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社会体育专业课程设置对就业的影响

2023-09-11 02:39:13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浅析社会体育专业课程设置对就业的影响》,欢迎阅读!
社会体育,课程设置,浅析,就业,影响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浅析社会体育专业课程设置对就业的影响

作者:刘子玉 孙庆瑶

来源:《文存阅刊》2017年第10

摘要:本课题主要采用文献资料法、访谈法、逻辑分析法、调查问卷法、比较分析法等研究方法。调查分析认为:目前大多数体育院校社会体育本科专业的培养目标和培养规格比较类似,以培养能胜任社会体育领域工作的高水平专门人才为目标;社会体育本科专业的办学条件、培养目标、规格和课程设置各有特点。

关键词:社会体育专业;课程设置;社会需求;就业

社会体育,指职工、农民和街道居民自愿参加的、以增进身心健康为主要目的的内容丰富、形式灵活的群众体育活动。它是我国社会体育的基本组成部分,也是我国体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政治经济文化事业持续快速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改善,消费结构的不断优化,人们参与健身活动已成为一种较为普遍的行为,社会体育事业已步入了一个全新的发展阶段。

一、社会体育专业概况

1993年,天津体院在全国率先创办社会体育专业(专科),并与1994年经国家教委的批准,社会体育专业成为试办本科专业,与1997教育部专业目录调整中被批准为正式本科专业。1998教育部将社会体育作为新增专业列入《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并第一次社会体育专业和培养目标、要求和课程设置做了明确的规定。 二、我国部分高校社会体育专业课程设置的概况

调查的四所普通高等学校社会体育专业课程设置的几个主要内容统计中,按所修学分来划分,分为公共必修课、专业必修课与选修课三大块。从规定学生修学课程总学时来看,最高的是华东师范大学,其次就是东北电力大学和华南师范大学,按照体育专业学时2600-2800时的规定范围,都超出了教育部对专业课时的规定。要求学生修读学分最多的是东北电力学,共190.2学分。

1)专业必修课程开设理论课程与术科课程情况

专业必修课是高等学校中学习某一专项的大学生必须修读的专业知识与专业技能的课程是对学生进行扎实、宽厚的专业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教育课程,它是专业教学划的中心组成部分,包括专业理论基础课和专业技术基础课。通过调查分析部分高校社会体育专业的专业必修课内容,大多数学校都围绕着教育部颁发的专业目录有关要求,以社会学、体育学、管理学为主干学科,并普遍认识到心理学的重要地位。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2)专业选修课程开设理论课程与术科课程情况

选修课程是对学生知识结果水平的进一步提高,是体现培养社会体育专业人才培养规格的重要环节,有利于学生形成合理的知识结构、新型的知识体系、扎实的知识技能和熟练的专业技能。笔者通过对部分高校课程设置的选修科目对比发现,各院校设置的选修科目内容没有统一的标准,科目门数也相差甚大,这一方面反应了各院校在选修课的设置上的多样性,体现自身培养人才的特色;另一方面,在选修科目内容的选择上,个别院校课程的设置超出了专业培养目标的要求。

3)实践类课程情况

社会体育实践类课程主要内容包括:教育实习教育技能、毕业论文、军事训练、生产动和社会调查等。从对各校的实践环节的安排来看,各个学校实践活动的学分各不相同; 总之,提高学生的就业率,应该建立在对社会体育专业课程的合理设置上,这就要求在课程设置时应该建立在对社会体育专业的充分理解和对社会体育发展需求人才的准确把握基础之上。学院对于人才的培养应以就业市场需求为依据,适当适时的调整专业课程设置,找准培养目标,充分发挥学院特色和优势,使培养的人才类型和规格更符合社会的需求。社会社会育专业人才的需求向社区体育工作者、体育营销者、体育管理者等多元化发展,技能型、应用型的人才备受人才单位的青睐。 参考文献:

[1]孙忠利.高等学校社会体育专业建设问题与消费模式[J].2006829-30.

[2]李月,张臣.社会体育专业人才社会需求及能力培养的研究[J].哈尔滨体育学院学报,2007.

[3]《关于高等教育的变革与发展的政策性文件》,1995. 作者简介:

刘子玉,男,硕士,东北电力大学体育学院教师 孙庆瑶,女,硕士,东北电力大学学生工作部,讲师


本文来源:https://www.dy1993.cn/SRD4.html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