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教育在公共卫生工作中的应用

2022-12-26 13:53:44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健康教育在公共卫生工作中的应用》,欢迎阅读!
公共卫生,健康教育,应用,工作
健康教育公共卫生工作中的应用

摘要:目的 通过分析2004--2014年间国内发表的健康教育相关文献,了解健康教育在我国公共卫生工作中的应用研究现状及变化趋势,为今后的健康教育究和工作提供参考。方法 从中国学术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收集健康教育相关文献,按照既定的纳入方法和指标建立数据库,并对数据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结果 健康教育相关文献发表量随时间呈递增趋势。文献研究对象主要为全人群、儿童青少年及妇女,占75.73%;文献研究的主要健康问题为传染病(28.2%)及卫生常识和卫生习惯(13.85%)。采取了健康教育干预的文献占39.69%,干预手段主要为文字传播、音像传播及人际传播,干预效果主要为知识提高(82.70%)。结论 健康教育将在艾滋病、慢性病的防治中发挥更大作用,但同时应加强生殖健康、职业健康、心理健康等工作,并加强理论研究 关键词:健康教育公共卫生;应用

1研究方法 1.1文献来源

中国学术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

1 .2检索方法进人中国学术期刊全文数据库,在检索导航中进人医药卫生辑专栏目录选中预防医学与卫生学,并在检索条件中定义检索项篇名尹供键词/摘要,检索词健康教,模式精确匹配,从“2004-范围全部 1 .3文献纳入方法及指标的选择

在逐篇阅读上述检索文献的基础上,剔除介绍性、科普性、文件性、新闻性、目录及重复文献。并结合本文的研究目的,选取研究对象研究的健康问题采取的干预手段干预效果等作为文献描述的主要指标。 1 .4分析方法

EXCEL软件录人数据,导人SPSS11.5对文献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 2结果

通过检索,共得到文献5712篇。剔除介绍性、科普性、文件性、新闻性、目录及重复文献后,纳入的文献共2217篇。

2.1 2004-2014年文献研究对象的分布

文献中研究对象为全人群的占31.71%,儿童青少年占29.86%,妇女占14.16%,职业暴露人群占8.93%,性病艾滋病高危人群占4.06%,老年人占3.83%、流动人口占3.11% 2.2文献研究的健康相关问题分布及变化

参考健康教育学对主要健康问题的分类,并在全面阅读2217篇纳入文献的基础上,将文研究的健康问题分为12类。

2 .2.1 2004-2014年文献研究的健康问题分布

文献涉及最多的健康问题为传染病,占28.2%,其中以性病艾滋病为首,占所有传染病68.48%,及所有健康问题的19.31%。其次为卫生常识和卫生习惯、妇幼保健、地方病和寄生虫病、慢性病,分别占13.85%12.36%9.88%9.02%7.35%。针对生殖健康、物质滥用、伤害、职业健康、心理健康等的研究较少。 2.2.2 2004-2014年文献研究的健康问题的变化

从文献发表的绝对数量来看,慢性病及生殖健康文献发表量从2007年开始几乎呈直线上升趋势,营养与食品卫生文献发表量从2009年开始呈上升趋势,传染病(不包括性病艾滋病)及性病艾滋病文献发表量从2010年开始呈加速上升趋势,妇幼保健、卫生常识和卫生习愤、物质滥用、伤害文献发表量呈波动上升趋势。 3讨论

3.1健康教育研究对象

2004-2014年的11年间,健康教育针对各人群的研究都有增加,虽然仍以针对全人群及妇女儿童的健康教育所占比重最大,但是分析数据表明,针对性病艾滋病高危人群、老年人、


职业暴露人群及流动人口的健康教育所占比重有逐年增加的趋势。 3 .2健康教育关注的健康问题 3 .2.1卫生常识和卫生习惯

我国健康教育经历了从卫生宜教到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的发展。卫生宜教非常重视提高人们的卫生常识和改善卫生习惯,对降低我国传染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提高人口预期寿命起到了极其重要的作用。从文献的发表反映出,卫生常识和卫生习惯健康教育在整个健康教工作中的构成比有所下降,但是由于我国各地区发展不平衡,还有很多农村地区存在生活和卫生条件差的现象,特别是在结核等传染病死灰复燃,以及耐药菌大量产生的情况下,卫生常识和卫生习惯的健康教育在今后的工作中仍旧会占据非常重要的位置。 3 .2.2性病艾滋病

艾滋病健康教育对提高全民艾滋病知识及树立预防艾滋病的意识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但是,由于大多数工作仅仅建立在知信行模式的基础上,当人们艾滋病相关知识认知达到一定程度,而态度和行为的改变又不能突破时,艾滋病的健康教育工作就进人了平台期。然而,由于艾滋病尚无治愈方法,疫苗也还未问世,健康教育在今后相当长的时期内,仍然是最有效的干预手段。因此,公共卫生工作者应当加强健康教育方法和干预手段的研究,突破艾滋工作的瓶颈。 3 .2.3慢性病

传染病发病率和死亡率的降低,使得人口预期寿命提高,但是随之出现的却是人口老龄化及慢性病发病率和死亡率的上升,造成了极大的疾病和经济负担。大量的研究表明,慢性病的发生和发展与不良的行为和生活方式有密切关系,尽管现已有一些针对慢性病防治的方法,但是这些方法尚不完善,且未得到广泛应用。因此,作为以行为干预为核心的健康教育将在慢性病的防治工作中扮演重要的角色。但是,在慢性病的防治中,仅靠公共卫生工作的努力是不够的,应该加强对临床医师健康教育理念和工作方法、技巧的培训。 3 .2.4其他健康问题

从文献反映出,性病艾滋病在传染病健康教育工作中占到了68 .48%,但是同时我们也应该注意到其它传染病在整个健康教育工作中的比重自2010年也呈上升趋势。耐药结核菌的出现及艾滋病的传播,使结核病的发病率呈现出上升趋势。 4结论

健康教育的主要目的是促进人们采取健康的生活方式和卫生习惯,有效的预防疾病的发生,提高生活治疗。因此,健康教育学应该加强与心理学、行为学及社会学等学科间的交叉,将最新的研究理论和方法应用到健康教育的实践中。 参考文献:

[1]易绍海. 健康教育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中的作用[J]. 中国公共卫生管理201202 [2]朱志刚. 健康教育在推进农村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中的作用[J]. 海峡预防医学杂志,201302


本文来源:https://www.dy1993.cn/RtWG.html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