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歌的特征

2023-03-19 14:01:35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儿歌的特征》,欢迎阅读!
儿歌,特征
儿歌的特征



先看几首儿歌。

《小板凳》:小板凳,/你莫歪,/让我爷爷坐下来,/我帮爷爷捶捶背,/爷爷夸我好乖乖。

《四和十》:四是四,/十是十,/十四是十四,/四十是四十,/谁说十四是四十,/就打谁十四,/谁说四十是十四,就打谁四十。

《菊花开》:板凳,板凳,歪歪,/菊花,菊花,开开!/开几朵?/开三朵,/爹一朵,/娘一朵,/剩下那朵给白鸽。

反复吟唱以上三首儿歌,就不难发现儿歌的下列特征。 第一,主题单一,即整首儿歌只说明一个意思、讲一个道理、有一个目的。如《小板凳》是写尊老爱老;《四和十》和《菊花开》虽然说不出什么意思含义,但前者用意在于训练孩子们容易混淆的“四”和“十”的发音;后者则纯粹是一种游戏歌,表现的是一种童趣。

其次,内容浅显。三首儿歌的内容都是低幼儿童所熟悉的生活,并且与他们的接受能力相一致。

第三,结构简单。表现在外部结构,篇幅都很短小;表现在内部结构上,线索单一,层次分明,意思完整。

第四,语言通俗,音乐性强。主要表现在语言的口语化,读起来顺口、流畅,易读易记易唱。易唱指的是语言的音乐性,以






《菊花开》为例,语言不仅明白如话,而且音乐性强。开头两个六字句,各为三个整齐的二字音节;然后转为两个三字句,并换韵;最后是常见的“三、三、七”句式,既与上两个三字句相协调,又从中生出音节上的变化。整首儿歌可谓明快流畅,音乐强。

2.儿歌的类型

儿歌的主要类型有摇篮曲、数数歌、问答歌、连锁调、绕口令、游戏歌、谜语歌等7种。

1摇篮曲,又称催眠曲。如俞丽梅创作的《小宝宝睡着了》作者将星星、月亮、白云以及虫儿、小鸟的拟人化,组成了一个十分静谧、恬美的世界,为孩子能安然入睡创造出恬静的环境。

2)数数歌。如四川儿歌《数蛤蟆》,儿歌巧妙地通过数数的方式来念唱,并启发儿童进行一些简单的运算。

3)问答歌。如程宏明创作的《比尾巴》,这首儿歌通过自问自答,引发儿童的兴趣与思考,告诉了儿童六种动物尾巴的特征。

4)连锁调。指采用顶真的修辞方法,将诗句组接起来,形成环环相扣、句句相连的结构形式。所谓顶真,就是上一句(或上一节)的末尾,做下一句(或下一节)的开头。如邓德明创伤的《做习题》“小调皮,做习题。/习题难,画小雁;/小雁飞,画乌龟;/乌龟爬,画小马;/小马跑,画小猫;/小猫叫,吓一跳。/学文化,怕动脑,/看你怎么学得好。






本文来源:https://www.dy1993.cn/Rkt4.html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