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状词文书格式要素及其成因分析--以清代官箴书为中心

2022-11-11 23:10:30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清代状词文书格式要素及其成因分析--以清代官箴书为中心》,欢迎阅读!
清代,官箴,成因,文书,要素
Analysis on theFormat Elements and Its Causes of the

Qing Dynasty Petition: Focusing on the Official

Exhortative Books in the Qing Dynasty



作者:张晟钦[1]

作者机构:[1]南京师范大学文学,南京210046 出版物刊名:档案学通讯 页码:77-84

年卷期:2019 3 主题词:状词;宫箴书;胥吏;讼师



摘要:清代状词文书格式严谨,大体分为诉状事由、长官批词、基本信息、状式条例四个部分。从清初到清代中晚期,这四个部分一直存在.但顺序进行了重组,且增添了很多新的款项。另外,诉状已形成定,民众只需在官方印制的状纸上画刊而书补齐空格,且严格限制字数、言忌虚浮、杜绝谎词、力求真情。民众上呈状词时,除正状外,必须附有副状在后,但副状用途和形制因时因地不同。清代状词形成这样的文书格式和要求,背后有着深厚的历史原因:首先,清代状词格式化的加强,重点性、真实性的突出是为了提高州县司法效率;其次,副状只填主要信息其余省略是为了管控胥吏滥收陋规,规范州县衙门自身队伍;,好讼风潮的冲击和清代州县长官息讼思想的矛盾,使得长官通过提高状词文面标准的方式来迫使民众知难而退,从而减少讼案;最后,状词严格限制字数并严格要求由官代书把关审定或者代写,是为了排除讼师对词讼的干预。


本文来源:https://www.dy1993.cn/SCcx.html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