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高职复合型日语人才的培养和对策

2024-01-19 23:31:21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论高职复合型日语人才的培养和对策 》,欢迎阅读!
日语,复合型,高职,对策,培养
论高职复合型日语人才的培养和对策

论高职复合型日语人才的培养和对策

摘要:高职教育是我国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经济社会的急速发展需要高职教育。笔者针对新形势下高职教育日语人才的培养目标,提出了培养复合型日语人才应采取的政策性建议。 关键词:高职教育;日语人才

中图分类号:H36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026X(2009)-14-0154-01

新世纪的竞争是知识和能力的竞争。随着WTO进程的深入,人才的需求日益加深,这种需求对我国高职院校的外语专业人才的培养模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在当前的形式下探讨日语复合型人才的的培养模式、课程设置等问题,加快复合型日语人才的培养显得尤为重要。 一、高职高专类日语专业复合型人才的理解

高职高专类日语专业复合型人才的培养与本科类是不同的,它首先限制在高职类,所培养的人才要符合高职的特点,而不是和本科类的日语人才齐头并进。 1. 高职教育的目标是培养为地方经济服务的高层次技术性人才。高职高专院校属于高等教,但又是职业教育,教育功能定位必须与所在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同时具备时代的特征与地域的特征。关于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的培养目标虽尚存异议,但基本达成共识:在高文化的基础上进行的,生产第一线和工作现场服务的,承担将设计、规划等转化为现实产品或其他物质形态以及对社会产生具体作用的高层次技术型人才。

2. 复合型人才的培养并不等同于双专科的学历教育。在20世纪90年代末期开始的双专教学模式现已正式取消,并认为是不可取的。其实这是人才培养的一个误区,正如苏州市职业大学副校长程宜康教授在有关高职高专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论坛上所说“:双专科只是一个符号,只是作为复合型人才培养的一种手段”,因此,这两者之间并不是等于号。复合型人才的培养并不一定意味着一定要拿两个热门专业放在一起,比如曾经热门的计算机商务日语双专科,建筑设计计算机双专科等。仔细的推敲一下不难发现这其中的商务日语专业,建筑设计专业本身已是两个专业,商务专业和日语专业,建筑专业和设计专业。因此,认为日语复合型人才应该是指以日语作为一语言工具去学习应用型专业的基础上培养的人才,比如:务和日语、教育与日语,秘书与日语、法律与日语等的结合。 二、新形势下高职教育日语人才的培养目标

在把握高职教育高等性、职业性、区域性、社会性目标定位的基础上,新形势下高职教育语人才的培养目标应如何定位?笔者认为,该定位应以市场需求为主导,以实际应用为前提,高素质复合型为方向。具体讲,复合型日语人才的知识结构,不仅包括上文所提到的扎实的语应用能力,而且还应该包括复合专业知识,两者不能偏废。这种复合型的日语人才实际就是某种意义的通才,他不仅应懂得日语,而且应懂得相关专业的知识。复合专业的课程主要在高年级开设,采用日语编写的教材,基本上用日语组织教学根据这一目标,可对日语专业设置为商务日语专业和旅游日语专业等,对复合型日语人才要有侧重地进行培养。在目前各方面条件尚不具备的情况下,可分步实现对日语专业的重新设置,但应努力加快改革进程。 三、高职日语复合型人才的培养措施

日语专业复合型人才的培养由于双专业或多专业的设置,学生的学习任务之大可想而知。另一方面,要培养日语专业复合型人才必须首先解决两个问题:一是教学体制和课程安排的改,二是师资队伍的建设。因此,建议从一下几方面建设日语专业的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 1. 确认市场社会需求,日语和任一个应用型专业的组合不是任何人或权威坐在办公室或开会能决定的,学校必须走进企业和各社会机构,了解他们的需求,培养相应的、合格的人才。教学,我们要确定应用型的教学与实训模式,重点是在所有的专业课程中都融入实践教学


环节。在实践教学的设置和安排上,要坚持:学校与社会相结合,定点与流动相结合,定期与机动相结合,长期与短期相结合,课上与课下相结合,学习与实践相结合,服务与实践相结合。 2. 成立相应的复合型人才的专业委员会。委员会要审议该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教学计划和指导专业教学改革。

3. 进行相应的教学体制改革。在整个专业的教学中没有主次之分,只是由两个专业的人共同开教研会议,通信,并分别担任各自专业的课程,实现1+1>2教学结果。在此过程中,教师可设定各层次的教学要求和教学目标,以便更好地因材施教,更好地培养复合型人才。 4. 加强复合型师资队伍的建设。目前我国日语专业的师资主体都是在传统日语教学模式下培养出来的,这支队伍在日语技能方面有扎实的功底,但要具备两门甚或多门专业知识的人可说是凤毛麟角。面对这一实际问题是任何人无法在短时间内解决的,这在一定程度上也是导致双专科的学历教学模式最终流产的原因之一。可喜的是,越来越多的日语专业教师在本科、硕士毕业后跨出了本学科的门槛在其他学科获得硕士、博士学位,同时更多海归的加入也给这支复合型的教师队伍带来新鲜的血液。同时,这样的复合型教师队伍的建设并不一定要完全由日语教师来承担,其他相关专业也可以挑出日语基础好的教师及时输送培养,以便转化为掌握一定应用学科专业知识的复合型人才。 结语

单一语种的教学模式,早已经落后于时代。21世纪对复合型日语人才的需要迫使我们改变教学理念,探索新的人才培养模式。时代的潮流把我们对日语人才的培养推向了一个新的高度。日本是我国重要的贸易伙伴之一,培养高质量的日语人才是我们高职院校的重要责任,所以我们的人才培养模式也要与时俱进”,不断更新、完善。 参考文献:

1】卢学梅.从日语人才市场需求谈高校的日语教学改革[J].新余高专学报,2006,(06). 2】高红.商务日语教学改革与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J].商场现代化,2007,(11). 3】陈云琴,查志英.对高职高专基础日语教学的探讨[J].南昌高专学报,2007,(03).


本文来源:https://www.dy1993.cn/SIb4.html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