。我首先从社会主义优越性的科学根据和本质表现着手分析。社会主义优越性是相对


于资本主义而言的。最早提出社会主义优越性理论的是马克思。他在全面考察和探入研 究资本主义的基础上,提出了资本主义必然被社会主义代替的结论。资本主义是一种以 资本剥削雇佣劳动的社会制度。资本主义生产的目的,是为了追求剩余价值。为此目的, 资本家极力发展商品生产,激烈竞争,使资本积累日益增长,资本集中日益加速,生产 的规模越来越大,生产社会化也不断发展。与此同时,资本主义私有制与生产社会 的矛盾即资本主义基本矛盾,也逐渐形成和发展起来,并日益尖锐化。社会生产力发展 到这样的程度,资本主义私有制的框子越来越容纳不下。这些尖锐的矛盾和间题,使资 本主义国家感到危机四伏。为了尽可能地适应生产力的发展要求,迄今为止,资本主义 生产资料私有制发生了几次大的调整和变动,如:从单个资本发展到股份资本;从股份 资本发展到私人垄断资本;从私人垄断资本发展到国家垄断资本(第二次世界大战后) 这几次大的调整和变动,都是在猛烈增长着的生产力对它的资本属性的强烈反抗下,资 本家阶级被迫在资本关系内部一切可能的限度内所作的调整,即尽可能地扩大资本的社 会化,以适应生产社会化的要求。当然,这只是形式上对资本主义私人占有方式的扬弃, 而本质仍然是资本主义的。这些调整和变化固然能使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在一定的程度上 适应社会化大生产发展的要求,为生产力的发展提供某种新的可能性,但决不可能消除 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资本主义所作的自我扬弃,也不可能改变它必然灭亡的历史规律, 这只能说明资本主义私有制早已不适应生产力性质的要求,它必将被社会主义公有制所 代替。所以,马克思讲,这种扬弃,为社会主义的实现提供了形式上的手段线

,准备了日益充分的物质条件。显然,马克思关于社会主义优越性的理论,不是从无 产阶级的情感或某种道德标准出发的,而是建立在对资本主义的本质和发展规律的科学 认识的基础上的,也是建立在对社会主义本质的科学认识的基础上的。从根本上说,社 会主义比资本主义优越,是因为在社会化大生产的条件下,社会主义的生产资料公有制 更能够促进社会生产力以更快的速度发展,并为社会生产力的更大发展创造更为优越的 条件和更广泛的可能性。所以,对社会主义优越性的认识应当放到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 总进程来考察,而且要努力从社会主义的本质上来把握它的优越性。基本结论是:社会 主义比资本主义优越,就在于适应于社会化大生产发展要求的生产资料公有制比不适应 社会化大生产发展的私有制优越;为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和文化需要而生产比为追 求剩余价值进行剥削而生产优越;按劳分配比按资本分配优越;一切权力归人民,人民 当家作主比一切权力归少数垄断资产阶级优越;集体主义精神比以个人主义为核心的意 识形态优越……当然,这里必须强调,社会主义优越性的充分发挥和体现是以社会生产 力的高度发展为前提的。我国目前还是一个发展中的社会主义国家,社会主义优越性的 体现和发挥,还受到比较落后的生产力的制约,因此,在现阶段,要求充分体现社会 义优越性,显然是不切实际的。

囿于计划经济时期的观念,现在有不少同志(自然包括相当部分的学生)认为社会主义优越性在今天越来越少,有的甚至根本不知道社会主义有什么优越性。进行社会主义信念教育不能不涉及对社会主义优越性的认识。.谁都得承认,社会主义在实践中,社会主义优越性的发挥要有一个过程,要随着社会主义建设的发展和社会主义制度的完善而日益充分地显示出来。尤其是在我们这样的经济上比较落后的基础上建设社会主义的108年我国有1.3亿吨,美国为LS亿吨,.1986年我国超过美国4%1987年就上升为世界第一位;棉花:’1986年也上升为世界第一位;钢铁:1950年美国的钢产量是我国的143倍,1995年我国的钢产量已达到9400万吨,跃民世界前茅。其他产品如煤、原油、化肥、发电量等等也都在世界前列。可见,社会主义迅速缩小了中国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差距。讲授中,在对两种社会制度进行比较时,我注意不仅要与资本主义国家比发展速度,还要比现实经济文化的发展水平。当然,进行这种比较就必须选择历史和现实条件相当而有可比性的国家作比较。从这个


本文来源:https://www.dy1993.cn/SXs4.html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