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律习惯养成的教育案例

2022-12-28 22:17:39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自律习惯养成的教育案例》,欢迎阅读!
自律,养成,习惯,案例,教育
自律习惯养成的教育案例



小学生的可塑性很强,而且是积极发展的一个群体,所以作为小学教师的我们要肩负起培养孩子良好行为习惯的重任,怎样培养,这显然是要花时间、精力,耐心、细心的去观察、去实践。

麦积松,平时父母不在身边,爷爷奶奶抚养长大,但爷爷奶奶还要迫于生计,督促检查作业时间较少,沟通交流时间也很少,每次给他爷爷奶奶打电话都是好好好是是是,但事后几乎无任何变化。主要表现:开始经常不交作业或不按时交作业,有时甚至不做作业;谎称作业做了落在家里忘带了;课堂作业拖拉,十次九次来不及完成;他的课桌和书包常是杂乱无章;书和本子也是邋邋遢遢的;到他值日时还经常不见踪影,早早地溜走。

是什么造成这个孩子有如此多的不良行为习惯呢?这是我要找到正确的教育转化方法中很关键的一点,因此通过平时的观察和家长的沟通及与孩子的倾心交谈中我初步归纳出如下的原因:

分析原因:这孩子由于先前是由爷爷奶奶在家照看,所以就存在这样的问题,两位老人因为不识多少字,孩子的作业有没有完成或完成地怎么样都无法去管,只是每天负责他们的吃、住、穿等生活最基本的问题,加上父母长年在外地务工,和父母沟通交流的时间不是很多,长期以往就造成了孩子在注意力和自控力方面存在问题,而存在注意力和自控力有问题的孩子往往行为随意、思维活跃,口头表达能力差,常容易把作业放错地方、把铅笔和其它学习用品丢弃,在家里和学校都不能有条不紊地学习对于常撒谎现象后来经过和家长沟通知道原来家长曾说过如果发现作业未完成情况要体罚,所以为了免受批评、推诿责任、逃避惩罚而说谎。由于是小男孩,而且在爷爷奶奶的照顾下,扫地值日习惯还没能养成。针对这个孩子上述现象,我从各个方面着手进行以点带面的教育慢慢改变其不良行为,对于已转化好的行为给予及时地表扬和鼓励,同时提出更高的要求。具体

1


操作方法如下:

一、方法指导,同学互助结对子

首先,针对经常漏做、不做作业或忘带作业等现象给予方法指导,让学生自备一个作业记录本,记下各科作业,同桌间互相检查签名。还指导做完每一项作业后及时打钩并将作业放在一个专门的袋子中。

其次充分利用学生之间的榜样作用,因此我安排了班级各项习惯最好的毕捷跟他做同桌。小组其他三名成绩和各项习惯也都不错,他加入这个小组,和附近的小伙伴一起做作业,这样学习小组成员可以及时提醒他做作业,在他需要时还可以给他帮助。同时也有利于我和由老师及时地了解他的作业情况,可以按照交作业的及时程度给予他鼓励或奖励小星星。这个方法很好,经过一个学期的努力,他基本能及时地交作业,拖拉作业现象也明显减少,因为每当他控制不住自己要出去玩时,就有其他小朋友来提醒他还有哪些作业还没有完成。 二、 及时与家长沟通

孩子的行为习惯的养成家校联系是必不可少的,而且这孩子的很多不良学习习惯和行为习惯的形成,都和家庭的教育密切相关,所以及时与家长沟通是整个养成教育的重要一环,首先我和家长联系,针对孩子具有的这些不良的行为习惯形成进行愿因分析,让家长知道自己在接下来一段时间该如何做,然后和家长制定了一些方案:1.让家长每天花一定的时间和孩子进行沟通交流有关学校或生活中的小事,增加孩子和家长之间的情感和信任度。2.针对爷爷奶奶文化水平有限的现状,将送到辅导班进行学习3.在家培养孩子爱劳动的好习惯,对孩子在金钱方面的观念进行教育,通过爷爷奶奶的榜样作用或言行让孩子明白,只有勤劳、诚实的孩子才受人喜欢。在学校中碰到孩子有没完成作业情况,及时和家长沟通,确定是否真的是忘在家里或是其他原因没有完成,不让他的撒谎形成空间。 三、 以人为本,付出师爱,做好榜样

作为一个教师,都应“以人为本”,尊重每一位学生。即便这个学生现在让

2


本文来源:https://www.dy1993.cn/QsyG.html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