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基础知识

2022-12-25 23:55:17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中医基础知识》,欢迎阅读!
基础知识,中医
中医基础知识

1.阴阳五行的相互关系

阴阳五行是中国先哲对物质的高度抽象和分类概括,神奇而精辟,一旦掌握,一通百通。为便于读者理解,笔者对阴阳五行和与其相对应的人体五脏的关系作以下初浅的解释:

1)相生关系。木(肝、胆)生火(心、小肠),火生土(脾、胃),土生金(肺、大肠),金生水(肾、膀胱),水生木。

木生火 容易理解,木材可做火的燃料。肝循环系统好,可以促进心循环系统正常运行。

火生土 形象地用太阳对地面照射,经亿年以上可化石为土作比喻。心循环系统好,可促进脾循环系统正常运行。

土生金 用金属从土中而生作比喻。脾循环系统好,可以促进肺循环系统正常运行。

金生水 我们在自然界可以发现,有石就有水。石头结构的山可以长树,因为岩缝可以使水升达到山顶。所以,民间有“山有多高,水有多高”之说。而土结构的山不能长树,因为“土克水”,土阻止了水的上行,所以西北黄土高坡上光秃秃一片。石头中含有大量金属元素,古人把这种现象概括为“金生水”。肺循环系统好,可促进肾循环系统正常运行。

水生木 容易解释,树木生长要靠水。肾循环系统好,可促进肝循环系统正常运行。 2)相克关系。木克土,土克水,水克火,火克金,金克木。

木克土 用树的种子破土而出作比喻。肝循环系统不好,脾循环系统逐渐进入异常状态,例如:肝胃不和等。但是,土如果没有草木的制约,又会沙漠化。

土克水 用土能阻挡水运行作比喻。脾循环系统不好,肾循环系统逐渐进入异常状态,例如:脾虚引起的肾病等。但是,土克不住水,水又会泛滥。

水克火 用水能灭火作比喻。肾循环系统不好,心循环系统逐渐进入异常状态,例如:肾性心脏病等。但是,水不克火,火会失控。

火克金 用火可熔化金作比喻。心循环系统不好,肺循环系统逐渐进入异常状态,例如:心肺衰竭,等等。但是,火不克金,金属无所用途。

金克木 用金属可伤木作比喻。肝循环系统不好,肺循环系统逐渐进入异常状态,例如:肺阴虚引起的肝阳亢进等。但是,金不克木,木则疯长无序。

3)相乘关系。相乘指相克太过,超出了正常的制约关。事物相生相克均匀,才能保持平衡。否则,会出现连锁失衡。例如:肺(金)克肝(木)太过,肝(木)受损失常,或克脾(土),或化为火伤肺金。

4)拒纳关系。五脏之间生纳相交为正常。如:肺(金)生肾(水),肾接纳肺气。五脏之间依此类推可


形成一良性循环体。反之,脏与脏之间互不接纳,即逐渐演化为病态。拒纳表现为:木不纳水,水不纳金,金不纳土,土不纳火,火不纳木。中医理论称“子病及母”。

木不纳水 可用水土流失现象比喻。如有些地区砍树,破坏了植被不能吸纳水,便会导致山洪暴发、山体滑坡、泥石流等灾害。肝不纳肾,肾循环系统逐渐进入非正常状态,例如:肝瘀气滞引起的肾病等。

水不纳金 流水不腐。水滞则臭,久之可伤金器。肺为肾上之水,肾不纳肺,肺循环系统逐渐进入异常状态,例如:哮喘、肺气肿、肺积水等。

金不纳土 土孕育了金属元素包括微量元素,微量元素供养植物。如果金属拒绝接纳土的供养,它本身就不存在了,土也成了无用之土。肺不纳脾,脾则运化功能失常,例如:营养不良等。

土不纳火 北方火炉有一种现象:火炉里抹一层湿泥土,土未干时,煤炭在炉中点燃后容易熄灭,因为此时“土不纳火”。待湿泥干了后,煤炭可燃起很旺的火苗,因为此时已是“土可纳火”了。脾胃不好的人可引起心脏病,甚至老年人吃得过饱都可引起心闷、心跳过速,重则心脏供血不足,需要抢救。

火不纳木 木经过燃烧才可转化为能量,如果火熄灭,木转化能量的运动则受阻。心脏不正常,久之会引起肝胆发病。

5)反侮关系。前面讲了五行相克,但是有时也会出现反克现象。反克也叫“反侮”,侮即侮辱。例如:木反克金,金反克火,火反克水,水反克土,土反克木。

木反克金 金能伤木。一般情况下木不能伤金,但是,木燃烧时也可以伤害金。肝火可旺时可伤肺金,这叫“木火刑金”。

金反克火 火能伤金。一般情况下金不能克火,但有时又是可以的,如北方的火炉,只要把进气口的铁门关上,把铁烟筒堵死,金即可把火憋死。肺长期不好,可导致心脏衰竭。

火反克水 水能灭火。一般情况下火不能克水,但是,火大于水也可把水烧干。心脏长期不好,也可伤脾,使人的脾胃功能下降。

土反克木 木能克土。一般土不克木,但是土层过厚也可把树种压住,使其不能破土而死。脾胃长期不好,可伤肝胆。

纵观上述相生、相克、相乘、拒纳、反侮关系,可以看出,人体五脏各种关系的变化既有规律又是变化的,一定要辨证施治,以简制繁。辨证的方法是:抓一个中心,观察四方面。2.五脏循环系统之功能

1)心。与小肠相表里。主神明,是高级中枢神经活动的主宰;是一身之主,脏腑、百骸之王。主血脉,其华在面;主汗,开窍于舌。

2)肝。与胆相表里。主藏血,有贮藏和调节血液的功能,故有“肝主血海”之说。人卧则血归于肝。肝主筋,其华在爪,主疏泄,主脾胃消食运化。肝气升发并舒发气机;肝气郁结则躁动不安。主谋虑,肝郁多躁,谋虑不周。肝开窍于目,众多眼病皆源于肝。

3脾。与胃相表里。主运化水谷精微,输布全身,维持生命。脾胃为营血生化之源,故称为“后天之本”。脾又主运化水湿,对体内水分的输布有重大影响,脾虚则便溏或水肿;统血,统摄血液于脉管内而不外溢;主


本文来源:https://www.dy1993.cn/S7OG.html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