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基础知识考试习题库

2022-11-29 18:11:25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综合基础知识考试习题库》,欢迎阅读!
题库,基础知识,考试,综合
综合基础知识考试习题库

一、考点梳理 1.剩余价值的含义

剩余价值是由雇佣工人创造的,被资本家无偿占有的,超过劳动力价值的新价值。 2.剩余价值的地位

剩余价值学说和唯物史观被称为马克思的两大发现。其中,剩余价值学说揭示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及其社会形态的运动规律。正是由于这两大发现,才使社会主义从空想变成了科学 3.剩余价值的实现

资本家组织生产是为了获得剩余价值。资本家为了组织生产要从市场上购买劳动力和生产资料但是生产资料本身不能创造剩余价值,只有劳动者的劳动才能创造剩余价值。 知识拓展:机器人带来的“剥削”

近年来,发达国家大力发展机器人代替工人的劳动,特别是在一些危、重、险行业,一个机器人至少可以完成10个工人的工作量,使用机器人工作,除了能应对劳动力的大量减少,还可以节省工资、保险金等成本支出。据此,有人认为,机器人的广泛使用,意味着对工人的剥削减轻了,这种说法是否正确呢?

分析:机器人在生产过程中只是把自身的价值转移到新产品中去,并不创造新的价值,即本身不能创造剩余价值。使用机器人生产可以


提高生产效率,本质上是为了获得更多的剩余价值,所以并不意味着对工人的剥削减轻了。 4.剩余价值的生产方法

资本生产剩余价值的基本方法有两种:绝对剩余价值生产和相对剩余价值生产

(1)绝对剩余价值:是指在必要劳动时间不变的条件下,由于延长工作日长度而生产的剩余价值。资本主义制度下工人的工作日分为两部分:必要劳动时间和剩余劳动时间。在必要劳动时间既定的条件下,工作日越长,剩余劳动时间就越长,资本家从工人身上榨取的剩余价值就越多,从而剩余价值率也就越高。如果必要劳动时间不变,劳动日越长,剩余劳动时间越长,剩余价值率越高,剩余价值量就越大。 (2)相对剩余价值是在工作日长度不变的条件下,通过缩短必要劳动时间而相应延长剩余劳动时间的剩余价值。必要劳动时间是再生产劳动力价值的时间,要缩短必要劳动时间就要降低劳动力的价值。动力价值由维持工人及其家属生活所必需的生活资料(必要生活资料)的价值构成,其水平高低受两个条件制约:其一,生产工人及其家属生活必需的生活资料部门的劳动生产率。要降低生活资料价值就必须提高这些生产部门的劳动生产率。其二,生产这些生活资料相关的生产部门的劳动生产率。这些生产资料部门的劳动生产率提高了,会降低生活资料的值。因此,相对剩余价值的生产是由于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降低了劳动力的价值,从而缩短了必要劳动时间,实现了相应延长剩余劳动时间的结果。


本文来源:https://www.dy1993.cn/RuhG.html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