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制度建设是生态文明建设重中之重》,欢迎阅读!

制度建设是生态文明建设重中之重
最近,中央出台的《关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见》,围绕建设美丽中国、开创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新时代作出一系列顶层设计和总体部署,并提出以健全生态文明制度体系为重点。为什么要强调这一点?这是因为,在实际工作中,一些部门和领导干部比较注重治理污染、节能减排、执法监督等具体工作,而往往忽视制度建设这一管根本、管长远的工作。实现生态文明建设常态化、长效化,归根到底要靠生态文明制度体系来保障。
由出租人和承租人双方分担船舶营运的费用。出租入主要负担船舶的每日营运成本,包括船舶建造成本、船员工资、船舶保险费、船舶保养及维修费用、机械备件及补给和船舶管理费等,而承租人主要负担航程使用费,即因为本航次运输而发生的费用,如货物装卸的费用、港口费、拖轮及领港费、运河费、运费税等。
总之,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适应和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的重大创新。我们要深刻理解它的时代背景,准确把握基本要求,结合本职工作,积极主动地投身到这项工作中去,促进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
不重视制度建设,一个重要原因是对制度的作用认识不清。制度是人们的行为规范,人的行为总是受到法律、法规等正式制度和道德、习惯等非正式制度的约束和规范。生态文明建设需要人去推动,如何激励人、约束人?关键靠制度。只有把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理念,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的方针,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的举措,体现并落实到制度上,通过可操作的具体规范来保障实施,才能实现产业生态化、消费绿色化,实现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相统一。
不可否认,制度建设不受重视的一个原因是,生态文明制度体系本身还不健全不完善。一是存在制度建设“碎片化”现象,中央和地方之间的环保规定还有不协调、不配套的地方,有的制度缺乏兼容性。二是具体制度不完善,如干部生态政绩考核制度存在指标体系不完善、考核模式单一、考核周期不合理等问题;生态补偿制度存在横向转移支付制度缺乏、地方政府配套资金难落实等问题。三是制度运行不顺畅,分散的监管模式导致对自然资源监管不力,自然资源纠纷处理机制缺乏;环境执法体制存在缺乏协调组织机构、环境管理部门的统一协调性不足等问题。
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的《关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见》推动了生态文明建设从国家战略向政府施政方向落地。生态文明建设作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将全面贯穿并深深融入经济、社会、政治与文化的各方面和全过程,构建生态文明制度体系,对全面建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现代化新格局具有重要意义。
从近些年的地方实践看,制度缺失既是生态文明建设的短板,又制约着生态文明建设的持续推进。环保领域之所以存在守法成本高、违法成本低、执法较困难的现象,既与生态环境保护管理体制不顺有关,又与法律法规不健全有关;之所以出现生态建设投入不足、
公众参与不足等问题,既与生态保护的内生动力不足有关,又与生态补偿制度不完善有关。因此,应把制度建设作为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重中之重,牢固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理念,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法治化。
用系统思维推进制度体系建设。从事前预防类制度、行为管制类制度、影响诱导类制度、事后补救类制度等方面健全生态文明制度体系,以资源环境生态红线管控、自然资源资产产权和用途管制、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和责任追究、生态补偿等重大制度为突破口,深化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加快出台相关改革方案,建立完整的制度体系。
营造生态文化氛围,促进生态文明制度和政策的完善。生态文明建设需要制度和政策的保障,而生态文化价值理念对相关制度设计具有引领作用,对相关政策落实具有支持作用。应积极营造生态文化氛围,形成制度建设和政策制定的生态文化导向,从而在发展中统筹考虑生态环境目标和经济社会目标,综合运用经济、法律和行政手段,在生产、流通、消费等环节形成符合生态文明要求的引导和支持合力,同步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和工业化进程。
充分利用地方立法权完善法律法规。树立重在引导的立法理念,充分发挥法律规范的指引功能和约束功能,使法律成为可持续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的助推器;拟定科学、统一的生态环境立法规划,强化立法的统一性、协调性。注重体现地方特色,立足地方实际,就排污许可证管理、污染物排放总量管理、生态补偿等问题,制定相应的地方条例、补充规定等。强化责任条款设置,同法律规范对义务、职责的赋予条款一一对应。
而坚持“三个代表”,才能永葆党的先进性,不断与时俱进,才能带领人民走向富裕,推动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从而推动社会的进步,更好地服务于民!当然,非工人出身的先进分子,只要通过努力,具备了党员的条件,也可以入党。如梁稳根的四次递交入党申请书,反映出***在吸收的阶层上日益呈现出多样性和多变性。只要我们怀着对党的绝对忠诚,全心全意地为人民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不断实现人生价值,相信党一定能接纳我们。
党的十八大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关键时期和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攻坚时期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大会。开好党的十八大,对于我们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继续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必将产生重大而深远的影响。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在全面总结科学发展经验的基础上,全面审视当今世界和当代中国发展大势,全面把握我国发展新要求和人民群众新期待,科学制定适应时代要求和人民愿望的行动纲领和大政方针,把科学发展观进一步转化为推动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强大力量。这是全党全国人民对党的十八大的殷切期望。
本文来源:https://www.dy1993.cn/S95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