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高中语文——议论文及点评、学生范文》,欢迎阅读!
高三(3)(4)班作文讲评材料,请妥善保存!
“忘记与自由”小议论文写作讲评2014/10/28
班级: 姓名:
【训练目的】学会“定向”阐述,分析说理,概念界定
分析要有“定向性”:定向于观点,忠于观点阐释说理。不能“移花接木”,另起炉灶而论。 一、文题重现
阅读下面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纪伯伦说:“忘记是自由的一种形式。”此话引起你怎样的人生思考,写一篇字数350字左右的小议论文,题目自拟。 二、写作指津
此文题为“名言式”的给材料作文。 对此:
首先,要厘清和把握名言内部的逻辑关系(如矛盾对立、因果、条件、互补相关等)就纪伯伦的这句名言而言,阐述的是“忘记”与“自由”的关系。用判断句的格式强调“自由”的形式之一为“忘记”。换而言之,即通过“忘记”可以获取“自由”,或者要想得到“自由”,可以借由“忘记”这一形式来实现。如此,便可确立这二者之间的关系为因果关系。由此,在立意构思时,不可偏废二者中的其中一方。
其次,对名人的言说不能照单全收,应与之对话,让思维处在发问状态,如:忘记是自由的一种形式,是否意味着适合所有的情况?是否所有的忘记都能走向自由?在什么样的情况条件下,这句话最接近真理?或者,这句话相对荒谬,不足的地方在哪?即在思辨的过程中弄清他们言说的语境,并发现被遮蔽的问题。因为任何名人的言说都是有条件的,是具体语境之下的表达。所以,要证明名人名言的合理性或者片面性,就必须对其中的“关键”进行必要的“概念界定”,也就是补充具体语境、条件、前提(即“化大为小”,化空乏片面为具体合理)或者具体阐释其内涵。让接下来的论证能够严密、顺理成章。 再次,在确立二者关系即立意角度的情况下,按“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做”这样的论证思路谋篇。 ■友情提示:虽可质疑“名言”的正确性,但“反弹琵琶”,需要比顺向写作更充分严密的论据。因此,并不建议逆向构思写作。尤其是在考场上。切记! 三、范文借鉴:
学会忘记以达自由
高三(4)班 杨@@
自由,在多数人看来,大抵是不为外界的条条框框所羁绊,随性而活。但这样的自由只是流于表面,不免过于肤浅。真正的自由之人,生活当如宽袍大袖,坦坦荡荡,既不受外界束缚,亦不受自我执念的约束。他们会选择性地遗忘,忘记生活中的不平,不快之事,不让不平不快之事成为追求自由的掣肘。因此,纪伯伦说“忘记是自由的一种形式。” 诚然,要获取自由,就必须学会忘记。
然而,所谓“天下本无事,庸人自扰之”。反观当下,众人的心理包袱过于沉重,很多顾虑,很多不满不愿放下,不愿遗忘,以致层层累积,终而内心为愤怒怨恨所捆绑,无法拥抱自由。缘何如此?追根溯源,无非是国民的劣根性使然。中国有句古语:“君子报仇,十年不晚”。想必便是这种根深蒂固的“报仇”观念,促使国人遇一点不快不平之事就容易为报一己之私怨锱铢必较、睚眦必报,容易积怨于内,却不愿释然放下,不愿忘怀,如此,更遑论自由了。因此,学会忘记,端正“报仇”的心态,便是内心得以自由的关键一步。
而要忘记,就要学会放下,放下对别人的仇怨,这是一种宽容的姿态,对别人的宽容,其
实就是对自己压抑自由内心的一种松绑。因为,只有真正能以宽容,心平气和的姿态笑看生活琐事乃至怨怼之事,便也就不会为自己增添那么多,那么重的思想负担,情绪压力。负担和压力一旦解除,自由之风就能吹散心中的仇云迷雾。
但“真正的自由是有边界的自由”,因此忘记是有选择的忘记,毕竟不是任何事都能“一笑泯恩仇”。所以,我们要把握忘记的尺度,才不至于出现诸如中国男子穿旭日旗登山如此没有界限的忘记,将民族大义、屈辱历史臵之不理的虚伪的自由者。
忘记与自由
高三(4)班 陈@@
佛语有云:放下屠刀,立地成佛。换而言之,放下心中的执念,才有机会重获新生。那么,放下的第一步,即是忘记。忘记偏执的念想,释放心灵的“废气”,令内心得以轻松、豁达。这便是一种冲破束缚的自由。由此看来,诚如纪伯伦所言,忘记确是获得自由的一种形式。
但是,如果说要忘记一切过往,来获得自由,那么,为何历史成为当代教育的必修课呢?看来,忘记不是要抛弃过去,更不能是对历史的随意篡改和有目的的隐瞒甚至是抹杀!而该是一种痛定思痛,寻求宽宥的理性释然。如此,才能享有“柳暗花明又一村”的自由。
不然,国人不会对日本在其历史教科书里大肆篡改南京大屠杀这段侵略史感到悲愤!日本政客以为,忘记这段历史,以至于刻意无视,就可以掩盖发指真相与滔天罪行,在如此的“精神胜利法”里,自欺欺人地寻求解脱与自由。殊不知,如此居心叵测的遗忘,不仅得不到受害方的谅解与宽恕,反而会激起更多的民族仇视与内部矛盾,如此纠葛,彼此伤害,又何谈自由?
诚然!我们可以忘记不愉快的过往,亦可以放下“君子报仇,十年不晚”的成见与偏执,来为心灵“解压”。但是,要让忘记真正成为自由的一种形式,还须扎根于理性,反思和正义的土壤中。如此,才能避免重蹈历史覆辙,让怨恨等不良胚芽盘根错节,将自由之花层层围捆。
●附:劣根性
(1)概念名解
劣根性是指人类固有的不良品质和不健康的心理需要,这些劣根性就是人类之所以犯罪的根源所在。 (2)举例
可以这样说,世界上任何一个国家,任何一个民族,都有其劣根性。只不过或大或小、或显或隐。 劣根性是一种心理反应,因为某些劣根性是人潜意识的判断。但是通过人自身素养、素质的提升,从某些角度来说也相对减少了劣根的存在。
很多时候直接由劣根心理所控制,从而表现到行动上,最终完成人类劣根性的整个造型。最具类型化的劣根性心理大致有十种。 一、旁观心理
人类大都是"看戏的不怕台高。"世上许多事,不论事好事坏,好像与自已没有多大关系,自已只管袖手旁观,像看戏一样。如果事情好了,自已自然要有一份,事情要是不好了,自已也只不过是个旁观者,与自已也没有多大关系。最多,也就是再换个地方过活就是了。因此,看热闹的多,真正能站出来仗义执言的少。就算有人出来仗义执言,也往往得不到帮助。为什么?因为人们只不过是来看戏的,是旁观者,戏中人的悲欢自然是与看戏的没有什么关系的。相反,如果一个旁观者一定要去关心戏中人的生死,那便是看戏人入戏了,倒是要被别人笑话的。大多数情况下也是这样,一个人要是看热闹看得看不下去,要站出来干预剧情的发展,最后不仅深陷剧情中不能自拔,还会被看戏的人们所笑。
二、过客心理
1
高三(3)(4)班作文讲评材料,请妥善保存!
人们到一个地方,仿佛都没有打算长久住下去,只是一个过客而已。正是因为这种心理,往往就不关心所居住地方的兴衰。既然不是自已的地方,自已便也无须为这个地方作什么贡献,要做的只是这个地方有什么东西可以索取、可以利用便赶紧索取了利用了去。于是,许多不可思议的吃子孙饭的事情也便见惯不怪。其实这也好理解,虽然吃的是子孙饭,但既然没有打算长住下去,吃的也便是别人的子孙饭,不干我的子孙饭事。有个人说过,"我死之后,哪管洪水滔天 "。是啊,那时我的子孙早已不在这里生活,这里洪水滔天有什么关系。现在许多当官的,一当官就拚命刮地皮,刮得寸草不生。为什么那么狠呢?因为他的子孙是不会在这里长住的。他们不是已到大城市安居,就是已安排到国外留学,到时候凭着刮的地皮钱,自然是地球哪个地方好过就到哪里,在一个地方刮地皮刮得再厉害有什么关系?
三、官位心理
"官大一级压死人"。官位主宰了人类的一切,经过几千年的沉淀,反映到人们的心理上,就是唯官位马首是瞻的官位心理。判断一个人的言行是否正确,不是到实践中去检验其是否符合实际情况,而是看其言行官方认可的程度如何。只要是官员,哪怕是不入流的楼道长呢,也常常能断是非。当然,官员的话其"正确"程度要看其官位大小而定。在科长面前,处长的话就是真理。在处长面前,厅长的话就是真理。但厅长的话再正确,遇到了省部长,厅长的话也只能算放屁。也有例外的时候。比如省长的秘书,他的级别肯定低于副省长吧,但他的话常常又比副省长正确。这是为什么呢?这是因为他不是他自已,而是代表了省长。这时,由于他的话可能就是省长的意思,副省长哪怕官位比他高,但说的话也只好暂时算做放屁了。
四、狗苟心理
狗的生命力何其强,强到一般人打不死。之所以这样,是因为狗是以活着为最高目的的,为了活着而活着。只要能活着,狗们不怕付出任何代价,也可以不要活着的质量,只要活着,怎么样都行。因此,狗有一个最怕嗜好,那就是吃屎。屎虽然臭,却能让狗活着,虽然这活得实在低贱,实在不值,那又有什么关系呢?只要活着,即使是一只丧家狗吧,也总有阔起来的可能的。虽然在口头上,人们对狗的生活态度很不屑,甚至把很多没有质量的活着不屑一顾地贬斥为"蝇营狗苟",但很多人,却是很熟练地掌握着狗苟的技巧,一有机会,就狗苟起来。比如说,有的人被人撞了,撞人者逃跑了,幸好遇到了好心人,被送到了医院。按理说,这个人该好好感谢一下这位好心人了。但撞人者跑了,不仅感谢好心人的费用无法落实,就是这医疗费也没着落了。怎么办呢?抓不到撞人者,救人者不在这里吗?那就让救人者救人救到底吧,指这救人者就是撞人者,要他负担一切。凭着人类的聪明,理由是好找的:不是你撞的,你干嘛救我啊?天下哪有这样的好人啊?虽然良心是没有了,但到底解决了医疗费用,也算运气不坏。类似这样的事多哪!只要对自己有利,能让自已过得好,管他什么道德啊、良心啊,可劲地造吧。
五、从众心理
人类很聪明,老想着吃水不用挖井的好事。凡事不出头,等别人造出规模来,跟着别人跑就是。为什么呢?因为走在前面总是有风险的。不是"枪打出头鸟"嘛,不是"出头的椽子先烂"吗?为了不被枪打,不先烂掉,便都争着做缩头乌龟。对于出头的人他们有两种态度。如果出头失败了,被抓起来了,甚至要砍头了,这缩头乌龟们便得意起来:你看,我说吧,没有好结果吧?想方设法证明自己的先见之明。得到砍头的时候,还可以去瞧瞧热闹,不仅得到了一场免费的娱乐,还多了向别人炫耀的资本。要是出头的成功了,这缩头乌龟又会争着去表忠心了,并准备好了斥责别人当缩头乌龟的说词,以此表明自已其实也具有出头的勇气与智慧。之所以这样,是因为大家都争着献媚,自已去献一献大约也不会错的。再说了,即使错了,大家都错,我错了也不吃亏。要是我不从众,要是大家都对了,我一个错了,岂不是亏大了。仿佛这错与对,因为人数的多寡,倒显得错与对也不是原来的错与对了。
六、例外心理
在人们心目中,所谓法律呀、道德呀、规矩呀,仿佛都是为别人设定的,自已总是一个例外。有了什么好事,自已可以例外得到,有了什么坏事,自已又可以逃避惩罚。为了证明例外的合理性,这些希望享受例外的国人总会找出种种理由,虽然这些理由未免牵强甚至荒唐,但也足以支持这些国人坦然地享受着这些例外。刘邦只不过是一个无赖,一旦夺得天下,便要寻找自已理当作皇帝的理由。因为皇帝与普通人总是不一样的。过去刑不上大夫,作为皇帝,自然可以有很多例外之处。那么有什么例外的理由呢?后来终于发现,刘邦乃上天之子,是斩白蛇的赤帝。于是老百姓便恍然大悟。刘邦这天下便坐得安稳。在一般国人心中,对这种例外似乎也很认可。承认例外存在的合理性,便也给自已以后的例外留下了方便。虽然不能例外地做皇帝,但例外地开开后门总是可以。即使犯了法,只要有人罩着,便可来个其罪当诛,其情可免了。在这种心理下,例外便渗透
在国人的日常生活的每一个细节中,不管什么规矩、法律、道德,总会有人在约束之外。再大的罪,总也可以法外开恩。不存在开不开得了,就看你是否具有足够例外的资格与关系。
七、奴性心理
人类有一种做奴隶的惯性心理。虽然现在讲民主,但在国民心底深处,从来就不认为世上的人都是平等的。在他们看来,取得尊严的方法不是争取民主,而是怎样从较低的等级走到较高的等级。因此,一旦取得了一点地位,见到自认为比自已低等的人,他总会不由得摆出一幅主子的姿态,仿佛别人的生死,就全靠他的赏赐。然而,一旦遇到了他自认为高贵的人们,他的膝盖便陡然失去了支撑的力量,要不由自主地弯下去,那脸上便也陡然集聚了花一般的笑容。当然这笑容的多少,要看主子的地位高低。只是这张脸对人的记忆,更多地是依靠脑子对地位的判断,对主子的面孔也没有什么太好的印象。同一个主子,一旦他从台上到了台下,那笑脸便也会陡然减少至没有。之所以这样做,也是历史经验的积累。
八、势利心理
人们从来就是"打得赢的是哥哥"。看一个人是高是低,与他的品德没有什么关系。品德这些人性中最重要的东西,至多只是胜利者的花环上的装饰品,决定不了人的褒贬的。正因为只看重结果,不看重过程,对一个人过早下结论便很难。那么,等到什么时候可以下结论呢?那只有等到他死了,一切都会有个结果。所以要盖棺论定。也就是说,即使死掉,棺材还没盖盖,就还不能下结论,他就有还要死灰复燃的可能。既然结果如何决定了世人的评价,为了打得赢,便可以不择手段。大约,一个男人像妇人一样仁义,便是最没出息了。
九、美言心理
虽然古人也有人指出,"其言者甘,其心必苦"。但人们心里,仍然乐于听好话,说好话。就像鲁迅说的,小孩子周岁吧,贺喜的人都要说什么长命百岁、富贵吉祥,虽然明知道是没有根据的胡说,但也是说的人喜欢,听的人高兴。要是有人说"这小孩将来要死的 ",虽然这是一句大实话,但所有的人都不会愿意听,说话的人便要吃别人的冷脸。人在从猿变化的过程中,之所以要讲话,是因为心里要表达自已的意思。但人类进化得太快,说话就不仅仅是表达自已的意思,有时还要表达别人的意愿,甚至就是一部演奏的机器,只为博得对方的好感。表达自已的意思得说实话,人类这种功能已逐渐褪化,常常只在私下里说,有时甚至一个人生下来,就可以不说一句实话的也有。而说好话,倒是随处可见。这些话,经过几千年的不断提炼,已是约定俗成,系统成套,已完全偏离了这些语言原来表情达意的功能。就好比天亮前公鸡要叫,晚上来人狗要吠一样,已经完全脱离了其语言系统的功能。不谙中国文化的人要是对这些话认起真来,肯定会贻笑大方的。
十、怀旧心理
怀旧,如果仅仅只是限于对老朋友、老同学的情感,倒也充满温馨。但是人类的怀旧可不仅仅是这些,而是将怀旧延伸到生活的各个领域,表现为对一切新的东西的排斥。这种怀旧,从经济意义角度来讲,也有一定的道理在。不管什么东西,尽管其旧,但因为运行已久,便也少了诸多风险,对于其运行的管理,也是驾轻就熟,比弄一个新的系统确实也省事得多。从另外一个层面讲,一套旧的系统,一旦运行久了,便也有诸多的利益阶层附着这旧的系统生存,要抛弃旧的,势必也牵一发而动全身,令许多既得利益者不快,也是费事过甚。在这一种怀旧心理下,新的东西要出来,总会面临着无情的打压。
鲁迅笔下和柏杨的《丑陋的中国人》里面的‘民族劣根性’有哪些?(简要概述)
1.麻木不仁,喜好围观,漠然对待
2.精神胜利,自欺欺人,好幻想,不切实际 3.好夸夸其谈,信口开河,清谈误国
4.两面派,前倨后恭,表面恭维,肚子里诅咒
5.欺软怕硬,看不起比自己差的,惧怕强势人物,奴才相 6.窝里斗,自家人内扛狠,惧怕洋人。
2
本文来源:https://www.dy1993.cn/R1q.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