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受欢迎的10首唐诗

2022-11-04 11:05:31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最受欢迎的10首唐诗》,欢迎阅读!
唐诗,欢迎
最受欢迎的10唐诗

刘心武



香港一家文化机构不久前举办了一项“最受欢迎唐诗”选举,结果投票者从成千上万首唐诗中票数相当集中地选出十首来。 列在榜首的是孟郊的《游子吟》“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心,报得三寸晖!

大家都懂得这是一首歌颂母亲的诗。但这首语言质朴的诗歌为什么在经历了千年的传诵后,至今仍具有最强的感染力?要理解这一奥秘,我们就必须体会到,人生在世——广义而言,无人不在羁旅之中,旅途中人固然着眼于前程,特别是实利,却不能不有所眷念,不能不保留一段热肠一片温情,不能见利而忘义,不能丧失良知人道。因而那“慈母”所构成的意象便超越了狭义的生母,而象征着孕育抚养调教指引了我们个体生命的所有外在因素,使我们对个体与他人与群体的和谐,产生出一种向往,引发出切实的努力。

香港人这回选出的十首唐诗都是最常见于各类选本和最易读懂字面意思的短诗,除《游子吟》外,其余九首依次是:

第二首是杜牧的《清明》“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这首诗为什么荣列亚军?难道仅仅是因为如画如乐,明丽清新?我以为其中也蕴涵着一种温馨的人性,在“行人”与“牧童”的亲和之中,体现出一种人生乐趣的健康追求。能进入这个诗境内外的人,他忍心将那牧童绑票以谋求一己的


私欲么?

第三首是李白的《静夜思》“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乡土之恋,是一种最基本的人性,乡土往往决定了自己的人种属性、民族血缘、家庭谱系,乡恋之情会使我们意识到个体血脉与他人与群体的承续关系,“父老乡亲”构成了一个固定的词汇,很难想象对李白这首千古绝唱的怀乡诗有所感悟的人,会自己居华屋食佳肴而将老父老母驱入猪圈掷以残羹!

第四首是王之涣的《登鹤雀楼》“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人生的境界,便应如此宏阔。

第五首是李商隐的《乐游原》“向晚意不适,驱车登古原。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在体味到人生有层楼可上的同时,又深知人生的有限,以一种彻悟的心态维系一种进退的度数。吃透了这两首诗精髓的人,又有哪位会短视到谋取近利而不顾廉耻、妄想永葆荣华而忘得无厌呢?

第六首是孟浩然的《春晓》“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第七首是白居易的《赋得古原草送别》“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第八首是李绅的《悯农》“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我想一个多少能从这些诗名中感受到对落花这种最普通生物的怜惜,对野草这种最卑微事物枯荣的关切以及对最普通的劳动者汗珠的珍惜的美好情愫的人,他是决计不可能对活泼泼儿童的生命粗暴戕害的!


本文来源:https://www.dy1993.cn/QnSx.html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