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讲好古诗词背后的故事》,欢迎阅读!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讲好古诗词背后的故事
作者:牛宇
来源:《内蒙古教育·综合版》2018年第09期
每一首古典诗词,往往都能让我们看到一个诗人、一个朝代。所以,在古诗词教学中,老师要讲好它背后的故事,这对教学的帮助是巨大的。 一、故事,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没有兴趣为前提,一切都会落空。古诗词距离当今社会时代久远,与学生的生活、经历相差很大,其思想感情很难使学生产生共鸣。所以,从古诗词背后的故事入手,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兴趣。
李白的《赠汪伦》,短短四句,其背后的故事却特别有趣。
据《随园诗话补遗》记载:汪伦对大诗人李白仰慕已久,总想有机会见一面。他知道李白酷爱饮酒览胜,便在信中写道:“先生好游乎?此地千里桃花;先生好饮乎?此地有万家酒店。”于是,李白应邀来到桃花潭。
李白来到桃花潭后,并没有看到桃花,酒店也只看到一家。当他见到汪伦后,禁不住问道:“怎么不见‘千里桃花,万家酒店’?”汪伦笑着回答说:“你来时经过的山叫千里边山,这里的潭水名‘桃花潭’,不正是‘千里桃花’吗?桃花潭边有一家酒店,主人姓万,不就是‘万家酒楼’吗?”李白听后并不生气,反而被汪伦的真情实意感动了。
汪伦留李白在桃花潭一连住了好几天,李白受到汪伦和村里人的热情款待。临走那天,汪伦带着全村人为李白送行。李白很感动,于是写下了《赠汪伦》。
不难看出,如果老师在教学时插入上述故事,不仅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诗的内容,而且能激发其学习兴趣和好奇心。
二、故事,让学生更深层次地理解内容
古典诗词乃至文学作品的理解,从来不会一次到位,这是与数理化的最大不同点。而先前我们的教学往往“字字解释、句句翻译”,这样做大大破坏了古诗词本来的味道,作者想表达的思想感情也很难让孩子理解。通过古诗词背后的故事来讲解,不仅避免了“翻译”,而且能够让学生在不同年龄段比较地理解古诗词。
李白的《早发白帝城》,在“轻舟已过万重山”的背后有着李白多少的心酸故事。“安史之乱”后的第二年,坐镇江陵的永王李璘有割据一方的意图,招兵买马想壮大自己的声势。他想
本文来源:https://www.dy1993.cn/SJl.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