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用教学支架有效达成阅读教学目标

2022-08-16 22:07:14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巧用教学支架有效达成阅读教学目标》,欢迎阅读!
教学,支架,达成,有效,目标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巧用教学支架 有效达成阅读教学目标

作者:陈海梅

来源:《山西教育·教学2019年第09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可根据小学生以直观形象思维为主的思维特点,充分挖掘文本语言内容和形式特点,巧妙运用板画、表演、例子和问题等教学支架,引导学生走进文本,在丰富多样的言语实践活动中,有效达成阅读教学目标。

小学生的思维以形象思维为主,板画可以凭借直观形象的特点,在文本内容和学生思维之间搭起一座桥梁,帮助学生有效突破教学重难点。

例如,在教学古诗《草》時,教师试图运用板画的形式指导学生理解诗词大意。笔者以青青原上草板画为载体,引导学生观察图画,想象说话,自然生成离离原上草的诗意。接着,笔者通过板画再现小草的四季变化,让学生直观感受小草的。最后,笔者让学生通过板画草根大火来体味春风吹又生的内在精神。在上述教学中,笔者通过板画把抽象的诗句转换为生动的画面,激发了学生的想象力,让学生在想象说话的过程中既理解了诗歌的表面意思,又领悟了诗歌的深层意蕴。

阅读从本质上说是凭借语言文字还原文本语境的思维过程。有些文本的语言含蓄内敛,如果学生只关注文本字面的意思,就很难体会作者遣词造句和谋篇布局的精妙。有时,让学生通过表演来再现文本情境,也是一种行之有效的阅读策略。

例如,在《狐假虎威》一文中,”“扯着嗓子喊”“骨碌一转文字,生动形象地展现了狐狸的狡猾。但是,这些词语和学生生活距离较远,学生难以感悟这些词语的准确传神。所以,笔者在教学中巧用表演,帮助学生感悟文本。首先,笔者通过生动的语言创设紧张的情境,启发学生思考字运用的妙处。然后,笔者让学生表演骨碌一转扯着嗓子的动作,引导学生通过语言和动作生动地呈现,逐渐走进狐狸的心灵世界。通过角色扮演,学生可以设身处地和文本中的人物展开跨时空的对话,并结合自己的观察和想象,在身临其境的表演体验中,把抽象的书面语言转化为生动的生活情境,从而深化学生对文本内容和形式的理解。 1.教师示范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对于一些意蕴深刻的课文,仅仅让学生阅读感悟难以有效达到教学目标。这时,教师的适时示范可以起到语言讲授达不到的功效。

例如,在指导学生书写生字时,教师不仅要讲解写字要领,还要示范书写。在教学中,笔者总是用高拍仪展示书写过程,让学生能够全程地看清笔者书写的笔法、字法和章法,让学生有章可循。又如,在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时,学生没有朗读到位的话,笔者会通过声情


本文来源:https://www.dy1993.cn/Rc1.html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