议论文点题法

2022-10-06 15:53:32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议论文点题法》,欢迎阅读!
点题,议论文
议论文点题法



要:点题可以给文章写作带来强而有力的艺术效果,对于议论文写作而言尤其如此。本文以一篇高考优秀作文《回到原点》为引子,从四个方面出发,阐述了议论文点题的主要策略。

关键词:议论文;点题;回到原点;主体

点题,就是在恰当的地方用简明扼要的语句点明题意,揭示文章的主旨。巧妙的点题之笔,着墨不多,但常会收到画龙点睛的艺术效果。所以,我们在写文章时,必须在关键的地方点题,使文章的内容更加精辟有力。现以一篇高考优秀作文谈议论文的点题方法:

回到原点

麦哲伦船队浩浩荡荡向西航行,历经曲折磨难后终完成环球航行,回到原点,证明了地圆说;一条小鱼逆流而上,寻找出生地,回到原点,履行传承生命的使命。回到原点,有非凡的意义。

回到原点,是对自我的深刻透视。唯有回到原点,我们才能正确地、深入地认识自我挖掘自我。汉武大帝回到原点,认识到自己多年的错误,罪已诏教人涕下;卢梭的《忏悔录》揭示了自我,回到原点,对自己做出全面的辩证的评价,教人钦佩。同样是回到原点,刚获取法网大满贯的中国网球选手李娜找回了自我,在单飞中挖掘自我,穿越自我。是回到原点,让她的个性魅力得以彰显,让她终得以突破自己,成为首位亚洲法网冠军。回到原点,才是对自我的全面深刻的透视与评价,是通往成功之道。

回到原点,是对未来更好的展望。当你回到原点,回望过去,盘点如今时,未来的美好蓝图才更完整、更完美。纠正过去犯下的错,以后不再犯;认清现实,把握想要的目标,对未来做全面、合理的规划。越王勾践寄人篱下,失去曾经所有的荣华富贵,但他懂得回到原点的道理,在困境中认清过去和现在,对未来作出正确的规划并付之实践,终成就了三千越甲可吞吴的帝国复辟之佳话。回到原点,才是对未来的铺垫与充足准备,是通往成功的坚实奠基石。

回到原点,是对生命的思考。惟有回到原点,人才能对人生,乃至生命作出最正确、最全面的思考。一代文坛骄子史铁生瘫痪在轮椅上,处处受限,但他却懂得回到原点,认识人生,深刻地思考生命中的林林总总,终于《我和地坛》享誉中国文坛,影响了一代有一代莘莘学子。回到原点,让史铁生牢牢地把握住生命的内在意义,战胜肢体的残疾,成就了对生



1


命的超越式思考。回到原点,才是对生命崇高的敬佩与深入探索,是成功的颠峰。

回到原点,我们迈向成功;回到原点,我们找到了生命的真正意义所在。 一、 开篇点题

文章的开头部分紧扣题目,先援引麦哲伦环球航行小鱼逆流的事实,然后亮出观点:回到原点,有非凡的意义。

开门见山,亮出观点,能使读者一目了然,便于掌握中心,抓住重点。 二、主体部分段首、段尾点题

主体部分分解展开,分别围绕回到原点,是对自我的深刻透视;是对未来的深刻展望;是对生命的思考三个维度,进行有针对性地、逐层深入地判断。论证思路,展示点题的技巧主体部分的段首是按照这样的思路安排的:回到原点是什么?分论点点题。

段尾小结点题,回到原点,才是对自我的全面深刻的透视与评价,是通往成功之道;才是对未来的铺垫与充足准备,是通往成功的坚实奠基石;才是对生命崇高的敬佩与深入探索,是成功的颠峰。

主体部分段首、段尾点题使中心突出,显示了驾驭语言的能力,展示了掌握结构的水平。 三、引述材料点题

如第二自然段汉武大帝回到原点,认识到自己多年的错误,罪已诏教人涕下;卢梭的《忏悔录》揭示了自我,回到原点,对自己做出全面的辩证的评价,教人钦佩

议论文写作,必然要用一定的事实作为论据。因此,可以在叙述或议论的过程中点题。 四、 结尾点题

文章结尾回到原点,我们迈向成功;回到原点,我们找到了生命的真正意义所在。结尾升华主题,着墨不多的几个词句,就能使读者豁然开朗,使文章思想内涵得到进一步升华。

作文不能含蓄到让人不知所云的程度,应尽量显豁些,让人找到你的作文与题意的密切联系。而点题能使作文显得醒目、明朗。 五、 结束语

“画龙点睛”——议论文的点题法正有如此。议论文与其他体裁的文章有所不同,它能更多地展示作者自身的观点,与大流雷同者,或独树一帜者。把握议论文的中心,点明文章所要表述的核心思想,展露无遗抑或隐而不讳,皆是高雅之作。画龙点睛,贯穿于全文始末,经点题,文章行文流畅,浑然天成。

参考文献:



2


[1] 邵林永. 如何迅速捕捉文章的中心论点——中考“分析、提取、归纳文章中心论点题”解题指导[J]. 阅读与鉴赏:上旬, 2008, (6): 20-23.

[2] 邓宏忠. “点题”点出亮点来[J]. 高中, 2009, (10): 11.

[3] 匡女一. 切中肯綮 丝丝入扣——漫谈作文点题扣题技巧[J]. 课外阅读:中旬, 2011, (11): 346-347.

[4] 黄书满. 点睛之笔驾驭全文——作文点题方法指津[J]. 人生十六七, 2011, (11): 26-27.



3


本文来源:https://www.dy1993.cn/SVc.html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