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故乡的元宵》,欢迎阅读!
![元宵,故乡](/static/wddqxz/img/rand/big_57.jpg)
故乡的元宵----381e89d9-715f-11ec-b31a-7cb59b590d7d
《故乡的元宵》教学设计 远程教学计划13-14
这是一篇乡土气息非常浓的文章。以故乡元宵这一天的风俗习惯为主要内容,讲述了自己儿时过元宵节时的情景。简略介绍了元宵节白天街上的场景,重点描写了夜晚过灯节的情景。字里行间流露着对故乡的眷恋与热爱。文章条理清晰,首尾照应,结构严谨。 1.知识和技能:正确、流利、情绪化地阅读课文,阅读时想象图片。 2.过程方法:通过学习生字新词,联系上下文理解课文内容。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感受家乡元宵节的独特魅力和作者对家乡的热爱。
结合课文的介绍与描写,感受作者故乡元宵节的特点,体会作者对故乡的热爱之情。 了解作者家乡元宵节的特点,体会作者内心的感受。教学突破: 以元宵节的风俗习惯为切入点,结合课文对故乡元宵节
进一步了解和感受家乡元宵节的特点,从而了解作者的内心感受。 教学准备:课件 课程安排:2学时
教学内容:初读课文,理清层次,学习生字新词。教学过程: 一、 介绍并发现问题。 1、介绍作者——汪曾祺
汪曾祺(1920年3月5日至1997年5月16日),江苏高邮人,当代作家、散文家、剧作家。早年毕业于西南联大,先后担任中学教师、北京市文联干部、北京市文艺编辑、京剧院编辑。他在短篇小说创作方面取得了巨大成就。他是小说集《邂逅集》、小说集《被警告》、《达瑙纪事》和散文集《浦桥集》的作者。他的大部分作品都收录在《汪曾祺全集》中。它被称为“抒情的人文主义者,中国最后的纯文人,中国最后的士大夫” 2、对“元宵节”做以简短介绍。请同学们谈谈你对“元宵节”了解多少,有何印象? 3.在这节课上,让我们学习一篇文章“家乡的元宵节”。 4、质疑:故乡的元宵是什么样的?有什么特点? 二、 第一次读课文。
1、师范读课文
2.自由阅读课文,感受家乡元宵的特色。 三、再读课文,学习生字新词。 1.点名朗读课文并纠正发音。 2、小组内自学生字新词。
3.根据名字识别生词,交流学习方法。 四、指导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1.与自己的生活经历相比,选择一些你感兴趣的运动。
2.本篇课文可以说是一幅幅故乡的风俗画。随着作者的笔触想象作者的思绪,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通过朗读想象画面。 3.必要时,教师应注重示范阅读。
1、又读课文,思考: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2.文本的哪一部分感动了你,你为什么被它感动?请结合课文说。 继续练习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理解文本,感受作者的想法和感受。
读课文,回忆: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哪些部分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二、 分析句子并澄清顺序
1、再次朗读课文,画出不理解的地方。 2.小组合作解决问题。
3、作者介绍了哪些灯?结合相关语句说说各自的特点。 4.文本的描述顺序是什么?把课文分成几节。
5、课文所介绍的故乡的元宵有什么特点?重点写了什么?在文中找一找,并结合相关语句谈谈自己的理解。 三、 总结、提炼和升华情感
1、作者故乡的元宵给作者留下了怎样的印象呢?结合课文内容体会作者的内心情感世界。
本文来源:https://www.dy1993.cn/R5PK.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