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求理解的教学设计读书笔记4 (1)

2023-02-16 05:45:21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追求理解的教学设计读书笔记4 (1)》,欢迎阅读!
教学设计,追求,理解,笔记,读书
《追求理解的教学设计》第二版读书笔记4



本书的两位作者在课程设计教育评估等方面具有丰富经验,他们融合理论与实践,提出“追求理解的教学设计UbD创造 “逆向设计法”,使教学致力于发掘大概念,帮助学生获得持久、可迁移的理解,而不是灌输零散、学了不会用的知识。

什么是理解?它和知道有什么不同?为什么理解是一项重要的教学目标?我们如何知道学生达到了这个目标?在当前课程改革进一步深化、关注学生核心素养培养的情况下,我们怎样才能建设一套严谨的、有吸引力的课程体系,关注理解,注重学生的能力提升

格兰特·威金斯和杰伊·麦克泰格在《追求理解的教学设计(第二版)》中回答了这些问题以及其他一些相关问题。自1998年两位作者将追求理解的教学设计UbD)这一理念引入教育领域开始,世界各地很多教育工作者在教学应用UbD框架。通过借鉴大量教师的实践反馈,两位作者在原有工作的基础上对UbD理念进行修订和补充,用于指导教育工作者的课程体系建设、评估和教学设计。本书以优化的UbD模板为核心,借助各学科领域大量的实践策略、工具和案例,解释了逆向设计的基本原理;对一些关键概念作了清晰透彻的阐释,比如大概念和基本问题;并关注理解六侧面如何丰


富学生的学习

我最感兴趣的一个章节,恐怕就是第一章《逆向设计了。正如文中所说的,教师是设计师。我喜欢比较现实地学习实施的方法和步骤。逆向设计的三个阶段: 阶段一:确定预期结果

学生应该知道什么?理解什么?能够做什么?什么内容值得理解?什么是期望的持久理解?在阶段一中,我们思教学目标,查看已发布的内容标准,检验课程预期结果。设计流程的第一阶段需要明确学习内容的优先次序。

——摘自《追求理解的教学设计(第二版),第18 在阶段一中,最重要的问题是要明确学习内容的优先次序。 阶段二:确定合适的评估证据

我们如何知道学生是否已经达到了预期结果?哪些证据能够证明学生的理解和掌握程度?逆向设计告诉我们要根据收集的评估证据(用于证实预期学习是否已完成)来思考单元或课程,而不是简单地根据要讲的内容或是一系列学习活动来思考单元或课程

——摘自《追求理解的教学设计(第二版),第19 阶段三:设计学习体验和教学

在头脑中有了清晰明确的结果和关于理解的合适证据后,就该全面考虑最适合的教学活动了。


本文来源:https://www.dy1993.cn/Rm9K.html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