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种精神叫马兰观后感

2022-11-13 20:23:21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有一种精神叫马兰观后感》,欢迎阅读!
马兰,观后感,精神
观《有一种精神叫马兰》观后感

2019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通州电视台10419:50的《通州故事》之《有一种精神叫马兰》全方位展示首都离退休干部为党和人民事业增添正能量的精神风貌。为更好地感受70风雨历程中,人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和“祝福祖国、点赞发展”的浓厚深情。

1965年的他19岁,从北京师范学校毕业,有幸被国防科委选中,到他国核试验基地——新疆马兰工作核试验先头部队到达这里,兰花开得正旺,因此得名。距离北京三千多公里的马兰,空气非常干燥,尽管他不断喝水,还是嘴唇干裂、流鼻血,早晨醒来枕巾常会被鲜血染红。沙尘暴一来,铺天盖地,一连几天见不着太阳。但即便这样也没有阻挡建设者们的壮志豪情,没有阻挡孩子们的学习热情。

他任教的第一所学校是马兰小学16年里,先后在马兰基地的4所学校任教,是教师中到过学校最多的一个。据说最初的马兰小学是在“地窨子”里开课的。等他去时,基地已经发展建设得不错,马小学也建了楼房,还通了自来水。

为了改变风沙天气,师生一起种树,一次种下几百米长,并排五行的白杨林带。由于引天山下来的雪水浇树要与地方协调,所以老师们只好排着夜班,拿着手电筒,肩扛铁锹、巡视看管,浇满一段放一段,浇完一畦放一畦,一忙就是一宿。在马兰,几乎每个人都要参加劳动,老师也不例外,种菜是大头,从翻地到整地,从播种到浇水……


每一项劳动都有他们的汗水伴随,但却乐趣无穷,当五颜六色的蔬菜成熟时,菜地里笑声一片。

最美年华 献给马兰他担任的语文课受到了极大的欢迎,学生们议论说,韩老师是从北京来的,说话和广播电台播音员一模一样!京腔京韵成了他的优势。多年后,一位学生说:“您对马兰学生的影响,是从推广普通话开始的,让他们一生受益。”为了丰富学生生活,他为全校学生讲故事,组建了乒乓球队,校园里一下子掀起了乒乓热。 基地当时交通和通讯比较落后,闭塞成了这里教育发展的一大障碍。他利用北京的教育优势,请原来的班主任不间断地寄来教学参考书和相关资料,让老师们共享,为他们解决了许多教学中的难题。

红山中学是他工作的第二所学校,它与研究所一河之隔,没有围墙,建在半山坡上,野兽随处可见,每晚必刮大风,像有人奋力地搖窗户,最初很难入睡。就在这荒山峻岭之中,有众多的科技人员在埋工作,仅将军和院士,就有几十人,包括感动中国的人物程开甲、林俊德,他们过着难以想象的简朴生活。在红山中学教书时有一件让他一生都难忘的大事,就是他远距离观看了他国第一次氢弹试验。1967617日零时一到,旋转如陀的巨大“蘑菇云”出现在天际,地动山摇。他第一次感觉到,每天平凡的工作,和强国大业如此紧密相连!

1968年,他又调到546医院学校,负责全校工作,学校新建,连一支粉笔都没有。文革停课,学生心都散了。他和另一位老师一起,把学生一个个从家里找回来,使医院学校成为基地第一个复课的学


本文来源:https://www.dy1993.cn/SFwx.html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