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前教育学教学大纲

2023-01-15 13:16:15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学前教育学教学大纲》,欢迎阅读!
教学大纲,学前,教育学
学前教育教学大纲

《学前教育学》教学大纲

课程名称:学前教育 课程编号:

课程类别:专业基础课/必修课 学时/学分:48/3 开设学期:3 开设单位:教师教育学院 适用专业:学前教育专业

一、课程性质与说明 1课程性质 专业基础课/必修课 2课程说明

《学前教育学》是高等师范院校培养合格幼儿教师和从事学前教育工作者的专业基础必修课程,是突出教师教育特色的重要标志.是一门理论性、实践性并重的基础理论课程,偏重于研究学前儿童教育的宏观问题及其一般活动规律.其目的在于使学生了解学前教育在儿童的发展过程中及在整个教育系统中的地位与价值、掌握学前教育的先进思想及基本理论、领会科学教育观念、认识学前儿童自身发展的特征及学前教育活动的基本特点等。内容包括:学前教育学概述;学前教育社会的关系;学前教育和儿童身心发展的关系;学前教育的性质、任务及目标;幼儿园的基本活动;学前教育的基本原则、内容和方法;学前教育的教师和保育员;学前教育对象;学前儿童的班级管理;幼儿园的教育环境;学前教育和家庭、社区;幼儿园与小学的衔接等内容。 二、教学目标

1.正确认识学前教育及学前教育学的概念,了解学前教育学的产生和发展阶段; 2。明确学前教育的产生和发展阶段,了解一些学前教育家的重要的学前教育思想; 3.理解学前教育社会发展之间的关系; 4。明确学前教育和儿童身心发展的关系,了解儿童发展的基本观点,讨论影响儿童身心发展的因素。 5. 明确学前教育的性质、任务及目标;

6 了解幼儿园的基本活动内容:游戏活动、教学活动、一日生活活动季节假日活动。 8 明确学前教育的基本原则、内容和方法。

9. 明确学前教育的教师和保育员的劳动特点和职责任务基准业发展的要求。 10 明确学前教育对象的属性和权利义务,师幼关系的特征。 11。了解学前儿童的班级管理的内容、基本要求和方法。 12. 理解幼儿园的教育环境的特点和意义,初步掌握幼儿园环境创设的方法。

13. 明确幼儿园与小学的衔接的意义与任务,了解存在的问题,了解幼小衔接发展趋势。



四、教学教法建议

课程教学方法以讲授法为主,根据课程具体内容及学生实际需要,主要采取问答、演示、讨论、教学践、活动分析、课前阅读和网络信息查询等多种教学方式.

1.重点讨论法。围绕某个教学内容教师提出问题,给学生约510分钟时间,让学生讨论交流并发表自己的看法或进行演讲,教师给予点评,以提高学生理解水平和表达能力,体现师范性特点.

2.活动分析法.要求学生利用学前教育学原理,分析幼儿园的教学活动,要求从目标、准备、过程作出评价和分析,培养学生对学前教育理论应用能力。

3。案例法。就教育教学中的典型问题或学生关心的现实生活中的见闻,从学前教育学视角进行分析思考,


学前教育教学大纲

成多视角学前教育学观念,增强实际应用能力。

4.教育实践法。在讲到幼儿教学游戏等内容时,要求学生根据幼儿教学原则和方法,设计具体的教学活动并实践参与,以丰富课程学习内容,使学生提前感受幼儿教师角色意识,接受专业思想的教育,提高实践教学能力。

5.鼓励或吸引学生参加科研活动,以科研促教学,培养学生创新能力。

多种教学方法灵活运用,促进学生能掌握扎实宽厚的学前教育基础知识和技能,激发和强化学生自主学习积极性,发挥特长与潜能,使学生个性得到充分发展。 教学手段:课程积极应用多媒体教育技术,进行教学手段的改革。 五、课程考核及要求 1.考核方式:考试(√);考查( 2.成绩评定: 计分制:百分制(√);五级分制( ;两级分制(

成绩构成:总成绩=平时考核(20 )+中期考核( 20)%+期末考核(60 )% 本文

第一章 学前教育学概述 教学目标:

1.正确认识学前教育及学前教育学的概念; 2. 了解学前教育学的研究对象、目的与任务; 2.明确学教育及学前教育学的产生和发展过程; 教学时数:3学时 教学内容: 第一节 学前教育与学前教育学(05学时) 学前教育;学前教育

第二节 学前教育学的研究对象、目的与任务(1学时) 学前教育研究对象; 学前教育学目的与任务;学前教育学体系 第三节 学前教育学的产生和发展15学时) 学前教育学的产生;学前教育学的发展 教法建议:

1。讲授法:讲授法是最基本的教学方法,也是这部分内容的的首选方法。 2.讨论法:在课堂教学中,针对学生容易感到困惑、模糊的理论知识点,适当采用讨论法。教师先设疑置惑,然后组织学生展开讨论,行合作学习.学生在小组或团队中展开学习,参与到明确的集体任务中,强调集体性任务,强调教师放权给学生。

考核要求:

识记:学前教育学概念;学前教育概念

领会:学前教育学的研究对象、目的与任务;学前教育学的产生和发展 参考书目:

1]朱宗顺,陈文华. 学前教育[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23(1 ).绪论。

[2]杨小萍,李静。 学前教育学[M. 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112(1) 第一章(3-4节).

[3]黄人送.学前教育[M] 人民教育出版社. 1989年(第1 第一章(第12). [4]柳阳辉。幼儿教育[M.郑州大学出版社。20085月。绪论。

5]郑建成。学前教育学[M]。复旦大学出版社。20123月(第1)。绪论。 [6]李生兰。学前教育学[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8月(第2). 第二章 学前教育社会的关系 教学目标:

1.准确理解学前教育的的含义;

2.明确学前教育的产生和发展过程,了解主要教育家的主要思想。 3.了解学前教育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的关系; 教学时数:4学时

5 教学内容: 第一节 学前教育的产生和发展(1学时) 学前教育的产生;学前教育的发展 第二节 教育社会的影响和制约(2学时) 经济对学前教育影响;政治对学前教育影响;文化对学前教育影响 三节 学前教育社会发展的影响(1学时) 学前教育经济发展的影响;学前教育政治发展的影响;学教育文化的影响 教法建议: 1。讲授法:讲授法是最基本的教学方法,也是这部分内容的的首选方法。 2。讨论法:在课堂教学中,针对学生容易感到困惑、模糊的理论知识点,适当采用讨论法。教师先设疑置惑,然后组织学生展开讨论,进行合作学习学生在小组或团队中展开学习参与到明确的集体任务中,强调集体性任务,强调教师放权给学生. 3。案例教学法:在教师的指导下,由学生对选定的具有代表性的典型案例,进行有针对性的分析、审理和讨论,做出自己的判断和评价。 考核要求: 识记:学前教育生和发展的基本阶段及主要特点 领会:学前教育社会的影响和制约;学前教育社会发展的影响 参考书


本文来源:https://www.dy1993.cn/QigK.html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