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企业制度与企业文化,孰轻孰重?》,欢迎阅读!
企业制度与企业文化,孰轻孰重?
马云在湖畔大学第一课中讲到“你们以后公司要建立很多制度,制度为重还是文化为重,大家想明白这个道理。公司内部是制度重要,还是文化重要?一定是文化重要。制度是来强化文化的。有哪个人是看了刑法,读了宪章,知道不许杀人,看了法律说不许杀人,才不杀人的。你从爸爸妈妈那里,平时的生活习惯中知道了很多事情是不能干的。”马云旗帜鲜明的表明了自己的态度,那就是文化比制度重要。企业制度和企业文化,到底孰轻孰重呢?
制度和文化是相互依存,相生相伴,就像企业发展的两条腿,无论缺了哪一个,都会跛脚。文化是企业的灵魂,没有文化的企业会让员工感到迷茫和困惑。没有健全的灵魂,企业发展就没有生命力。制度是企业的筋骨,没有制度的企业会让员工感到危机和恐惧。没有强壮的筋骨,企业也不可能走的长久。
企业发展,首先要有良好的企业制度,才能保证良好的企业文化的形成。良好的企业制度的长久执行,能够改变大家的习惯,久而久之,也就能够形成良好的文化。以前开车闯红灯没有相关的制度,闯红灯现象屡禁不止。后来,实行了开车闯红灯扣6分的制度以后,开车闯红灯的现象大为减少。这个制度长期执行下去,也会形成开车不闯红灯的文化。没有良好的制度,已有的良好的文化也发生转变。勤奋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部分,已经有几千年的历史。但是,为什么在改革开放前国人身上就看不到一点勤奋的影子?几千年的文化就突然消失了吗?我想其根源还是在于制度。当时的国家实行的平均主义的大锅饭制度,干好干坏一个样,干多干少一个样,在这种制度下,当然没有人会勤奋干活。所以,后来要实行改革,农村要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国企要实行现代企业制度。正因为这些制度的实施,又重新激活了国人身上的勤奋文化,中国也在改革开放的几十年取得了在高速的发展。制度的执行可以形成文化也可以改变文化,好的制度可以激发人的潜力,让员工找到工作的价值和快乐。坏的制度会打击人的积极性,让员工失去工作的动力和信心。制度是文化的基础。没有制度光喊文化是空洞的,没有制度保障的文化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只是口号,无法落地。良好的制度的长期坚持会上升为一种理念,进而也会演变成文化。丰田的精益生产管理制度在制造业中掀起了一场革命,其制度的长期实施使丰田公司形成了精益求精,追求卓越的企业文化。
企业壮大,除了健全的企业制度,也需要建设强大企业文化。 再健全的文化也不能覆盖每一个角落,再完美的制度也不能做到绝对的公平。如果说制度是理性的,是“硬的”;那么文化就是感性的,是“软”的。只有制度没有文化,那制度的执行必定是磕磕绊绊,不会顺利。
下面这张图片非常具有震撼力。2008年,华为供应链物流经理与供应商到印尼加尼曼丹岛考察新项目,当地路况较差,考察途中车子陷入泥泞,这些华为人躺在车子底下修车,身上裹满了泥浆……仅仅依靠制度,没有强大的企业文化的感召力,我想华为的员工是不可能这么做的。只有把软性的文化做到极致,把硬性的制度贯彻到底,软硬兼施,才能相得益彰,发挥出巨大的威力。曾经有人说过,三流的企业看老板,二流的企业看制度,一流的企业看文化。三流的企业制度都还没有成型,一切都是老板说了算。二流的企业开始建立了制度了,能够做到按照制度行事。一流的企业已经有健全的制度了,需要用文化凝聚力来统一全体员工的思想,需要文化的感染力来发挥全体员工的积极性。强大的企业文化能够是员工内心深处认可企业的制度和价值观,能够发自内心的自觉行动去维护企业的制度和价值观,使企业不仅是利益共同体,而且成为了事业共同体和命运共同体。文化能够使企业生生不息,源远流长。
企业制度和企业文化,它们是组织二位一体,是企业发展的支柱。文化引领企业方向,制度驱动企业前进。文化就像汽车的方向盘,没有它,汽车将不知道开向何方。制度就像汽车的轮子,没有它,汽车将不能前行。一家伟大的企业,其必定有健全的高效执行的制度和具有强大凝聚力的企业文化。
本文来源:https://www.dy1993.cn/S8n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