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宋词三百首读后感800字》,欢迎阅读!
![百首,读后感,宋词,800](/static/wddqxz/img/rand/big_37.jpg)
宋词三百首读后感800字
或许是受了妈妈的影响,我从小就非常喜爱读宋词、背宋词。从小学二年级到现在,妈妈已经给我买了好几本宋词书了呢!并且让我把喜爱的背下来了。为了让我能更好地理解宋词,妈妈就急躁地给我讲解每一篇的历史背景,理解词中深刻的含义。刚开头,我以为唐诗和宋词没有什么大的区分,上网一查才知道,它们有很多的不同之处:唐诗要有工整的诗体,绝句四句,律诗八句,要平仄押韵。而宋词的产生可以追溯到隋唐。词,作为一种用来唱歌的配乐诗体,它要根据音韵填词,而音乐成了他的第一要素,从五代到晚唐,到了宋代,宋词到了最辉煌秀的时代。所以人们现在把词统称为宋词。唐诗和宋词作为我国古代文化中的两朵奇葩,千百年来始终为我国人民世代传诵。在这些宏大的宋词家中,我最喜爱的要数苏轼、辛弃疾、陆游、李清照……他们也被后人分为婉约派和豪放派。苏轼的消失,转变了晚唐婉约的词风,突破了五代来专写男女恋情的旧框子,扩大了题材,提高了意境。他的词有写自然风光的,借写人写物抒情的,词风千变万化。“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期,千里共婵娟。”这首描写中秋月的词,朗朗上口,流传至今,成了千古名篇。有人评此词为“天仙化人之笔”。我最观赏苏轼豪放的词风,在“念奴娇”《赤壁怀古》中写到:“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
周郎赤壁……”气概磅礴,雄浑有力,仿佛让我们看到了三国时惊心动魄的战斗场面。固然,他也有非常温顺的一面,如《江城子》悼念自己亡妻中写道:“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考自难忘,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使人听起来又心酸又心动。还有表现壮志凌云保卫国家的:“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他的好词数不胜数。还有一位南宋诗人辛弃疾,他继承了苏轼豪放的词风和爱国情怀。“少年不识愁味道,爱上层楼,爱上层楼,为赋新词强说愁。如今识尽愁味道,欲说还休,欲说还休,却道天凉好个秋。”这首词提醒了深刻的人生哲理,写了少年和晚年时的不同人生体验,很是贴切。“何处望神州?满眼风光北固楼。千古兴亡多少事?悠悠,不尽长江滚滚流!“表达了渴望国家统一,收复失地的决心。读来令人兴奋。在女词人中,不能不提李清照。早年她的生活幸福,夫妻恩爱,写得多是些游大自然,夫妻间的幸福生活的词。让人读来心情不错。“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兴尽晚回舟,误入莲花深处。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描写的意境美丽,让人过目不忘。但到了晚年,由于丈夫去世,国家沦落,她的词风变的凄凉、悲怆。“寻寻找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风住沉香花已尽,日晚倦梳头,物事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都反映他流利颠沛的生活和家愁国愁的无奈。宋词中的名作也说不完。妈妈说:“学好宋词,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要平常渐渐积存,学会把宋词运用到学习中,生活中……
真的是这样,生活中也会有宋词的影子。有很多人以为宋词离我们很遥远,学了也没用,要知道学无止境,在生活中,你要运用你学过的学问。有一次,我和爷爷奶奶看电视,画面中消失了一个古代女人,一看内容才知道是《李清照》。片中消失了很多我学过的诗句,由于奶奶不了解历史背景,听不懂宋词中的意思,也就看不懂电视中的内容了,于是我就给奶奶当起了小教师,我急躁地把李清照的历史背景和宋词中的意思讲给奶奶听。奶奶听后还夸我是一个“小博士”呢!现在,我又参与了语文课外学问小社团,对宋词更感兴趣了,在小社团里,教师教了我们好多方面的学问,使我更加深刻了宋词的魅力!
同学们,你们也快快参加读宋词的队伍中来吧!它不仅能让我们了解中国悠久的历史文化,提高自己的文化素养,说不定还能和几千年前的宋词交上朋友呢!大家都成为爱读书的人吧!
本文来源:https://www.dy1993.cn/SLF.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