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拼图课堂教学模式在英语课堂中的应用》,欢迎阅读!

拼图课堂教学模式在英语课堂中的应用
作者:陈丽雅
来源:《新教育·综合版》 2020年第8期
海南省临高县临高中学 陈丽雅
《传统课堂教学的弊端及反思》中提到,以教师为主体的传统课堂不仅抑制了学生的独立思考,并且其教学法的单一和枯燥让学生失去了学习的兴趣和主动性。同时,普遍奉行培优的教学宗旨使得老师在教学设计、教学目标以及教学课堂上仅侧重于成绩偏好的学生而无法满足不同水平的学生的需求,并且打击了很多目前成绩不理想的学生的自信心,让他们失去了学习的兴趣和动力。
针对目前的英语教学所存在的问题,且根据2019年《普通高中英语》(人教版)着重发展学生的英语语用能力的教学精神,我们开展英语教研活动。本次教研选用了美国学者阿利森的拼图课堂教学模式,希望能满足不同水平学生的知识需求,促进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增强他们自主学习和积极思考的能力,从而帮助更多的学生提高英语学习效率和英语成绩。同时,希望此次研究探讨和实行的拼图课堂教学模式能对热衷于创新教学方法的老师有所启发和帮助,更希望改进后的拼图课堂教学模式能得到学校的认可和推广。
一、拼图课堂的历史背景
拼图课堂属于小组合作学习中的一种模式,是美国心理学家埃利奥·阿伦森带领他的学生于1971年在美国德克萨斯大学和加利福尼亚大学创建的研究型合作学习方法。拼图课堂的设计意图在于减少不同种族之间的种族冲突,促进学生更好地学习,提高学生的积极性,并增加学生学习的乐趣。
拼图课堂是由4至6名学习水平不一样,性别不一样,种族信仰不一样的学生组合而成的,每个学生都会分配到一项任务,然后这几个学生把各自完成的任务结合起来构成一项完整的任务,就好比各个小组成员一起动手拼出一副完整的拼图。换言之, 拼图是一种特殊形式的信息缺口,组中的每个成员都会分配到一些特定的信息,其目的是让参与者将所有的信息汇集起来以得出某种结果。
在教学当中,拼图是把一个完整的教学任务分成与拼图小组人数对等的份额(每个成员都是这个任务板块的专家),要求每个组员各自独立完成自己的任务,然后去和分到同样任务的其他组成员形成专家组进行交流,而后回到各自的原始组进行轮流展示,组内展示完毕后,教师通过测评来考查学生对全部任务的掌握程度,测试内容覆盖所有成员任务的内容。
二、拼图课堂在英语课堂上的应用和实施步骤
1.操作前的准备工作。开学后一周,在参与实验的(7)班和(16)班设立了拼图小组,选出了各组组长,并进行合理分工,明确各组任务。
课研小组根据 Aronson初次测试成绩,从高到低,分成A,B,C,D,E五个等级。而后把两个班各分出每组5人的10个拼图小组并选出组长,然后根据教材章节给各组安排任务。
2.课堂实践活动,拼图课堂在英语教学上的实际应用(课时:40分钟)。本次课研以Unit 4-Natural Disasters的阅读文章“THE NIGHT THE EARTH DIDN’T SLEEP”里的第一和第二自然段的教学设计为例,体现拼图课堂在英语教学上的实际应用情况:
第一步:分配任务,明确学习目标,并要求学生独立完成任务 (5分钟)。A学生负责提取段落的中心思想并介绍和概括这2个自然段的内容;B学生负责句法讲解和翻译;C学生负责词法讲解和翻译;D学生负责词汇带读,借助课本里的词汇表,尽量读出所有预习内容的词汇;由于E学生成绩特别低,所以要求他必须熟悉目标段落里词汇的中文意思,并通过词汇的中文意思推测目标文章的内容。在这一环节要求学生独立完成并熟悉自己所负责的内容与片段,但不要求背诵。
第二步:专家组(expert groups)交流(5分钟)。负责各自任务的学生去跟另外9组分到同样任务的同学交流,这一临时组成的小组被称为专家组。在这一环节,学生相互学习,相互答疑,弥补自己对责任内容了解的不足,提高自己对该内容的认知度。在此环节的交流中,建议学生A、B用英文交流,鼓励学生C和D尽量用英文交流,学生E可用中文交流。
第三步:回归原组,拼图小组内轮流展示,互教互学互助(12分钟)。把学生从专家组召回原拼图小组,由组长监管、组员轮流展示各自负责的内容,展示顺序由低到高(从E至A);在这当中,组员认真听,做笔记;等负责展示的同学展示完,其他成员提问题或帮该同学解答疑惑。在这一个环节,每个组员都基本上了解了该组的学习任务并学到了该段落的词汇、语法以及相关的文章内容。
第四步:流利工作坊(fluency workshop) (3分钟)。这一步骤是课研小组探索研究改善的,让学生去别的组里展示自己所负责的内容来提高沟通的流利度和自信心。在这个环节,通常随机指定两组相互展示。
第五步:检测(15分钟),结合学生实际情况,本课题小组对该步骤进行了完善。在这一步,我们根据不同的单元内容和要求,采取了不同形式的检测。比如,上台展示、随堂测试、PPT展示、口头提问等,内容必须覆盖每个任务组的内容。本次教研的教学设计是小组上台展示,其他组补充。
3.研究结果及讨论分析。参与实验课的学生在3个月的拼图课堂教学结束前进行了第二次考试,考试内容覆盖第二至第五单元的内容。测试结果显示出(7)班和(16)班多数学生的进步明显并且覆盖中高低各个英语水平段:(16)班学生的进步率是84%,50个学生中有42个进步;(7)班学生进步率高达94%,50个学生中有47个进步。(16)班个人最高进步分数48.5,进步40分以上的2人,30~39分的3人,20~29分以上的7人,10~19分的16人, 1~9分的14人;(7)班个人进步最高分42.5分,进步分数也是集中在10~30分中,人数为34人,1~9分的11人。 (16)班全班平均成绩从53.84上升到65.24,平均每人进步11.4分,(16)班的年级排名从原来年级第20名上升为第14名;(7)班全班平均成绩从51.96上升到66.94,每人进步平均分为14.98,(7)班的年级排名从原来年级第22名上升为第12名。
通过本次调研的测试结果和分析阐述可以得知,拼图课堂不仅能够有效巩固并提高中高分区学生的成绩,而且从拼图课堂的操作过程来看,由于拼图课堂根据不同水平的学生而安排不同的学习任务和内容,满足了不同英语水平的学生的需求;再者,在拼图课堂的英语教学中,第一环节的自学锻炼了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第二环节的同水平同任务的沟通减少了学生间水平差的压力;第三个环节的组内展示增加了小组间的友谊以及增添了学生的自信心;第四个环节流利工作坊的沟通交流,让学生有了足够的时间演练,活跃了学生的思维、激发了学生对英语学习的兴趣和主动性;拼图课堂中的第五个环节即测试环节,让老师及早发现了学生学习的疑难点以及存在的知识漏洞,并且让老师更近距离地了解到学生的知识需求点;拼图课堂里的小组展示可以激发学生小组团队精神以及竞争精神,刺激学生的参与积极性,同时提高学生的自信心和表达能力。
另外,据学校英语组报道,在实验课开始后的一个月学校举办的全校演讲比赛中,(7)班和(16)班学生表现积极,选派的2名选手中一人夺得第二名,另一名的自信和幽默风趣以及情感丰富的表演赢得了大家的认可。再者,在实验课开始后的第二个月的年级词汇比赛中,(7)班和(16)班的8名参赛选手分别获得了二三等奖。
以上数据和实例表明,拼图课堂在本次英语教学实践中是有效的,并且拼图课堂的教学模式充分契合了2019年《普通高中英语》(人教版)的教改精神,让不同水平的学生增强了英语的学习兴趣并提高了英语成绩,在今后的英语教学中,建议运用并推广。
在这三个月的拼图课堂英语教学中,拼图课堂教学模式满足了不同水平学生的学习需求,不仅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机,引发了学生的积极思考,提高了学生的英语成绩以及学习效率,培养学生的多元化思维,同时,在人际关系和社交方面,促进学生间的关系,培养了学生团结互助的精神,并且增强了学生对于学习的责任心。然而,在拼图课堂操作中,以下问题需要注意,否则会导致拼图课堂的失败。从学生方面而言,学生对指定任务内容的不理解,学生的参与度不高,正在一起交流和讨论的学生会不知不觉地谈到别的话题以及评比展示过于激烈的时候,偶尔会发生拼图小组间的冲突等,这些情况都会影响拼图课堂的教学质量。从教师方面而言,如果分组不科学,分工不合理,任务分配不明确,教师备课不充分,知识储备量不足,课堂掌控不妥当也会导致拼图课堂的失败。
本文来源:https://www.dy1993.cn/Qj2G.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