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对外经贸金融专硕考研经验总结》,欢迎阅读!
凯程考研,为学员服务,为学生引路!
对外经贸金融专硕考研经验总结
先介绍下楼主,楼主是东财的,初试380分,复试78.72(这两个都是极低的分了,考上实在幸运,所以来这里偿还人品)。政英数专分别61,67,137,115。其实我之前的目标是65,75,140,115,实际考得分数差不多显示出了努力程度。
【考研历程】
首先从考研最源头开始,我是从大一开始就想考研的,那个时候已经经常上人大经济论坛里混,不过那个时候是想考人大金融;到大二,听说我学校几年也考不上一个人大的,我也不觉得自己多厉害,就开始更多了解南开、厦大的金融;到了大三,年级的超半数人都开始嚷嚷着考研,我当时还在准备考高级BEC,心里开始慌了,感觉自己虽然对考研了解够多,可是具体怎样却不甚了解,而同学都已经报了班学数学了。于是我也报了一个班,报了领先考研,虽然后来我觉得考研班极其没有用(这点在后来还会有说明),但是至少在当时心里有了慰藉,我觉得这个钱花的也值了。不过我跟别人不同的一点是,我从大一开始安排自己的课程,大三下学期基本就没有多少课了,这点还是让我有些许优势。
大三上结束,高级BEC考过,一个寒假都在制定自己的考研计划,当时参考了很多人的经验,不过计划归计划,执行起来总是完不成的。我在3月回来开始看高数,看了一个多月,四月下旬线代,五月概率,线代概率加一起大概3周,5月后就开始复习全书,6月没多久就开始复习学校的期末考试,当时因为有国际结算、固定收入证券等几门硬课,所以只好提前很久复习。上半年用了新东方绿皮乱序单词,我的方法是把不会的抄下来,原打算每天一个list(一共50个),事实上甚至比2天一个list还要慢一点。每天上午9点到图书馆,睡一觉,写英语单词,下午学数学,晚上学数学。数学不能眼高手低,这点考研人是最懂的了。学长我四本课本例题和课后习题、复习全书例题习题全都自己做了一遍。
要理性判断,估计自己想3分钟也想不出思路的题就划上,看看例题解法,想想自己为什么想偏了或者没想到。要说今年的数学大题,我觉得还真的不比课本例题难。书上的定理证明,即使自己证不出也该知道思路,比如拉格朗日某一年真题就考了上半年就这么安排的,我觉得也挺合理的。政治是一定不要看,专业课据学妹说跨专业该早看,我不太清楚,不过我觉得只要是经济类,暑假开始都很早了。
大三下期末,由于功利心太强,我认真准备了期末考试,结果就是,考完之后回家10天也未能恢复元气,再回到学校无心上考研课,暑假时候每天晚上2点睡,上午能起得来么。暑假是我考研最失败的一段时期,40多天,算上上课我学习时间也不超过半个月。暑假里考研班课很多,可是我觉得2个小时的课其实只有不到20分钟的内容对我有帮助,但是为了那20分钟还不得不听,所以心里有抵触情绪。在这里一定得推荐一下李永乐老师的线代,2
第 1 页 共 1 页
凯程考研,为学员服务,为学生引路!
个小时的课可能自己就省了2天的时间来学,讲得好,人也好,我还拍下了他的签名当手机壁纸。这算是考研班仅有的两点价值之二了。在暑假我记得清楚一直在等楼下书店帮我进到张剑150,等了半个多月才来,还只有提高篇,后来发现基础篇要好很多,提高篇阅读还行,题真是不敢恭维,有篇EMH的文章,我从头到尾每个词都读懂了,意思也保证能领会到专业的水平,可是一做错了4个。其实暑假是英语阅读提高的最佳时期,这个时候做再多阅读也不为过,可我一直等着这本书,等来也没达到效果。总之暑假基本零进度,英语没学,数学复习全书还没进行到微分方程,另两科没看。
9月份回来,有天晚上回寝听到了两个美女的对话,“你复习全书做几遍了?”“第三遍马上结束了。”“怎么办!我第二遍还没开始是不是可以去死了!!”当时满脸黑线地走过,觉得自己进度是太慢了。英语阅读由于之前做的太少,于是也跟大家开始做真题。数学进行完一遍全书后,一边660题一边全书2遍,这里说一下660题,真是开阔思维的书啊~错误率30%,我每天只给数学一上午的时间,只能做30道。但这时已经接近10月了,所以全书2遍也开始看,不过到线代和概率做的快很多。
9月份开始看专业课,815,虽说学过高鸿业的微宏经,可自己知道只是应付期末考试的水平罢了,且专业课题量大,所以对专业课给了足够的重视,每天安排一下午时间看专业课,高鸿业微观-平迪克-高鸿业宏观-多恩布什的顺序,到考研一共看了3遍(细想想也是12本书啊~)。第一遍以掌握大框为主,多在书上画自己觉得以后值得看的地方,第一遍4本结束已经10月中旬了,扫了一眼真题,发现自己非常不会做。
第二遍开始看书后做课后题,其实第二遍看书已经不像第一遍那么生疏,但也有咯咯愣愣的地方,所以做课后题加深了印象。第二遍已经快了一些,现场确认11月中旬左右就完成了第二遍;
第三遍我开始写笔记,疯狂地写,其实金圣才已经挺好了,但是一来我不喜欢来回翻,二来为了加深印象,我还是自己写了。其实在写的时候,你会认真想每一部分之间的关系,编排知识点的逻辑,每段自己概括,我抄笔记时候秉承一点:保证自己抄过笔记以后只看笔记也不会漏掉书上的某个知识点,就是以后复习可以放心看笔记。平迪克和多恩的书,废话很多,后来也觉得笔记效率很高。在做笔记时,还复习了一遍学长提供的重点课后题(我之后把资料都传上来)。在每看完一遍书,我都看了一眼真题,不是为了记题,是为了看看自己的解题能力是否有提升,对于需要背的地方可以容忍自己做不出来。
三遍结束已经12月上旬了,赶紧开始着手准备名词解释和大题。
政治,从出来大纲买了大纲开始看,但没看3页必睡着,后来在网上听了张俊芳的视频,讲马哲,让我这个理科人也对马哲有了一些兴趣,大纲匆忙看了一遍,然后做肖秀荣1000题,然后差不多就是任4肖4了,考前还看了一些20天20题,大题主要背了一些这个和肖4,对任4实在厌恶就弃了(在网上听说任汝芬又押中了什么什么,纯属吹牛,我听过任汝芬的课,那个老师除了扯犊子不会干别的,他若把书都划了,岂不是押中了100分)。英语上就不好意说了,这三个月其实也没干啥,做的阅读不如别人三天做的多,考得一般也服气。
【初试】
第 2 页 共 2 页
本文来源:https://www.dy1993.cn/R0Y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