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数推免研究生那些“不为人知”的秘密

2023-01-17 15:38:13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细数推免研究生那些“不为人知”的秘密》,欢迎阅读!
不为人知,研究生,那些,秘密
细数推免研究生那些“不为人知”的秘密



细数推免研究生那些“不为人知”的秘密

保研的过程“玄关”重重,要想走通这条捷径,除了自身的条件过硬,弄清似是而非的常识外,还需要有足够的“情报”。



相比考研,这更是一场“情报战”。缺乏“情报”,搞不清“内幕”,手忙脚乱之后很可能折戟而归。

1.你可以不占本校推免名额,照样保研

保研指标有限,是优秀学生争得头破血流的香饽饽。假如你没有获得母校的推免生指标,不意味着你保研的失败——你还可以“占用”其他高校的推免名额。

2011年,长春理工大学的计算机专业的推免指标是3个,第一名是学术型外推、第二名是专业型外推、三3名是专业型内推。A君是专业的第四名,各方面的条件和第三名相差甚微。A君在老师指导下知道了可以占用其他学校推免名额的信息,积极和东北师范大学联系,成功获得了东北师范大学的学术型推免指标,比专业排名第二、第三的同学都要成功。

在这里特别指出,北京师范大学的这部分指标主要用于“参加当年推免生夏令营并获得接收函,但未在本校获得推免指标的优秀学生”,而夏令营开展的时间是每年7月和8月,如果等到9月份正式推免生工作开展时再想占用北京师范大学的指标就晚了。

2.学术型转专业型外推更易成功

在《中国人民大学2011年拟接收外校推免生名单》中,我们可以发现出学术型硕士的生源比专业型硕士的生源要多一些,以信息学院为例:学术型共计接收15人,其中“985”高校6人,“211”高校9人;而专业型共计4人,其中“211”高校2人,非“211”


高校2人。如果有推免生愿意就读专业型硕士,特别是愿意放弃学术型而读专业型,高校自然是求之不得。南方某名牌大学十分在意学生的来源,2011年长春理工大学学生“测控技术与仪器”专业几名学术型外推生申请该校推免,但是被告知:“你们学校不是

‘211’,按我校规定是不能被录取的。但是如果你们愿意转成专业型,就可以被接收”,姑且不论此名校的做法是否合理,但是从中不难看到学术型转专业型的可能。

4.直博为推免“捷径”

“直博”与“硕博连读”有两个共同特点:同为5年毕业,不经历博士研究考试就能读博。因此,常有考生将这两个概念混淆。 “硕博连读”要经过硕士阶段、先拿硕士学位再拿博士学位。既可以在研究生录取时确定,又可以在研二时选拔,并且考研生与推免生机会均等。也就是说,硕博连读与推免工作无关。

绝大多数的导师都希望自己的学生直博,而绝大多数的同学考虑到博士生毕业难度太大(例如浙江某名牌大学的一位博士生导师要求自己的学生毕业前必须发表4篇以上SCI)。大都不愿意直博,因此,相当多的名牌大学在推免生复试时,申请直博很容易被录取,复试难度远低于学术型硕士,这也算是迈入名校大门的一条“捷径”。当然,申请之前必须确定自己确实想读博。

5.5月后即可以参加招生宣讲

为了招收更多的推免生,或者说“抢夺生源”,复旦大学、西安交通大学、中国人民大学等高校及科研机构每年都会在9月份到各生源大省的省会城市、兄弟院校举办形式多样的推免生宣讲会,不但有利于高校优化推免生生源结构,而且也节约了考生舟车劳累的时间,提高了外推成功率,一举两得。




本文来源:https://www.dy1993.cn/RcIK.html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