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元培与北京大学的发展

2023-01-16 01:39:42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蔡元培与北京大学的发展》,欢迎阅读!
蔡元培,北京大学,发展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蔡元培与北京大学的发展

作者:赵卫利 刘冠群

来源:《北京档案》2009年第12

蔡元培先生是中国近代著名的民主革命家和教育家。1916年底,他担任北京大学校长,发表演说,主张大学生应当有新的世界观和人生观”,“当以研究学术为天责。他又认为任何挽救时弊的教育,“不可不以公民道德教育为中坚。蔡元培对大学的理念,是受了十九世纪初建立柏林大学的冯波德和柏林大学那个时代若干大学者的影响。蔡元培主张学术研究自由,不但不主张而且反对假借学术的名义,作任何违背真理的宣讲。五四时代,北京大学并未开过马克思主义研究的课程,他以为在大学里是可以研究,研究的目的是为学生解惑,因为有好奇心而无辨别力,青年被诱惑的根源。他的修养很深,许多学生和众多教授,对他心悦而诚服。他主持北京大学期间对学校发展有三个重要影响。

第一是五四运动。中国在巴黎和会谈判失败,山东问题引发广大热血青年爱国运动运动最初的起源在北京大学,后来普及到全北京大中学生,弥漫全国。随之全国工商界也加入,成为全国性的民众运动。就北京大学而言,大学生不畏军阀的高压和引诱,寻求救国的道路,实在是蔡元培转移学风所至。他一面在学校提倡大学生的气节,一面于第一次大战停战后在中央公园接连三天的讲演大会中,以公理正义号召。五四的精神是爱国的,五四运动是青年在北方军阀的根据地反抗反动势力的第一次。受到五四运动的激发,广大青年纷纷南下到广州参加国民革命。蔡元培常说:“官可以不作,国不可以不救。五四运动以后,他又发表了读书不忘救国,救国不忘读的名言。

第二是新文化运动。蔡元培主张科学的方法来整理国故。也就是说,科学的方法来整理中国固有的文化,按照现代生存需要,重新估定其价值。无论什么民族,文化都是为保持本民族的生存。若是国粹,自然应当保留;若是国糟,自然应当扬弃。文化是交流的,必须有外来的刺激,才能有新的反应;必须吸收外来的成分,才能孳乳、增长和新生。

第三是国语文运动。当时常称为白话文运动或新文学运动。蔡元培提倡以现代人的语言文字,表现现代人的思想感情,不必披枷戴锁,转弯抹角,还要穿前人制就的小脚鞋子,才能走过狭长过道的做法。这是一种有意识的文学解放运动,形成一种文学的国语”,使全民的思想意识都能自由的交流,从而巩固中华民族的团结。他以英德义()各国能形成为现代国家为例。他们都经过这种文学革命的过程,这种运动当年受过许多猛烈的攻击,到现在也还不免 ,但其成效俱在。以至当年北京大学逐渐形成国语文运动的开始。

蔡元培对北京大学进行改革,不拘一格招揽人才,麾集群彦于帐下,治校循思想自由原则”,兼容并包主义。北京大学一改当时腐迂沉闷的风气,新思想新思潮应运而生,迅速成为新文化运动的中心。蔡元培担任北京大学校长时期,是蔡元培从事文化教育事业最重要和最有成就的时期,也是北京大学发展的转折时期。杜威曾这样说过:“拿世界各国的大学校长来比较一下……以一个校长身份而能领导那所大学对一个民族一个时代起到转折作用的,除蔡元培而外,恐怕找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不出第二个。文化运动时的北京大学是传播马克思主义的中心,五四运动的策源地。青年毛泽东曾先后两次来北京,均以北京大学为活动中心。正是在这里,毛泽东涉及新文化和新思想,受马克思主义,不断改造世界观,迅速地朝着马克思主义的方向发展。

可以说:今天的新中国以新民主主义革命为其造端,而新民主主义革命则肇启于五四运动但若没有当时的北京大学,就不会有五四运动的出现,而若非蔡元培任北大校长,亦即不可能有当时的北京大学。国共第一次合作,是从五四运动所开出的社会思想新潮流而来的。毛主席曾讲过这样一些话:“自有中国历史以来,还没有过这样伟大而彻底的文化革命。当时以反对旧道德,提倡新道德,反对旧文学,提倡新文学,文化革命的两大旗帜,立下了伟大的功劳。五四运动是在思想上和干部上准备了一九二一年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又准备了五卅运动和北伐战争。作者单:河北科技大学图书馆


本文来源:https://www.dy1993.cn/RJsK.html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