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大学

2023-08-19 08:36:17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台湾大学》,欢迎阅读!
台湾大学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台湾大学

作者:

来源:《视野》2008年第19

归骨于田横之岛——傅斯年

1948年的最后一天,南京长江边上,大江滚滚而去,傅斯年和胡适两人一边喝酒,一边背诵着陶渊明的《拟古》诗第九首,两人禁不住潸然泪下。此时,前方战场攻守之势已易,蒋介石心中迁台之意早就萌生了。1949120日,傅斯年正式就任台湾大学校长。台大中文系教授黄得时请他写几个字,他信笔写下归骨于田横之岛的短幅相赠,弥漫着凄怆之感。 傅斯年到任不久,台湾发生了学生运动,台湾当局大肆逮捕学生,史称四六事件。傅斯年十分不满,亲自找国民党最高当局进行交涉,要求没有确凿证据不能随便到台大捕人,即使有确凿证据逮捕台大师生也必须经校长批准,并且相约成为一项制度

傅斯年始终都坚持校园内必须有自由的学风。有两个例子可以证明这种学风的可贵。一是傅斯年做校长那一年入学的台大学生可以不读三民主义,也不要升旗。二是台大政治系教授萨孟武一直放言无忌,批评国民党的法统,播撒民主法治的种子,很多外系的学生都去他的课堂旁听,影响越出了校园外,连他的口头禅因此他之故也名闻遐迩,成了大家的口头禅。 傅斯年任台大校长期间正是台湾的非常时期,其侄傅乐成回忆说:他经常每日在校办公六小时以上,一进办公室,便无一分钟的休息,有时还须参加校外的集会……他那希望台大赶快办好的意念,竟使他坐卧不安。劳累过度成为他英年早逝的重要原因。台湾大学在他手里迅速崛起,不是偶然的。 我将归来开放——李敖

19547月,李敖参加了第一次大专联考。填报志愿时,李敖出于兴趣,将台大中文系列为第一志愿。在交志愿表时,他见表上有法律专修科之名,不明就里,顺便也填了它。结果放榜之日,居然被划入法律专修科!

进入大学后,李敖极为顽皮,专挑老师的错。教经济学的老师有一次被李敖劈头大声问道:三民主义到底有没有缺点啊?他应声脱口而出:当然有啊!李敖追问:缺点在哪里啊?他厉声回答:我不敢讲啊!全班为之哄堂。

突然一天,李敖向所有人宣布——弃法从文,重考文学院!宣布一出,全系哗然,因为谁都知道台大的规定:在校生不能转系,除非退学重考。

办好退学手续已是19556月,马上又要联考了,李敖回到备考状态中。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果不其然,李敖这次考上了文学院,从此和法学院说再见。

此后四年,在台大的校园里,人们总是能看到这样一个身影——戴着黑框眼镜,身着青色长袍,手拎一个大书包,往前匆匆地赶路——他就是李敖,人送外号台大长袍怪 从此,李敖走上了一条与其他人各自东西南北流的道路,教授教他们的,李敖学自己的。所以出现了这般光景——常常,李敖拿起一本书,躲进树荫里,任风儿将书吹到哪一页,他便从那里开始读,直读到夕阳无限好,然后回宿舍。

多年后,李敖回到台大,在文学院门口留影,并在照片下题字曰:多年以前,面对文学院;多年以后,背对文学院。是啊,一名学生要有背对母校的勇气,才能算没有辜负母校的栽培。李敖在大学二年级时写下一首诗《我将归来开放》,里面有这样的句子:我改变得令你难以想像。/谁能想到丑陋的一个蛹,/却会变成翩翩的蝴蝶模样?/当百花凋谢的日子,/我将归来开放! 追梦社

台大学生参与社团的风气鼎盛,追梦社就是其中一个。社员是一群喜欢帮别人圆梦的大学生。不管是走路环岛、在校内开早餐店,还是疯狂的图书馆内玩躲猫猫、夜宿大安森林公园,甚至到夜市摆摊卖糖果,只要社员提出梦想,大伙就会尽全力让梦想成真。 盛名

台湾大学创立于1928年,是台湾最老最有名气的大学。在台湾中青年人中有来来来,来台大;去去去,去美国的说法。 杜鹃花城

台大校区内遍植杜鹃花,以杜鹃花城闻名。春三月处处花海,十分艳丽。常常有人用掉落的杜鹃花,在草地上排字、排图案;也有人,用杜鹃花排出爱心,大胆告白。 醉月湖音乐

位于台大校区中心的醉月湖,湖畔湖心各建有凉亭,湖畔杨柳低垂,七里香连绵,是台大的情人湖。每年台大都会举办醉月湖音乐 自行车阵

由于校区面积广大,同学们往往无法在下课10分钟内步行赶到另一个教室上课,因此自行车阵成为校园景观中的一大特色。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傅园,傅钟

台大最有名的地方,因第一任校长傅斯年长眠于此而闻名。傅园宁静肃穆,常有许多人在此看书或沉思。位于文学院馆的傅钟,则是台大校区的精神象征。每天只响21下,用来纪念校长傅斯年的那句每天只有21小时,剩下的3小时是用来沉思的 大陆交换生

台湾大学从2007开始接受大陆高校的交换学生。 开放大陆学生赴台就读, 岛内大学普遍乐观其成。 ——“中国台湾网

两岸相互招生,多数大学赞成:有助两岸交流。 ——《联合晚报》

专业人士看海峡两岸教育交流:能开放就双赢 ——“中国新闻网

明年9月大陆学生可赴台读研。 ——《法制晚报》

第一流的大学,不能徒然是一个教育机关,必须有它的重要学术贡献;但是,也没有一个第一流的大学,把它的教育忽略了的。 ——傅斯年就任台湾大学校长时说

一个不做研究的教授是不能在大学教书的,因为不做研究就没有新的心得,就没有办法把学生把学生教好。

——钱思亮接任台湾大学校长时说

大学教育的理想,是给予一个成熟的学生以接受各种教育的机会的处所。 ——理学家吴大猷(上世纪50年代任教台湾大学)


本文来源:https://www.dy1993.cn/RCD4.html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