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部编人教版八上课外古诗词诵读课外古诗词诵读Ⅰ-3《赠从弟》(其二)(刘桢)教案》,欢迎阅读!

03《赠从弟》教案20170921
长汀四中 傅钦华
教学目的
1. 了解古诗有关知识.
2. 有感情的反复朗诵,熟练背诵,积累诗文语句。 3. 品味语言,体会古诗意境。 教学重点
诵读古诗,熟练背诵,积累诗文语句 教学难点
品味语言,体会意境,培养学生热爱古代文化的思想感情。 教学课时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中国是诗的国度,古诗是我们中华名族最值得世代相传的精神瑰 宝。今天我们就随《赠从弟》这首诗来感悟古代诗歌意境 二、走进诗人:
刘桢(186~217年),字公干,东汉末东平国人,东汉著名文学家,建安七子之一。 刘诗风格劲挺,不重雕饰。 曹丕曾称赞他的五言诗“妙绝时人”,但作品流传很少,仅存十五首。
三、指导学生积累字词:
⑴ 从弟:堂弟。 ⑵ 亭亭:高貌。 ⑶ 瑟瑟:风声。 ⑷ 一何:多么。 ⑸ 盛:大,凶猛。 ⑹ 罹:遭受。 ⑺ 凝寒:严寒。 四、听录音,朗读全诗 五、自读全诗,感知诗意。 六、赏析 1. 1-2句
“亭亭山上松,瑟瑟谷中风”,开篇描写出松柏树的整体形象:高耸挺拔,立与山上, 笑迎“瑟瑟”寒风,不像严寒低头,不在恶势力下弯腰,高俊雄伟,傲骨铮铮。 2. 3-4句
三、四两句“风声一何盛,松枝一何劲”意思是风声是多么的凶猛,松枝在风中又是多 么的刚劲。是对风声与松树都予以展开描写,描写松柏与寒风在对立中所展现的情状,突出了松的可贵品格。 3. 5-6句
五、六两句“冰霜正惨凄,终岁常端正”意思是正当严冰寒霜带来一片悲惨凄凉景象之 时,松树却总是那么挺拔美好。通过冰霜的残酷再一次反衬松树的不畏严寒与高洁傲骨。 4. 7-8句
“岂不罹凝寒,松柏有本性”两句的意思是难道松柏就不遭受寒冷吗?但是松柏原本就 具有不畏严寒的本性。直接写松品格,点明主题。
1
六、学习全诗,探究讨论
1. 诗中的松柏树有什么特点?
讨论并明确:
松柏经寒不衰、枝干坚劲的特征, 写出了松柏的凛然正气。
诗人紧紧扣住松柏经寒不衰、枝干坚劲的特征来描写, 写出了松柏的凛然正气,通过 咏松柏来表现自已对高风亮节的赞美和 追求。 2. 诗的题目是“赠从弟”,作者的目的是什么?
讨论并明确:
诗人并没有将他希望堂弟应如何如何,但其劝勉之言却又不言而喻:希望堂弟能向松 柏那样坚贞自守,不因外力的压迫而改变本性。也有自况自勉的含义。诗人告诉我们,必须像松柏那样永远保持坚贞自强的个性,才不愧为一个顶天立地的人。 3. 如果把这首诗赠给我们,我们应该怎样做? 七、总结全文
全诗以简练的语言写出了松树刚正坚贞、不屈不挠的鲜明形象和不向严寒低头,不向残暴弯腰的气节,诗作融入了对松树赞颂的深厚感情,其用意是以比兴手法象征诗人自己的性格与抱负,同时也是为了勉励他的从弟。
2
本文来源:https://www.dy1993.cn/Rey.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