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我国高校异地办学新特点、问题及对策探讨

2023-08-07 15:39:23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近年我国高校异地办学新特点、问题及对策探讨》,欢迎阅读!
办学,异地,对策,近年,探讨


近年我国高校异地办学新特点、问题及对策探讨

摘要:经过二十多年的发展,我国高校异地办学进入了新阶段。本文以国内知名高校为分析重点,认为其发展呈现出国际色彩浓厚、专业特色鲜明,产学研紧密结合,经济管理类、文化服务类专业兴起的特点。结合对部分高校异地办学情况的考察,本文对其共性特点、新问题进行了分析并对高校异地办学未来发展的对策做了一些探讨。



关键词:异地办学 大学城 高教园 发展模式

自上世纪90年代起,随着高等教育向大众化转变,异地办学在广东、江苏、浙江等经济发达地区兴起。多年来异地办学取得了显著成绩,然而目前有关我国异地办学工作理论基础还处于相对贫乏的阶段。为适应国家社会经济发展的新形势,有必要对我国异地办学的情况进行梳理分析,探讨其中缘由和内在规律。为此本课题组对国内异地办学机构的近况做了调研,对深圳、苏州两地部分院校进行了实地考察。



一、我国知名大学异地办学概况

自上世纪90年代至今,我国的异地办学经历了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上世纪90年代到90年代末期[1]。改革开放强力拉动地方对高教育的需求,对高级人才的需求,异地办学开始兴起如哈尔滨工业大学威海分校。



第二阶段,上世纪90年代末期到2007年左右[1],国家大力推动高等教育使之进入新的高速发展期。此时许多高校原有的校址已不足以满足办学规模,时,经济发达地区越来越注重高新技术的引进,这一时期诞生了清华、北大深圳研究生院、中科大学苏州研究院等。



第三阶段,2007年至今。由于中国加入WTO第一个十年带来的影响,我国的产业结构亟需转型,异地办学机构纷纷开始探寻特色化办学之路。同时,海外知名高校对中国内地愈发重视,这一阶段诞生了西交利物浦大学,上海纽约大学等。



课题组将2012年中国大学综合排名前30高校(参见中国校友会网)进行调研筛选,汇总其异地办学情况见表1



1 TOP30国内大学异地办学情况表

注:排名来自中国校友会网http//www.cuaa.net/,其他内容主要通过检索各高校的主页获取。






由表1可见,知名高校在异地办学时多选择与沿海或产业特征鲜明的地区合作,其中以长三角、珠三角为主要聚集地。



二、我国高校异地办学现状及新特点

我国现阶段高校异地办学已进入第三个阶段,就其现状和新特点概括为以下三个方面。



(一)高校异地办学国际化。近年来各异地办学机构也在利用自身专业优势、地域便利,积极向培养国际化人才的方向努力。如北京大学深圳研究生院于2007年设立国内唯一一所完全按照美国法律教育模式(J.D.模式)培养法律人才的美法学院。异地办学研究生院小而精的模式使得其推行国际化的改革更为便利。



(二)产学研紧密结合。近年来异地办学机构逐渐调整办学思路,集中力量解决当地需求。西安交通大学苏州研究院以产学研为导向,每个实验室同时挂牌一个公司,每位研究生配备一位企业导师。这种办学方式使异地办学机构更紧密地与当地经济文化发展结合,也为其获得丰富资源创造了更为有利的条件。



(三)经济管理文化服务类专业兴起。近年来经济管理文化服务类专业的兴起,如中国人民大学依托校本部法学金融院系,在长三角地区培养具有国际视野的人文社科类人才,又如清华大学深圳研究生院推出培养医疗服务人才的CMI医疗管理学[2]。这一新特点也从侧面反映了高校异地办学机构为贴合当地发展需求一直在结合本部优势,不断调整发展战略。



三、现阶段高校异地办学的新问题

调查发现,近年高校异地办学机构出现了一些新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一)本部校园文化的传承缺失。我国知名大学大多历史悠久,一所高校的文化积淀和历史传承不是短期内能够复制的[3]文化、精神的传承在异地校区容易出现断层。



(二)教学资源的平衡问题。异地办学机构在师资、校园软硬件的配备上也会与其他高校一样有争取教学资源的问题[4]。对应科研、教学行政教师队伍的建设也是一个重要问题[5]。教师经常是以轮流教学的方式去异地办学机构教学数年,缺乏与本部一样良好的稳定性和传承性。



(三)异地办学学生归属感、认同感相对薄弱。由于异地办学机构的成立时间较短,缺乏校本部历史积淀等原因,使得学生对新校区的认同感与归属感相对薄弱。对本科来自非本部院校的学生,由于本部情结的存在会产生一些情绪困扰。



(四)地方扶持力度的持续性。如苏州高教园区,政府对高教园的建设投入、服务非常到位。但目前当地给予的办学经费支持主要是在学校建立之初的前三年




以每个学生1万元的标准给予支持,三年后资金支持将改为项目申报形式,对院校后续发展可能会产生一定影响。



四、对解决高校异地办学新问题的对策探讨

针对高校异地办学中出现的新问题,需要积极探讨并采取可行的解决方法和对策,建议如下:



(一)接地气,紧密结合当地实际抓住机遇实现自身发展

新形势下各异地办学机构的发展方向与当地实际需求结合的紧密度是能否进一步得到新土壤”“养分的重要因素之一。如在广东,清华大学深圳研究生院结合当地政府扶持的新能源新材料、先进制造等新兴产业项目,加强与当地政府、校友企业的合作从而促进自身发展。在江苏,中科大苏研院以苏州的产业机构为基础,大力扶植软件工程纳米新材料专业,为地方输送了大量对口的专业人才。以上这些可说是异地办学机构抓住机遇、紧贴当地需求实现自身发展的范例。



(二)创特色,打造具有前瞻性、当地特色的优质新兴专业

培养人才是异地办学的主要任务。完全照搬本部专业设置、培养与本部一个模式的学生并不适宜[6],为此,贴近实际,发展能服务当地的特色专业应为一种好的办学思路 [7]。将特色专业办好,做到本部无而我有,本部有而我更优,这是提升异地办学学生归属感和认同感的一个有效途径。北大深圳研究生院利用深圳的创新环境和毗邻香港的条件创建北京大学汇丰商学院;清华大学深圳研究生院增加海洋学科并于2012年成立医院管理学院、其中医院管理学院更是国内首个为医疗机构培养专业管理人才的管理类学院。


本文来源:https://www.dy1993.cn/RuA4.html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