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中小学教师培训方式创新探索》,欢迎阅读!

中小学教师培训方式创新探索
近几年来,晋宁县为了提升学校核心竞争力,一直把改善学校硬环境,建设高效率的系统运行体系和高质量的教育教学体系当作自己的工作目标。在财力十分紧张的情况下,积极争取省、市、县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对于晋宁县教育的支持,现已全面完成了全县九年义务教育阶段三十四所学校的标准化建设工程,形成了“人网”、“地网”、“天网”相互融通、系统集成的教育网络体系,强有力地推进了教师培训新局面。
“百年大计,教育为先;教育大计,师训为本”。完成了学校标准化建设工程后,如何卓有成效地提高中小学教师教育教学能力这个问题便成了迫切需要探究和解决的问题。晋宁县教师进修学校是县级师资培训机构,那么教师进修学校就义不容辞地要承担起这项光荣而艰巨的任务。
2009年,晋宁县教师进修学校成功晋升为省级示范进修学校,以此为契机,教师进修学校也在不断完善校内硬件设施,不断壮大培训者队伍,提升培训者队伍整体素质,充分整合教研室、各中小学学校资源,以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为重点,不断拓宽培训领域,以干部培训为龙头,兼顾学科培训、学历教育等,同时更注重培训模式的创新,充分发挥了县级教师培训机构的作用,为全县中小学教师专业化成长构建了更宽更广的发展平台。 一、丰富培训内容 以培训需求为导向
近几年来,教师进修学校既能完成省、市要求开设的培训内容,又能整体考虑教师原有的基础、教师现实和未来的发展需要,以教师的内在需要为导向选择、组织教学内容,构建多元化的教学内容,设计多元化的教师培训内容,力图着眼于教师的整体发展。既满足了教师普遍性需求,又尊重了教师个性化的需要,有效地解决了学员任教学科、教学经历、学校环境等不同因素给教师培训带来的适应性问题。
1、学校中层领导的培训。为加强学校中层干部的培养,提升学校中层干部综合素质,全面提高教育教学管理水平和能力,2010年以来,先后开展了对全县中小学校长进行了上岗培训和提升培训,使全县中小学校长100%持证上岗;组织全县小学教务主任共46人培训,内容涉及学校发展的方面,一支政治强、作风硬、素质精、善管理的学校中层领导队伍正在形成。
2.新教师及骨干教师培训。根据“抓两头,促中间”的方法。一是县进修学校每年8月下旬至9月初,都要组织全县普岗、特岗新教师进行教师职业道德,新课程下的课堂观、学生观,班级管理,新时期怎样做教师等课程的岗前培训,使其在新的工作岗位上能更快的适应。二是举办了中小幼骨干教师培训,开设了教改发展前沿动态、师德修养、班级管理、心理健康、教科研方法指导等课程,有效提高了骨干教师在理论方面的修养。三是加强班主任培训,开设了《爱在细微处》、《师德修养》、《新时期班主任班级管理艺术》等课程,有效地提高了新任班主任的班级管理能力。
3.学科培训。针对我县小学英语、科学、美术、音乐等学科教师进行培训,其中英语教师111人,分四期完成,具体内容为3P教学法、TPR教学法、简笔画及口语等;科学教师和试验管理员共110人参加试验管理员培训班,包括小学科学教学策略、新课程标准解读、试验规范管理及教具制作等课程;美术老师35人参加少儿绘画艺术、认识美术等课程,收到很好的效果;音乐教师33人即将参加2012年10月下旬的小学音乐教师培训班。
4、教育教学能力培训,重点包括英特尔未来教育项目及普通话能力。其中,每年5月下旬至6月上旬,都要组织50名教师进行英特尔未来教育项目培训,学习如何围绕问题设计课程,合理整合信息技术与教学内容,制定相关的教学单元计划,确保课程设计符合各自的教学目标。普通话方面,2010年3月至今先后组织了全县公务员、中小学、幼儿园普通
话骨干教师培训,每期100人以上。
5、学历提升。2003年以来,进修学校主动挂靠云南师范大学、南京师范大学,每年至少办一个专科或本科函授班,今年为止已开办了一个学前教育专科班、一个学前教育本科班、一个汉语言文学本科班。此外还与省市电大联合办了五届“一村一名大学生计划”专科班。 二、针对教师实际,活化培训形式 新形势对教师的要求越来越高,目前教师们学习意识逐渐增强,都渴望能通过不同的渠道学到更多的学科知识和教学技能,但是许多学校由于经费紧缺、交通不便、信息不灵、工作和生活条件差、工作任务繁重,难以让教师能够短期脱产到县级培训机构学习,针对这些问题,进修学校改变了“进修必离职”的传统做法,以集中培训为点,以其他培训形式为面,拓宽培训渠道,丰富培训形式,使教师的培训方便化、全面化、全程化,凸显了培训实效。 1、地方选修课体现个性化。地方选修课程培训,内容丰富多彩,形式灵活多样,参训教师普遍都感到,授课教师教育教学基础理论扎实,教学水平高,培训内容切合一线教师的需求,具有很强的实用性,深受广大教师的欢迎。 近年来,为了满足晋宁县中小学教师的需要,晋宁县教育行政部门及教师进修学校对地方选修课程做到了思想认识到位,课程开发到位,组织实施和管理到位,不断加大课程建设力度,积极开发地方选修课程资源,每年开设地方选修课程不少于6门。同时,我县充分发挥地方资源优势,紧扣师训工作要求的主旋律,探索总结并推进地方课程的开发。先后为全县小学、幼儿园教师开设《外国文学鉴赏》、《朗诵技能训练》、《写字技能训练》、《教师书法训练与鉴赏》、《中国画鉴赏与指导》、《小学英语教师教学活动设计》、《语文教师阅读教学设计》、《小学教师网络技术》、《理财知识》、《减负增效》、《教师心理健康》等十余门切合当地教师实际的地方选修课程。 2、校本培训注重实效性。 从2005年到现在,我县开展校本培训工作已有七年,七年来,进修学校学校本着“坚持、提高、发展”原则,从以下几个方面协助中小学校充分发挥校本培训的优势,提高教师培训的针对性和时效性。
首先制定了全县中小学教师校本研修实施意见,要求各中小学按照校本研修意见要求,研究该校存在的问题,针对该校的薄弱环节,找出学校最急需解决的问题,结合自己学校的实际,开设学校自身的校本培训课程。真正体现校本培训对教师成长和幸福的关心,通过营造氛围、搭建平台、创造条件、提供服务来吸引老师的参与,使校本培训呈现出多元化发展的格局。
其次进修学校对此项工作丝毫没有放松,主动为基层学校提供校本培训资源,选派教师到各中小学,从理论、课题的筛选、方案的制定以、组织实施以及资料的收集、整理、装档等方面进行具体的指导,要求各学校扎扎实实开展此项培训,增强了校本培训课程的培训实效。
三是在检查考核过程中,细致认真,扎扎实实,实行“捆绑考核制”与“分解考核制”相结合的办法确认不同单位、不同教师的校本培训学分。
通过此项培训,我县教师的教育教学水平确实有了显著的提高。 3.网络培训实现资源共享。
日常的教师培训活动时间短,参加人数有限,活动的深度、广度有限,网络培训充分考虑到教师的需求与习惯,为大家提供了互相交流学习的平台。指导教师推荐好书好文、课改成果、 专家讲座、好课点评等多种网络资源让老师们在线学习,老师们可以把自己的教学设计提供给大家研究,自己制作的课件上传给大家使用,把自己的学习心得与同行分享。每一位教师都可以在网上发表自己生成的教育资源,积极汲取同事的宝贵经验,并毫无保留的将自身的教学感悟传递给他人,既增强了教师间情感交往,又让每一位教师感到快乐。同时
本文来源:https://www.dy1993.cn/QhGG.html