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国家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研究综述

2023-02-10 06:08:17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我国国家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研究综述》,欢迎阅读!
治理,综述,现代化,体系,能力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我国国家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研究

作者:谭阳梅 李媛媛 李超

来源:《世纪之星·交流版》2016年第06

[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对此,学界围绕国家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展开了广泛的讨论,相关研究也不断涌现,大范围、多角度的研究丰富了国家治理的理论。本文将不同学者关于国家治理的研究进行梳理、归纳、概括其中具有代表性的观点,供大家参考。

[关键词]国家治理体系;国家治理能力;现代化 一、国家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内涵 1.国家治理

随着我国不断深化的行政体制改革、政府职能的转变,我国的国家行政也慢慢从统治管理治理。国家管制,国家管理、国家治理是三个既相互联系又存在区别的概念。徐勇教授认为可以从政治主体、政治方式和政治过程三个维度加以分析。国家统治是指统治阶级运用国家政权对国家和社会的支配性控制政治方式体现着压迫性与强制性,政治过程强调单向的支配和控制。国家管理强调政府积极主动,比较注重管理方式政治主体主要是执政党、政府,方式是强调运用国家制度建设和运用国家制度对国家和社会的支配,相对于国家统治有一定的进步性,但政治过程仍未摆脱单向性和政府的中心地位。国家治理包含着国家统治、国家管理的因素,但内涵更丰富,更具有开放性、动态性、积极性。政治主体更多样,除了政府和执政党,还有市场主体和社会主体。政治方式看,除必要的政府强制外,治理更多的是通过引导、协商、沟通、参与来达到治理目的。从政治过程看,除必要的政府单向管控外,国家治理更强调多元互动共治。通过对这三者的对比,我们可以发现,我们的认识在不断的进步和提升。相对于前两者,国家治理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 2.国家治理体系现代化

国家治理体系是在党领导下管理国家的制度体系,包括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和党的建设等各领域体制机制、法律法规安排,也就是一整套紧密相连、相互协调的国家制度国家治理体系现代化的内涵加以理解,国家治理就是要适应时代的特点,与时俱进,适应国家治理的潮流,实现国家治理的制度化、程序化。它要求国家治理是体系化的社会公共事务管理政治建设,他要求各领域、各主体在国家治理过程中相互协商、相互合作、相互促进,形成一种良性、协调、高效、灵活、可持续的国家治理体系。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3.国家治理能力现代化

国家治理能力则是运用国家制度管理社会各方面事务的能力,包括改革发展稳定、内政外交国防、治党治国治军等各个方面。郑言、李猛认为国家治理能力包含了与整个国家以及公民利益密切相关的所有公共事务和公共事务治理过程,不仅包括对政治军事文化、经济、社会等所有领域的治理能力,而且包括公共产品生产与供给、社会资源协调与分配、公共政策的制定和实施、社会认同的维系、国家安全的维护以及国际关系的维持等所有治理过程的能力。其次,他们认为国家治理能力不是静态的治理水平,而是动态发展的,而且国家治理能力没有一个测量的绝对标准,它是一种软实力。 4.国家治理体系与国家治理能力的关系

如果说国家治理体系是国家的制度建设、框架和大方向,那么国家治理能力就是如何运用制度、解决国家治理体系当中各种具体问题的能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是一个有机整体,相辅相成,有了好的国家治理体系才能提高治理能力,提高国家治理能力才能充分发挥国家治理体系的效能。因此,二者不可分离,相辅相成,共同进步。 二、国家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相关研究 1.必要性研究

郑言等(2014)认为当前我过存在四大矛盾要求我过必须积极推进国家治理体系与国家治理能力现代化。一是公共需求的日益多样化与政府组织的有限容量之间的矛盾;二是经济高速发展与改革目标全面性之间的矛盾;三是威胁国家安全稳定的因素越来越多与责任主体的相对单一之间的矛盾;四是国际软实力竞争的日趋激烈与中国制度优势尚未完全彰显之间的矛盾。何增科(2014)认为我过的现实情况要求我们必须积极推进国家治理体系与国家治理能力现代化。具体表现为:一是党和政府强势主导的发展模式难以为继;二是全能全控的集中化的国家管理模式导致经济社会发展的活力递减,改革创新的动力衰减;三是腐败盛行,收入差距大;四是人的现代化要求国家治理实现现代化。 2.国家治理的原则研究

各学者围绕国家治理的原则抒发了自己的观点和看法,笔者阅读文献发现,关于国家治理的原则大家具有很大契合度,都认为在于推进国家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必须坚持科学理、民主治理、制度治理、中国特色原则。 3.国家治理现代化的路径

完善国家治理体系与国家治理能力的根本目的是实现国家治理的现代化,国家治理不只是喊喊口号,必须落到实处,解决路径问题。孙跃纲(2014)认为实现国家治理现代化的路径是继承历史学习先进、总结经验、完善结构。顾爱华等从战略的角度认为实现国家治理现代化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需要破除社会意识单薄、缺乏理性沟通的障碍,需要依托于国家制度,发挥制度能力;战略基点是倡导美德,构建和谐社会。俞可平(2014)认为要实现国家治理体系与国家治理能力现代化必要强调六大举措:一是转变思想观念;二是加强战略谋划和顶层设计;三是总结成功经验,形成制度推广;四是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不盲目不照搬;五是打破障碍,完善国家治理体制;六是破除官僚作风。何增科(2014)认为实现国家治理现代化的重要任务在于:一是要进行放权和分权,充分发挥各治理主体的作用;二是以民主责任制完善国家治理结构;三是健全治理过程中的反馈调节机制;四是发展决策咨询系统,提高决策质量;五是推进国家治理的专业化和职业化;六是进行核心价值观的推广。 参考文献:

[1]徐勇, 吕楠. 热话题与冷思考——关于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对话[J]. 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 20141):4-10.

[2][3][4][5]郑言, 李猛. 推进国家治理体系与国家治理能力现代化[J]. 吉林大学社会科学报, 2014 252):5-12.

[6]何增科. 理解国家治理及其现代化[J]. 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141):20-21. [7]俞可平. 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J]. 前线,2014,(1):5-8+13.


本文来源:https://www.dy1993.cn/SI8K.html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