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幼儿教师发挥对幼儿的示范作用

2022-08-09 13:57:22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试论幼儿教师发挥对幼儿的示范作用》,欢迎阅读!
幼儿教师,示范,发挥,幼儿,作用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试论幼儿教师发挥对幼儿的示范作用

作者:潘姜娇

来源:《成才之路》2018年第28

要:要培养全面发展的幼儿,教师就应当强化对幼儿的示范引导作用。要以自己的文明礼仪言行影响幼儿,保持良好的卫生行为习惯,做到言行一致和注重细节,通过有效的示范促进幼儿健康地成长。

关键词:幼儿教师;幼儿教育;引导;示范

中图分类号:G61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3561201828-0094-01

在学前教育阶段,教师对幼儿的示范引导非常重要。无论是直接的教育引导还是行为暗示,对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以及健康心理与品质的提升都具有非常积极的意义。教师要认真分析研究,如何结合教育教学工作幼儿更好地发挥示范引导作用。本文从学前教育实践出发,探讨幼儿教师在文明礼仪、日常习惯、言行一致、关注细节等方面对幼儿的示范作用。 一、坚持文明礼仪示范引导幼儿

幼儿的生活中,文明礼仪需要慢慢引导。文明礼貌的习惯不是与生俱来的,是要在平时学习生活中慢慢积累,逐步养成的。通过学前教育阶段的引导熏陶,可以培养幼儿的文明礼仪习惯。其中,教师在平时学习生活中率先垂范,能够对幼儿起到正面引导和心理暗示的作用。例如,教师坚持使用礼貌用语,如您、请等,接受别人帮助要说谢谢,对幼儿进行心理暗示,让他们在模仿中掌握这些文明礼貌用语,并鼓励幼儿在平时的学习与生活中使用。另外,教师自身的行为也能起到很好的示范作用,如遇到同事、领导以及自己的学生,都主动打招呼问候。这些方面的文明礼仪行为能潜移默化地影响幼儿,促进幼儿逐步养成文明礼仪习惯。教师还可以引导幼儿把学到的礼仪带到家庭中,当得到家长的赞许时,幼儿的文明礼貌行为会得到强化。由此可见,要促进幼儿养成文明礼仪习惯,教师就要发挥示范引领作用,让幼儿知道怎么做,如何去做得更好。 二、养成卫生习惯示范引导幼儿

良好的卫生习惯,对幼儿身体健康有着积极的意义。许多幼儿在卫生习惯方面还需要教师耐心规范,如饭前便后要记得洗手,平时手脏不能往身上擦等。对此,教师一定要强调幼儿生习惯的培养,特别是要发挥教师的启发示范和引领作用。例如每天中午吃饭前,教师和幼儿一起去洗手,手洗干净了再去领饭菜。这样的卫生习惯对幼儿既能起到提醒的作用,同时也能够让教师的示范行为成为孩子们潜意识里争相模仿的对象。经过这样的行为示范,孩子们在卫生习惯方面纠正了不少问题。教师的卫生习惯对孩子们会产生重要的影响,从保持自身衣服、


本文来源:https://www.dy1993.cn/RRK.html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